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千年老二最长命,不声不响留清名

早年生活

早年间曹参和萧何都是沛县的官吏,曹参是典狱长,萧何是曹参的上司。刘邦作为亭长是曹参的下属,主要负责押解犯人。萧何和曹参,两人都是沛县吏员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刘邦、樊哙,二人是当地的地痞,他们地位不同但交情却很深厚。秦二世元年(前209),曹参与萧何一起帮助刘邦起兵反秦。等到刘邦为沛公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

一路跟随

曹参转战于今天的山东滕县、泗水、东河、定陶及江苏丰县、沛县、安徽砀山、河南濮阳一带。第二年闰九月,刘邦举兵西进伐秦,曹参依然跟随。先后攻打开封、洛阳,但未能攻克,于是便移兵南下至宛(今河南南阳),再向西挺进,经紫荆关、武关,历时十四个月,攻入咸阳,破秦兵,灭秦国。
这样,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帮助下,刘邦率先进入了关中,按他和项羽的约定,应该做关中王。可是项羽到了后,违背约言,不肯封刘邦为王。最后刘邦转托项伯,才被封了个汉王。汉王刘邦论功行赏,册封曹参为建成侯。

战功赫赫

曹参跟随汉王到了关中,升为将军。又跟随汉王回军平定三秦,起初攻打下辩、故道、雍县等地。后来,打败章平,夺取了壤乡。打败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向东夺取了咸阳,把咸阳改名叫新城。曹参率兵守卫景陵二十天,三秦派章平等人进攻曹参,曹参出兵迎击,大败敌军。到了河内,拿下修武,进攻定陶,攻取了砀县、萧县、彭城等地。

汉将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县反叛,曹参率军前往进击,都打败了他们。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又击败叛军,夺回了衍氏。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击到叶邑。回军攻打武强,随即又打到荥阳。曹参从汉中做将军、中尉,跟随汉王扫荡诸侯,到项羽战败,回到荥阳,前后总共两年时间。

封侯平阳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时,分封列侯的爵位。汉高祖把平阳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给曹参作为食邑,封号叫平阳侯。汉高祖刘邦排定功臣位次时,大家都说曹参屡经战阵,身受七十余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立功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是刘邦认为萧何功在万世,而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而把曹参放在第二位,曹参对此颇有不满。


累计曹参之功,一共攻下两国,一百二十二县;擒获二王、三相、六将军;此外还擒获大莫嚣、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出齐任相

刘邦做了皇帝,韩信被调封为楚王,齐国划为郡。曹参归还了汉丞相印。不久,汉高帝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因其年轻,故任命曹参为齐国相佐助齐王刘肥。曹参任齐相前后共达九年。曹参用黄老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办法,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家都夸曹参是贤相。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到萧何临终前,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入朝成为相国,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他择选郡国官吏中年龄较大、不善言辞、谨厚老实的人,任命为丞相史,而斥去那些说话行文苛刻深求、一意追求虚名的官吏。

萧规曹随

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曹参继相三年病逝,汉史上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一辞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说在最后的话

曹参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民”,也是汉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曹参的一生却过得非常顺利,没有太多的大起大落。带兵打仗的光芒没有韩信那么盛,治理国家的能力没有萧何强。但曹参的功劳却是有目共睹。


汉初三杰的光芒掩盖了曹参,但同样也保护了曹参。千年老二最安全,刘邦怀疑韩信,却不会怀疑曹参。萧何为求自保要自污名声,曹参却不用。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是他治国方针,也是做人的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定陶   沛县   汉王   长命   荥阳   关中   项羽   平阳   汉高祖   不声不响   官吏   刘邦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