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桥上留青史

阳谷县城中心广场东侧,保留着一座古朴简陋的残存石桥,名曰:博济桥。一座残破的石桥坐落在繁华的县城中心,并且作为省级重点文物进行保护。这让许多人不解,其实故事得从一位明代的清廉县丞说起。

博济桥

这位县丞姓笪,名一顺,江西德兴人氏,生卒年不详,明万历年间任阳谷县丞。

笪公家境贫寒,接到朝廷让他去阳谷做县丞的任命,感到困难重重,不要说坐轿子去赴任,就连马匹,也买不起。德兴距阳谷河山阻隔,路途遥远,笪公套上自家耕田的母牛,驾起一挂破车,跋涉数千里,凭着坚韧的意志,来到阳谷。

在阳谷做县丞期间,笪公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深受阳谷百姓爱戴。岁月匆匆,很快笪公卸任的日子到来了。笪公就要离开他工作过的土地,离开朝夕相处的阳谷百姓,回到遥远的故乡去。他牵过那头苍老的母牛,套上来时的那挂老破车,看了最后一眼熟悉的阳谷县城,怆然地离开了。

眼看就要离开阳谷地界了,笪公听到牛叫了一声,接着仆人告诉笪公,牛就要生了。仆人卸下了车,老牛不久生下一头小牛,笪公看着老牛亲昵地舔舐着刚落地的小牛犊,眼里充满怜悯的目光。等老牛舔舐干小牛身上的毛,小牛踉踉跄跄会走路了,笪公让仆人把小牛送回阳谷县衙。仆人很是不解,笪公郑重地说:小牛是在阳谷生的,吃的是阳谷的草料,它是阳谷的,应该留在阳谷,我不能据为己有。仆人听从笪公的吩咐,送走小牛,看着刚出生的孩子就要被人抱走,老牛挣扎着要去追。老牛神情痛苦,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悲鸣,它不明白,一直善待它的主人,今天为什么如此残忍地让人夺走它刚诞生的爱子。笪公紧紧勒住缰绳,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可见笪公掌握着财政实权。笪公作为一个县主管粮马的二把手,经过他手调拨的钱粮不可谓不多,但笪公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取,从不为己谋取半点私利,为官数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离任时,依然是来时的一牛一车,别无长物。

阳谷百姓被笪公高尚的品格震撼了。他们的县丞,不仅在任上清正廉洁,离任时,车去留犊的义举更是令人叹服。在封建社会,平民百姓境遇艰难,渴望造福一方的清官,如久旱的禾苗盼甘霖。历史上的大小官员多如牛毛,然而像笪公这样,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父母官却是凤毛麟角。

据阳谷旧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即1597年,义民董宪章架起三孔石桥,并在石碑上刻下“博济”两字,故人称“博济桥”。阳谷人感怀笪公的高尚德操,于博济桥上,做了一幅“石牛流芳”雕塑,记录笪公的事迹。笪公为阳谷人民世代传颂,足见笪公在百姓心中影响之深

这座象征清正廉洁笪公精神的石桥,经阳谷人世代维护,历400余年未毁。今天仍坐落在县城中心广场,受到世人的瞻仰,是以笪公精神永昭后人。 李永保提供 孟砚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阳谷   德兴   清正廉洁   青史   母牛   老牛   仆人   石桥   小牛   县城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