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的故事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在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骁勇善战、忠心耿耿的“云台二十八将”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藏、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酱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等。光武帝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但在统一天下之后,他本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原则,只给予这些将领们丰厚的赏赐,而将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了文臣。

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位居首位的当属邓禹。当年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认识了年仅13岁的邓禹,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十岁之多,却彼此投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秀受更始帝派遣去往安抚河北之时,邓禹不应更始帝所召,却北渡赶往邺城(今河北临漳),追上刘秀,要求同往。刘秀打趣地问他说:“如今我主管河北一带,你来找我,想要当个什么官职呢?"邓禹也笑呵呵地回答说:“我期待你统一天下,成为开国明君,而我邓禹能够借你的威名,作为开国功臣而名留青史。”两人开怀大笑。当晚,刘秀就将邓禹留在自己的帐篷中,与其秉烛长谈。在河北的那段日子里,邓禹不离刘秀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分析局势。


刘秀深知邓禹知人善用,因而每次用人都会先与邓禹商议。二十八将中的寇恂和吴汉都是通过邓禹的推荐才为刘秀所重用。消灭王郎政权后,刘秀率领大部队平定河北各地的农民起义,同时派邓禹领兵两万西略关中对抗更始军队。邓禹一路进兵,连打几次胜仗,军纪严明,从不打扰百姓,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后来在与赤眉军的战斗中,邓禹暴露出将略不足的弱点,连吃败仗,被刘秀调回。

总的说来,邓禹善谋略,心胸宽广,刘秀对他常委以重任。刘秀称帝后,即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平定天下后,邓禹进位太傅,改封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他“笃行淳备,事母至孝”,“资用国邑,不修产利”,深得光武帝及明帝敬重。史书如是评价:“光刑之在河北,未知身首安寄也。邓生杖策,深陈天人之会,举才任使,开拓帝王之略。当此之时,臣主欢然,以千载俄顷也。洎关中一败,终身不得列于三公,俯首顿足,与夫列侯齐伍。”关中战数概是邓禹征战中不多的失败经历,但他也曾说过:“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他的后世子孙果然也不同凡响,他共有子13人,最出名的当属文震、邓袭、邓田珍、邓鸿、邓训等人,邓家子孙甚至还出了一位汉朝皇后,这就是后话了。

在二十八将中,还有一位居功至伟却极为谦逊的大将军--冯异,字公孙,出生在河南颍川父城县,从小喜欢读书,尤对《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烂熟于心。光武帝刘秀起兵不久,曾率兵进攻颍川,久攻父城而不下。恰好此时,冯异被刘秀的手下抓住,在其从兄冯孝及同乡的劝说下,冯异表示愿意跟随刘秀,随即说服守将苗萌将五县一起献给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铫期等人就是经由冯异举荐给刘秀的。

《后汉书·冯异传》中记载“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也正是冯异,对当时的局势看得透彻并提醒刘秀与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诩主动交好,请曹氏父子帮忙说服更始帝,最终更始帝同意派刘秀去安抚河北。冯异也陪同前往,并力劝刘秀“施行德”建汤武之业,“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刘秀照此行事,果然大得民心。

冯异生性谦逊有礼,治军有方,士兵们都愿意加入他的帐下。若是与别的将领在途中相遇,他也总是主动让自己的车马躲避,让对方先行。每当将领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夸耀战功时,冯异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大树下面。日子长了,汉军将士无人不晓他这个习惯,并继他起了个外号叫“大树将军”。

当邓禹西略关中,与赤眉军交手,屡战屡败之际,刘秀召回了邓禹,接替他对敌的正是稳重善战的冯异。冯异率队先是在华阴地区和赤眉军连战两个月,降服敌兵5000余名。之后,两军约定再战。冯异用计大败赤军,这一战击垮了赤眉军的士气,八万多人弃械投降东汉。冯异一鼓作气,将延岑及关中地区其他武装力量一击败,平定了关中。

一连几年,冯异都在外征战,手握关中军事大权一贯谨慎的他唯恐被光武帝猜疑,主动上书要求回京,光武帝不予批准。不久,有人上奏诬告说:“冯异专制关中,欲自立为咸阳王。”光武帝非但不信,还特意将奏章送给冯异看,冯异对光武帝感激涕零,上书以谢圣意。后来,冯异奉旨回朝,光武帝不仅给他丰厚的封赏,还与他亲密无间,一起商量消灭巴蜀公孙述的策略。冯异戎马一生,对光武帝从无二心,后来在同隗嚣余部的战役中,病死于军营。

“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因而光武帝对大部分功臣只是论功行赏,赐以相应的爵位或官职。“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邓禹)、固始(李通)、胶通(贾复)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光武帝这样做,无疑是吸取了历史上开国皇帝们的经验教训而做出的明智决策。不让功臣们干预朝政,也就避免产生权力斗争的矛盾,“执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光武帝的这一招被后世人称为“全功臣策”,不仅稳定了东汉的江山,也使得“光武诸将以抑损克终”。

云台二十八将为东汉开国功臣,上应二十八星宿。耿弇就是明帝时与班超、窦固齐名的民族英雄耿秉、耿恭的叔叔,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另外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但因为女儿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二十八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汉明帝刘庄追思他父亲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南宫云台。后人还把这些将领与神话传说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这就是“云台廿八宿”。由此看来,清初学者王夫之所言“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的赞美果然再合宜不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关中   公孙   南宫   食邑   高密   河北   东汉   将领   功臣   故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