从航母专家到安-225设计师,乌克兰顶级专家为什么会选择中国?

武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一个国家失去了武器,就像是老虎失去了爪牙,任人宰割。

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武器的设计者来说即便没有备受荣宠的待遇,也要受到基本的尊重。

然而,乌克兰对待自己国家顶级专家的态度让人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视若珍宝的高级人才们在乌克兰却遭受弃之敝履的遭遇。

在基辅街头被警察暴打的安225总师维克多·科瓦尔斯基

乌克兰的专家们纷纷跑到国外发展,然而在乌克兰人才外流的过程中,我国成为了最大的流入国。

这种现象不由得引人深思,为何不去科研环境更加优秀的欧美国家,而选择了中国?

回顾历史,追根溯源

乌克兰作为红色巨人苏联的二大加盟共和国,是位于东欧平原的小国家。苏联时期,乌克兰才从沙俄的领土变成了一个加盟共和国和一个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

乌克兰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三个经济区,西南部主要发展农业,南方加工业,主要负责机械加工,轻工业,旅游业等。

东南部顿涅茨-第聂伯河流域,大型重工业区,煤炭、钢铁、重型工业、化工、电力、水泥等重工业部门都集中在这里。

乌克兰曾经号称为“苏联的心脏”,主要因为苏联大部分的军工武器都是在乌克兰生产制造出来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分走了克里米亚半岛在内的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

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地上,是羡煞他国的粮食产量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

除此之外,就是强大的军事工业遗产了,不光有一大部分军事驻军及其庞大的黑海舰队,还有一整套先进和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及其顶尖的国防军事工业人才。

乌克兰平原

如安东诺夫设计局,以“大型运输机的摇篮”著称,全球最大的运输机安225就是在此诞生的。安托诺夫安-225“梦想式”运输机,北约代号“哥萨克”时至今日仍为世界之最大运输机。

还有被誉为“苏联航母摇篮”之称的黑海造船厂,苏联时期的航母几乎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另外还有莫洛佐夫设计局,以及制造直升机和大型发动机等300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涵盖了海陆空多种战斗装备。

据说,还有一千多枚洲际导弹核弹头以及多枚战术核武器,核武器装备的数量仅次于美俄。这些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乌克兰一夜之间跻身世界强国的地位。

这满配开场,令其他国家无不羡慕不已,如今却落得一败涂地。这高开低走的结局,谁看了不叹一句“可惜”。

盛极一时,自断臂膀

其实自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的经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世界银行1990-2014年经济增长统计表中显示。

在166个有记录的国家中,只有5个出现了负增长,排在首位的就是乌克兰,负增长达到35%。这主要是因为当年苏联给乌克兰的经济建设是要供给整个苏联甚至经互会的市场的。

如今单一的乌克兰市场无法消耗这么多的产能,东南部的工业区依旧高度依赖于俄罗斯,现在分家导致产业链没有办法正常运转,工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而乌克兰政府为了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就把苏联时期留下的航母、运输机等军事装备扔的扔,卖的卖。

这对于那些设计师们,无疑是一种将自己家的孩子卖给别人的感觉,那些成果都是他们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亲手构建的。

并且为了维持自己的国家地位,恢复经济,乌克兰想方设法地想加入北约,但是,北约联盟国以乌克兰军事实力太过庞大为由拒绝其加入,并与乌克兰一度保持距离。

乌克兰为了向北约各国靠拢,主动摧毁了核武器及其战略轰炸机等一流军事装备和军工企业。

正是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各国对乌克兰一直有所忌惮,乌克兰此举,就好比人自断臂膀。曾经的笑脸相迎,如今都换了另外一副嘴脸。

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自此也一落千丈。然而,祸不单行,不光是经济,军事,国内政界开始混乱,整个政治领域也陷入了几乎全面的腐败。

没有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和军事保障,乌克兰的强盛局面终将走到了尽头。

昔日荣光 无人问津

面对乌克兰经济实力的逐渐衰弱和企业衰败甚至摧毁,昔日发光发热的优秀科学家们,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勉强在职的一些被削减经费,最后也是面临着强行解散团队的局面。

甚至出现安-225运输机的设计师维克多·科瓦尔斯基居然在首都基辅当街被三名男子殴打,警察竟然也加入了其中?

随后赶来的乌克兰相关部门的警察在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听信三名动手男子的一面之词,竟然参与了攻击。

为国家研发付出了一辈子的青春却被几个街头混混在街头欺负。对国家的高级人才完全没有尊重,这是在别的国家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

面对国家动荡,乌克兰完全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这也令科学家们彻底寒了心,纷纷都有了另谋出路的想法。

但是乌克兰弃如敝屣的军工人才,在其他国家的眼里,都是视若珍宝的香饽饽。

维克多·科瓦尔斯

以美国为首的德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在内的诸多国家,纷纷以优厚的福利待遇招揽军工人才,提高自己国家的军事国防实力。

