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大墓疑云-积石积沙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

2018年4月,河南平顶山市叶县电闪雷鸣,常庄村外平稳的烧车河在暴雨中瞬间高涨,发生区域性洪水,岸上几座高大的土堆岌岌可危。

这不是普通的土堆,1985年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判断它们时东周墓葬的封土,得知封土受损,考古工作者立刻赶往常庄村组织抢救性发掘。

揭开封土后,下方的墓葬中竟然填充着一些大石头。

整座大墓似乎是由石头组成,重量以400-500斤居多,最轻的有200多斤,最重可达900斤。而附近农田并没有这些石头,这意味着这些石头是古墓设计者特意摆放的。

不仅如此,石头与石头的缝隙之中都是细沙,这里靠近河流,出现沙子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这些沙子是被筛选过的,颗粒大小一致;而且大墓的四壁是掺杂了米浆的石墙,就连石墙与棺椁之间也被人为铺满草席与黏泥。

看到这里,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了这座古墓更加不简单,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积石积沙墓”。

巨石死死压住墓室,流沙填充缝隙,石墙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阻隔盗墓者。显然,这座大墓的主人在修建墓葬时,就已经构建出一套完整的防盗体系。

积石积沙墓是我国第一凶墓,也是令盗墓贼最恐怖的墓葬类型之一。说它是凶墓并不是墓主人诈尸,而是盗墓贼盗掘积石积沙墓时,往往有去无回。

即便这样,盗墓者仍是盯上了这里,考古人员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盗墓者留下的探铲与铁锤,这些盗墓工具时代竟相差两千余年。这表明围绕盗墓与防盗的博弈,至少在汉代时就已经开始。

盗墓贼遗留作案工具

然而不幸的是,在向下清理的过程中,这座古墓还是被盗了,在东汉时期它遭遇了灭顶之灾,墓葬内的贵重物品都被盗掘一空。

事实上,许多千年古墓都在东汉时期被盗,这和当时天下大乱有关,当时曹操还建了一支军队,为了筹集军饷四处盗墓,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都被盗掘了。虽然暂时不知道这座古墓是被谁所盗,但能够在东汉时期,盗走积石积沙墓的人绝对不是一两个普通的盗墓贼。

尽管古墓早在东汉时期就被盗掘,留给考古专家的信息有限,但是专家并未放弃,在继续发掘的过程中,挖掘到了金箔和绿松石,还有一些已经腐朽的看不出原本样子的木头残渣。

考古专家介绍,积石积沙墓虽然能够防盗,但对墓室的保存非常不利。这座古墓位于烧车河附近,当烧车河发生洪涝灾害后,就会淹没这里,而砂石之间的缝隙可以漏水,让墓穴保持半湿润环境。

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仅半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腐朽的制品已经化为泥土,看不出原有的形态。

但是考古专家根据金箔的位置,形状等判断,墓葬内应该陪葬了大量的漆器,漆器是贵族的用品,因为制作不容易,一直是上层阶级的代表。

除此之外,在这座古墓附近还出土了车马坑,车马坑中有多个马头遗骸,呈4个一头,古人等级严明,马车的数量也有严格要求: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马的牙齿

虽然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僭越之事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还遵守这个等级,按照这个规定,这座墓主人应该是个“卿”。

此外,在墓葬的清理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如戈、矛、镞等,从远攻到近战,不断勾勒出墓主人的身份,据此推测墓主人应该是男性,并且可能是将军。

青铜戈

铜矛

那么这座墓主人到底是谁呢?能够判断墓主人最有用的信息是铭文,但可惜的是古墓中并未发掘到有文字的文物,而且因为被盗严重,墓葬内的文物较少,信息量有限,暂时还不知道墓主人是谁。

让我们把目光从这座墓上移开,在叶县南部的山上,在山体上发现了由零碎的石块和泥土构成的黄土梁,也就是曾今楚国的城墙。这道城墙跨越叶县、方城、舞阳、泌阳、桐柏等25个县,绵延五百多千米。这道城墙和M53时代相同,都已经跨越了两千多年。

城墙

《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叶公邑就是叶县,中国人对叶公很是熟悉,成语“叶公好龙”可谓人人皆知。这里的叶公是指沈诸梁,是位不切实际、充满讽刺意味的人。而历史上真实的叶公确是楚国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平定过叛乱,也担任过楚国的宰相。他的封地叶邑就是今天的叶县。

此时回看一下M53的种种迹象,墓主人会不会就是叶公沈诸梁?

其实,叶公是一种官职,是楚国分封到叶县的执政长官,叶公不在之后,还会由楚国的人作为叶公来继续治理这个地方。作为楚国北疆重镇,叶邑的长官,世代叶公守护者楚国的要塞之地。

通过墓葬的形制和年代,尤其是随葬的积石,推断墓主人应该是当时治理叶县的首席长官,结合文献记载来看,他不排除是某一代叶公。

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也有信息表明,此墓应该就是某一代叶公墓。1986年,在距叶县20千米的平顶山市薛庄乡,发现一片春秋时期的墓葬群。考古队员在这片区域还发现了五件青铜鼎、六件青铜簋以及精美的青铜剑;此外,在一号墓主任身旁发现了一件精美的玉器。

玉鹰

根据专家判断,墓主人或许就是应国国君。应国,周王朝的诸侯国,使命就是驻守南疆,防御荆蛮楚国的侵扰。而应国国君就是叶公的对手。

据推测,应国的都城在四座城门外,增加了第五座城门---望楚门,望楚门朝向东南,而这个方向直指叶邑。

此时,我们再回看叶县的这座墓葬,这座墓的主人或许就是地处楚国边陲死士一般的叶公。左传曾经记录下这场博弈的结局。从西周末年到春秋结束,楚国一共打败了六十余个周王朝的诸侯国,正是在与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之后,楚国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探索·发现》 20221129 “叶公”大墓疑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方城   国君   楚国   封土   叶县   主人   墓葬   疑云   东汉   青铜   古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