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缪 华:利洋柿子红

如果要在各种水果中选择比较入镜的拍摄物象,柿子无疑是能够顺利入围的。它像一个留守村庄的丰腴少妇,满脸红润地守望在枝头,眺望进村的路径,这画面一下子就拿捏住了人心底的那缕家乡情结。我见过许多充满乡村气息的柿子图,背影是虚化朦胧的黄墙乌瓦,前景是清晰写实的绿叶红果。虚实效果是摄影家采用大光圈拍摄的,但虚实的背后,却是柿子在西风里讲述的秋冬故事。

闽东有很多乡村,乡村有很多柿子。不论野生还是种植,每到霜降,树叶凋零,枝上的柿子被霜风吹得越来越红,宛如一颗颗火红的灯笼,耀眼醒目。农谚云:“霜降柿红皮,摘下去赶集”,便有人拿长杆挎篮筐前来采摘。柿子从树上落下,走出熟悉的村庄,进入陌生的城市。但也有柿子仍在树上挂着,要么被风吹干,要么成为鸟食,要么落地成泥。因为摘柿子的汉子去了城里,吃柿子的小娃也去了城里。一声叹息,这些柿子成为摄影师镜头里的乡愁。

对柿子,人们有太多的联想。“柿”“事”同音,寓意好事连连,事事如意。但现实意义却是一年一结果的柿树,温暖着土地的情怀,赓续着村庄的血脉。当你看见漫山遍野的柿树挂满暖心的果实时,就会眼前一亮,就会怦然心动。在古田县的利洋村,我因柿子而心明眼亮。

壬寅年国庆假期,我们去古田。在翠屏湖畔的金燕耳庄园品茶论道,离落日时分还早,主人建议去利洋村看看。我对这村庄一无所知,问:看啥?主人反问:古田柿子知否?答:知,古田水果有水蜜桃、油柰、脐橙和炮弹柿等四大名旦。主人说,炮弹柿就产自利洋,现在正是柿红时节。我立马想到柿子为题的照片,满心欢喜去利洋。

据主人介绍,利洋迄今有650多年的村史,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老区基点村与库区移民村。它依山临湖,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翠屏湖。利洋独特的天时地利,使它成为著名的水果名村,当地有“春柰夏李、秋柿冬莓”之说,分别说的是油奈、芙蓉李、柿子、草莓。全村种植果树八千亩,其中柿子四千亩,占据半壁江山。之所以柿子有这么大的种植面积,是因为利洋人种植的是销路好、产量高的炮弹柿。这个柿名是基于它头尖尾圆、通体金黄的形状和色彩,看上去像炮弹。利洋把它作为“一村一品”的主打产品,依托柿子产业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展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民风好”的特色乡村风貌。2021年,村集体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共富双赢。

在村委会办公楼前,村党支部书记林寿敬介绍着村情。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个肤色黝黑、模样纯朴的中年汉子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的先进个人。

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挂着数不胜数的炮弹柿,色泽金黄,点缀着青山。林支书看出我们的心情,说:莫急,莫急,先看村容村貌如何?遂驾驶观光旅游车环村绕行几公里。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利洋村现有明清民居27栋,其中以“花厝”和“松庐”保存最为完好,伴随柿子的成熟,颇有“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之感。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放弃了进村的计划,直接随林支书登上柿子岭。

在柿子树下,村主任提来长柄的采柿器,专摘红透软透的柿子。看他人大快朵颐地吃柿,我也经不起诱惑,取一个尝鲜,撕开薄薄的果皮,鲜红的果汁迅速溢出,赶紧放入嘴里吮吸,丝丝香甜直灌肺腑。我问:“你们怎么会想到种炮弹柿,毕竟这柿子不是土生土长的。”林支书笑言:“这炮弹柿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山东引进的品种。利洋也产柿子,是那种与村庄共生共长的柿子。当在异乡看到果大味甜的炮弹柿时,利洋人心动了,带了十几株回来与本地柿子嫁接试种。不想炮弹柿对这方水土情有独钟,这段南北结合的好姻缘促成了一个甜蜜的故事。”

难道炮弹柿长在别处就不甜蜜?我好奇。林支书颇为自信地说,利洋炮弹柿之所以甜蜜,和利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分不开。村庄海拔在400到90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4℃,日照1894.9小时,降水量1573.4毫米。土质适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加上果农的精心管理,合理施肥,用白木耳的废筒料拌家禽粪便,特制成有机肥料用于施肥,使得利洋炮弹柿形美色佳,果大质优。经测试,利洋炮弹柿的甜度约18°,高于普通柿子的甜度。炮弹柿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且有清热润肺,润肠通便,预防动脉硬化,降血脂血压等作用,是健康养生的绿色食品。

林支书告诉我,利洋村炮弹柿的年销量不少于一千吨,主要销往福州等地。发货之前还有一道程序,炮弹柿甜蜜的秘密,就是他们采用硬果脱涩技术。我之所以不喜欢吃柿子,就是因其涩而难以入口。利洋人将金黄而未熟透的柿子按大小分拣,用特制的塑料袋扎紧密封,并用棉被或稻草包裹保温,就像母鸡孵蛋一样,贮藏于木屋内。七八天后,塑料袋内出现点点水汽,柿子颜色鲜红发亮,这意味着柿子已经捂熟。人们这才开袋,分包装箱,销往各地。

还有做柿干的。在村委会前,我看到几个竹筛晒着柿子,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柿子削皮后剖切成二至四片。我问林支书:“为何切片?”他答:“炮弹柿比其它柿子个头大大,整个晒,晒不透,所以切片。”柿子放在阳光下暴晒,等水气干得差不多时,就装入干净的袋子贮藏。逢年过节取出食用,柿干果肉绵软,口感纯正,颇有嚼劲,是人们喜爱的零食。柿干能一直放置到来年的收果时节,这也意味着柿子在利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们去利洋时是寒露,半个月后是霜降。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古田,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能强筋壮骨。因此,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始终在古田流传。我想,利洋在每年的霜降时节举办隆重的柿子节,正是这习俗的传承与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柿子   古田   霜降   漫山遍野   虚实   炮弹   村委会   洋人   金黄   村庄   时节   乡村   主人   甜蜜   支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