中国在苏联解体以后,我国正处于极其尴尬的国际局面之中,军事基础薄弱,急需招揽人才,因此中国也加入了“人才争夺战”。

可是西方优质的科研环境和经济实力,这些科学家怎么会来到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呢?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基于苏联时期中苏友好的关系的历史渊源,当年的156工程,是由俄罗斯和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分别负责的,大部分的专家都是乌克兰过来的人。

瓦列里·巴比奇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所以中国和乌克兰的专家们早就有过接触,甚至到现在还有交情,这样招揽人才就容易得多。

另外,也有一些留苏的专家学者通过个人联系、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邀请了来自乌克兰的顶尖专家来中国考察。

并且,中国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这些科学家们能够被允许进入苏联的国防军事工业体系,信仰方面一定是过关的。

苏联的突然解体,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来中国发展,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

最后一点,就是当时我们虽然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富裕,研究环境也没有他们好。但是为了迎接乌克兰的专家们,我们充分地展现了我们的重视和诚意。

中国不但承诺给予这些专家们丰厚的酬劳,在研究经费方面,甚至,还专门拨给他们专门用于军事科研。

凡是从乌克兰来的专家,中国都会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中国也开始用自己的轻工业品和乌克兰的设备进行贸易。

除此之外,政府还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住宿,并且让他们的家人和孩子一起移民中国,并且为他们的家人解决了他们在中国的教育和工作。

中国力求面面俱到,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力求做到让他们宾至如归。可见中国“唯才是举,思贤若渴”的决心。

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种得梧桐树,终引得凤凰来。有“航母之父”之称的瓦列里·巴比奇,拒绝了美国高薪聘请,千里迢迢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中国。

瓦列里·巴比奇

他曾经可是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当年可是苏联国宝级的军工专家。

十九岁的巴比奇是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他刚刚从学校毕业,就被安排在尼古拉耶夫的一家叫做“61个公社成员”的造船厂里工作。

巴比奇才刚毕业没多久而且年纪还小,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工,巴比奇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在数年之后,他成功地进入了尼古拉耶夫的造船厂工程系。

从大学毕业后他就正式进入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从此开始了大型舰艇的设计工作。

之后不久,巴比奇就参加了两艘莫斯科级轻型航空母舰的一些系统的设计工作,三年之后,巴比奇因为他的实力实在是太出色了,就被调任到了造船厂的综合设计部门。

巴比奇

在造船厂的设计部门,参与了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的设计,但是苏联在瓦良格号上的设计和制造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中途就解体了。

苏联解体时,瓦良格号还没有建完,但是因为国家出现了重大变故,修建工作被中途停止了。乌克兰的经济实力开始一落千丈,通过变卖军事武器,维持生计。

由于我国急需发展海军,我们花了不少钱,才从乌克兰那里购买到了瓦良格号的半成品及其航母图纸。

巴比奇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建造这艘航空母舰,而建造这艘航空母舰的工程也因此苏联解体而搁浅,巴比奇一直对于自己未能建造完成瓦良格号抱有遗憾。

后来听说中国居然有意愿重新建设辽宁号,就亲自带着团队跑了过来,其间甚至还拒绝了美国高薪聘请。

瓦良格号

在巴比奇和他的研究小组的协助下,研究“瓦良格号”的设计图的时间被大大缩短了。当初我们买航母的时候,可是拉了几车的图纸。由于人才经验不足,多年来一直没有把它吃透。

他的到来,解决了我们人才缺失的大麻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航母下水的进程。这也是我国海军第一艘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因此说起来,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还得是多亏了乌克兰卖给我们的这艘“瓦良格号”及其巴比奇研究团队对我们国家的大力相助。

正是有了这次改造的经验,中国后面才陆陆续续地修造了第二艘和第三艘国产航母。

乌克兰另外一个享誉世界的就是我们上文提及的安225运输机,虽然已经被摧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

最大起飞重量达到640吨,出自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局,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架运输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它比其他运输机出奇的地方是,可以搭载坦克、导弹等重型装备,就是人类航空工业的奇迹。

苏联的解体,让安东诺夫的飞机制造公司,再也没有任何的立足之地。安225这艘让全世界都为之颤栗的运输机,就这样变成了废品。

对于他的设计师们,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级人才。他的其中一位设计师维克多·科瓦尔斯基在晚年时,在乌克兰遭受警察的当街暴打,这是在其他国家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他另一位伙伴过得倒是很不错,那就是当年和他一起参与安225运输机的另外一位设计师金琴科·瓦列里·彼得罗维奇。

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

也是乌克兰的军事科学家,苏联解体后,早早就跑到了中国发展。从航母之父巴比奇,再到安225设计师,究竟有多少乌克兰的高级人才来到了中国发展?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在过去的近数十年来,乌克兰的科学家,至少有数百名到中国发展,他们的科研工作涉及各个领域。

他们在国内参加了超过2000项工程。这些项目的研制,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随着国力发展日渐雄厚,在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以优秀的福利待遇吸纳海内外人才,创建国家雄厚的军事国防实力,向现代化强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1

标签:乌克兰   瓦尔   航母   北约   中国   苏联   运输机   设计师   专家   国家   人才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