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追寻永生的产物“金缕玉衣”, 为什么盗墓贼又爱又恨?

据古书《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帝王下葬穿得都是一种用金丝和玉片做的衣服,叫做“金缕玉衣”,但是由于汉代王陵基本被盗掘一空,所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谁也没见过这种史书中的金缕玉衣,甚至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

西京杂记

直到1968年,河北某地,人们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考古人员赶来后,在挖掘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了墓中有一件用金丝穿缀玉片类似于铠甲的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甚是夺目,专家们惊呼,这难道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金缕玉衣

发掘现场

一时间考古学家们激动不已,原来真的存在这种传说中的奢华葬服!那么这件玉衣的主人是谁?汉代的帝王为何要用玉片做衣下葬呢?

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特别是在古代,玉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而且玉还被认为可以祛邪避魔,保佑佩戴者平安吉祥。

帝王之玉

汉代的人相信,将金玉置于死者的九窍,人的精气就不会外泄,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对于中国古人来说,下葬都要穿着衣服,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则要将衣物发挥到极致,金是最稀有的东西,而玉则是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那么,用金和玉制作一件完整的衣服,将整个人包裹起来,就能达到聚精转世的目的。

玉衣

下葬还要用玉制的“塞子”堵住尸体的七窍。

玉塞

而用金和玉打造的奢华殓服,是皇帝和部分高级贵族死后专用的,仅存在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400年间,再加上当时盗墓猖獗,这种衣服在几千年里没有公开过,知之人甚少。

金缕玉衣

除了皇帝和诸侯王下葬专用的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的玉衣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这种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当时有古籍记载,说到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金丝连接,形如铠甲”, 这种玉匣就是人们常说的金缕玉衣。

玉匣(可见玉片用金线缝合)

有一种说法叫做“汉墓十墓九空”,说的就是汉代的王陵被盗现象非常严重,达到空前的地步,这个和金缕玉衣有一定的关系,这也导致了后世鲜有人见过金缕玉衣的真实模样。

1968年的那次挖掘,第一次揭开了金缕玉衣的秘密,也确定了金缕玉衣的时间段,他们在这座规格很高的墓葬中,不仅发现了玉衣碎片,还从山东中取出了一件青铜器,上面刻有“中山内府”的文字,这一件文物,立刻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发掘现场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也就是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之外的第八雄,即中山国,另一个则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是当时的汉景帝刘启封自己12岁的儿子刘胜为中山王,也就是封自己其中一个儿子为诸侯王,而中山国就是诸侯国。

战国时的中山国

历史上这两个中山国属地都在今天的河北保定地区,而无论是哪个中山国,都说明这个墓葬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墓甚至更早,要知道,在当时还没有发现一座未被盗掘的汉墓,这无疑将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派来了专家,对墓葬进行了鉴定,他们一来就惊呆了,这里出土的文物全部都是精美的汉代器物,形制之美,数量之多,闻所未闻,最后他们根据出土文物上的文字,考证出这个墓葬的主人是西汉中山国第一代靖王刘胜,也就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汉武帝的哥哥。

刘胜

按照汉代实行的20等爵制的规定,郡国诸侯王是爵位最高的一级,仅次于皇帝,中山国中的一切宫仪制度都和皇宫相仿,可想刘胜在当时地位之尊贵,墓葬的规格之高,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每次出场,都会带着一串头衔,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大汉皇叔,这个中山靖王之后还排在第一位。

刘备

这是因为刘胜生前一共有120多个儿子,而刘备就是其众多后代之一(第十三世孙),这说明刘胜生前身份尊贵,所以墓葬规格之高就不稀奇了,这里面除了有金缕玉衣,还有众多输不起的宝贝。

其中南耳室相当于墓主人刘胜的“车库”,里面放置了3000多件鎏金的车马具,有青铜马具,木质马具,上面还有雕花细节,十分精美,这些全部都是刘胜生前的六辆马车拆下来的零件,摆满了整个房间。

镶满绿宝石的鎏金马车零件

这六辆马车风格各异,有日常出行的马车,有打猎游玩的马车,还有比赛用的马车,这说明刘胜生前是一位爱好众多的马车玩家。

北耳室放置的是刘胜生前使用过的生活器物,里面堆满了大量精美的餐具和酒具,锅碗瓢盆应有尽有,甚至还随葬了一口磨,而且这口磨制作的相当精致,上面有很多小凹槽,可以制作口感出众的豆浆。

