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实行变法的人最后结局都很惨

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读熊召政的《张居正》,读完掩卷而思,深深为张居正的结局而感到惋惜和悲痛。但是,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有着相同遭遇的绝非张居正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变法不仅仅是制度上改变,而是牵涉到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治国方略作出调整的同时必然会触及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以及各种阶层的利益,从而会遭到他们的反击以致迫害。

从最早的商鞅变法说起,他的变法有很多措施,每一项都有利于秦国的强大。但是,其中有两条却很关键,废除世勋世禄制度、提倡军功奖赏制度,虽然有利于国家,却大大损害到了官僚集团的利益。即使从短时间内来看军功奖赏制度对平民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时间一长当他们成了官员以后也会维持当前的世袭制,因此商鞅的变法虽然于国家有利,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后被车裂而死也在意料之中了。

不过奇怪的是,商鞅虽死,但秦王并没有废除他的变法措施,而是继续沿用,秦国才一崛而起强大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商鞅与其他变法者的不同之处,这该是他的幸运呢还是不幸?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继商鞅变法以外又一次巨大的革新,虽然最终也失败了,但王安石的结局还算是好的,只是罢官免职,因为宋太祖开国之初曾下令不杀士大夫,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他推行的新政全部被推翻。反对最强烈的是司马光,那个写《资治通鉴》的人。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不彻底的变法,它没有过于得罪旧势力,因此当支持者宋神宗去世宋哲宗上台后,新法被废,王安石虽然被罢官,死后竟然还得到了殊荣,这是他个人的大幸。

中国历史上最为惋惜的变法者当属张居正了。生前他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到万人追捧敬仰,死后却被剥夺一切殊荣,家产被抄,儿子自杀,家人被流放,即使张居正本人也差点儿被开棺鞭尸。

张居正变法逆转了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使大明朝重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强程度。但张居正自身性格的缺陷,加以他的权势建立在帝师的身份之上,而万历皇帝并不是个明师,因此当张居正死后,反对派们顿时群起而攻之,除了“一条鞭法”,其他法令统统废除,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最有名的当属戊戌变法,其中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让这一变法更加显得腥风血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皇权薄弱,不足以像商鞅变法或者王安石变法那样强力推进;二是清政府腐败烂到根子了,完全没得救了。

很可惜的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几年,清政府竟然也派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从朝廷到地方都要开始改革了,不知道六君子在地下作何而想。而逃出生天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最后也没了变法的欲望。

从以上‬四个著名变法分析来看,变法或者改革历来就是困难重重,能改天换日,取得成功的变法凤毛麟角。而变法者很多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向史上这些变法者致敬,他们都是当时那个年代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菜市口   神宗   秦国   秦王   戊戌变法   军功   殊荣   惋惜   结局   利益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