刘胜的豆浆磨

还有一件器物,经过研究后,也让专家们惊叹不已,就是一个烹饪用的铜锅,因为这个铜锅带有两个H型翻扣,可以把锅盖牢牢地密封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一般炖肉都很耗时,这主要是因为炊具密封性不好,高温的水蒸气不能聚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口可以密封的锅就可以让水蒸气聚集在锅中,加速肉的烹饪时间,也就是类似于现代高压锅的原理。

刘胜的锅

高压锅的细节。

这有可能是汉代刘胜专用的“高压锅”,因为目前仅发现一件这样的物品。

这说明刘胜还是个吃货,但是会吃之人一定好酒,陵墓中还有很多精美绝伦的酒器,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鎏金蟠龙纹铜壶,青铜制作,外部鎏金,壶身有4条独首双身龙,但壶底却刻有“楚”字,原来这是楚国王专用的器物,而楚王在七国之乱后被处死,这件物品被没收,最后汉景帝将该壶送给儿子刘胜。

鎏金蟠龙纹铜壶

可见刘胜生前受父亲宠爱,天下又有哥哥汉武帝撑着,自己在中山国稳坐王位42年,纵情于酒色之间,生下了120多个儿子,可谓“人生赢家”。

到了主墓室,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座木头和石头搭建的房子,虽然大部分已经腐烂,但房子依稀可见,将其复原后,应该就是刘胜按照身前卧室的样子建造的缩小版,房子有大小两个房间。

大房间里不仅有刘胜生前使用过的铁质铠甲,还有一个做工非常精美的青铜跪卧小人,叫做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

起初专家们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宫灯,但研究其使用方法后,大为惊叹,宫灯和小人的身体相连,底部是中空,将宫灯置于水中,蜡烛的烟就会顺着小人身体溶于水中,不会让房间烟雾缭绕,这真的算是当时的一项黑科技了,长信宫灯独此一个,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原理

最后的小房间就是重头戏了,里面躺着的竟然是传说中的金缕玉衣,据说当时的郭沫若看到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虽然刘胜的尸体早已腐烂,但依稀可见完整的玉衣,经过清理后人们发现,这件金缕玉衣共用上等和田白玉2480片,金丝1.1公斤,整件玉衣形制完整,完全按照刘胜的体型定制,长度1.88米,肚子还微微隆起,这也说明了刘胜生前的体态特征,玉片从头到脚,拼合得天衣无缝,就像一套玉制的铠甲,而制作一件这样的金缕玉衣,即使是熟练的工人,也要耗费十年的时间。

刘胜玉衣

西汉的规制是,帝后合葬不合陵,即皇后与皇帝葬在同一处,但各立陵冢,距离不会很远,叫“同坟异葬”,那么就说明刘胜的夫人应该也葬在附近,专家组立刻在附近寻找,果然,根据对附近山体石灰层的观察,他们找到了刘胜王后的墓,这就是满城2号墓。

2号墓

打开2号墓后,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甚至比1号刘胜墓更加宽敞,这说明王后去世于刘胜之后,所以墓穴的建造工艺也有提高,只是2号墓里的随葬物品,就比1号墓少多了,而且精美程度也逊之,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王后的墓葬级别一般都低于皇帝。

但是,2号墓里仍有一个巨大的惊喜,又一件完整的金缕玉衣!而且是女版的金缕玉衣,这件玉衣比刘胜玉衣略小,但长度仍然达到了1.72米,上衣的胸部和背部所用的玉片比较大,胸部的玉片是用丝织物编织而成。

刘胜夫人玉衣

这次的发掘提供了两件宝贵的玉衣,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玉衣空缺,其中刘胜的金缕玉衣被列为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两件玉衣

自从河北保定满城县发现了刘胜的金缕玉衣后,人们就意识到,一定还有没有发现的汉墓,那里面就一定就还有金缕玉衣。

在古代,徐州地区是属于楚国的疆域,这里埋葬着12代楚王的陵墓,但基本都被盗了,一位叫做王恺的考古学家,来到徐州后就发誓要找到一座完整的楚王陵,所以在工作之余,他每天都要到徐州附近的山里转转,去问村民哪里有墓葬的传说。

徐州狮子山

特别是1984年,在徐州东郊的狮子山,一位农民在挖地时发现了一片楚王陪葬坑,里面出土的是不同于陕西咸阳的兵马俑,也就是徐州彩绘兵马俑,这让王恺意识到在狮子山附近,一定有一座汉代帝王陵,因为这个陪葬坑一定有主人。

徐州兵马俑

经过7年的寻找,王恺带领考古队,使用当时地质勘探学的先进设备,在不破坏山体的情况下,对狮子山及其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致搜索,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最终,在1991年,他们发现了一座,疑似是楚王陵的陵墓。

发现墓穴

而当时为了保密,他们没有立刻对外宣称,而是在晚上由一名叫做邱永生的年轻考古队员,独自下到挖开的墓道中,去里面一探究竟,到了晚上,邱永生拿着灯,独自一人进入到漆黑的墓道中,他发现,这是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符合汉王陵的特征。

正当他小心翼翼往前走时,却感到越来越意外,因为这里实在太干净了,干净到吓人,完全不像是王陵该有的样子,整个墓道和耳室都空荡荡的,这说明这个陵墓早就被盗了,而且还被盗的很干净。

就在邱永生走到主墓室的时候,手里的灯突然灭了,在折腾了一番后,终于看清了这里的东西,这是一个巨大的玉棺,即在木棺外贴满玉片,看起来晶莹剔透,工艺水平极高,到目前为止中国也只发现过三尊玉棺。

因为这个玉棺过于巨大,所以盗墓贼没有办法将其运出,就遗留了下来,邱永生借着灯光开始观察起玉棺来,玉棺上每片玉片都用四个金钉固定,但是这些金钉却被盗墓贼全部拔出了,这样的金钉都有几千个,整个玉棺做工太精美了,邱永生一个人欣赏了很久。

正在邱永生兴奋的时候,却发现玉棺的盖子被挪动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里面的玉衣被盗了,果然借着灯光,他看到玉棺内空空如也,但是,玉棺周围的泥土中,他摸到了很多玉片,随着摸到的玉片越来越多,他确认了这些玉片就是金缕玉衣的玉片。

而这些玉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玉衣是皇家专用,如果整体盗出根本无法出售,而且还很容易被抓,如果拆成一般的玉片出售,价值又会大打折扣,所以盗墓贼们把这件金缕玉衣,从玉棺中搬出来后,把上面的金丝全部抽了出来,而遗弃了玉衣,这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金缕玉衣。

最后经过清理,这些玉片一共有4248片,这比刘胜的金缕玉衣玉片数量要多一倍,而且做工更加精美,最后确定了这座王陵就是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而刘戊当年不满汉景帝削藩,曾经起兵反叛汉廷掀起“七国之乱”,最后兵败自杀,按理说这样的人死后不会再享尊荣,但根据这座墓葬的规格来看,汉景帝对待同姓亲族的叛徒,在他们死后还是给予了应有的礼制。

刘戊的玉衣

这件修复后的金缕玉衣,被放在徐州博物馆最中心的位置,比起刘胜的金缕玉衣,这件更为精美,而且也是目前发掘出的10多件金缕玉衣中最精美的一件。

刘戊的这件玉衣,4000多片玉片,按照身体部位被切割成了各种形状,有方,有圆,有曲面,而且每片都经过了细致的打磨和抛光,整件玉衣看起来光泽夺目,晶莹剔透,而且玉片是使用了新疆和田的上等白玉和青玉,工艺水平超凡脱俗。

曲面细节

这说明汉朝的皇帝和贵族在下葬时的奢华程度,远超现代人的想象,他们对于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后世对汉墓的疯狂盗掘,而三国时期这种盗掘就已经泛滥,当时的魏文帝曹丕鉴于汉王陵多被盗掘,下令禁止诸侯和贵族穿着玉衣下葬,所以我们今天能亲眼看到这些完整的玉衣,是非常幸运的,这些玉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高超手工艺的完美结合。

---

全文完。更多内容请关注@晓涵哥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金缕玉衣   狮子山   山国   徐州   宫灯   楚王   墓葬   陵墓   汉代   生前   帝王   产物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