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之战—鸣条之战

夏朝末年,夏后孔甲迷信鬼神,事淫乱,不理朝政,引发各方国的不满,夏朝由此衰落。

桀(履癸)即位后,“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搜刮民脂民膏,强迫方国纳贡,还经常讨伐周边部落,导致夏王室与很多方国的关系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方的商国正在慢慢崛起。自从商国首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到了汤任首领时,商国已经成为当时雄踞一方的大诸侯国。

夏桀暴敛,民不聊生,德才兼备的商汤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既是替天行道,也是大势所趋。

夏桀

一方诸侯讨伐天下之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夏朝几百年的根基岂能那么容易撼动?这是一场必须要胜利的战争,所以战前的准备成了关键

夏朝统治四百余年的根基,不止在夏王室本身的实力,还有忠诚于王室的附属国,尤其是围绕在夏国周边的方国。

商汤伐夏,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些忠诚于夏的附属国,清除这些障碍,把王室孤立起来,才能以最快的时间将军队推到桀的车辇前。

第一刀,从身边下手。汤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消灭了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国,消除了后顾之忧,然后着手消灭其他夏邑周边的方国。

这段时间里出现过一个小意外,桀得知了汤的动向,便派人将他召到王都,下令将他囚禁在夏台。伊尹等人得知消息后及时出面献贡示弱,才把汤救出来。

伊尹

剪除羽翼之后,夏国究竟还有多少实力?这是决定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

消灭围绕在夏邑周围的附属国后,汤随即停止了对夏王室的进贡,旨在惹恼桀,看他能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付自己。

夏王室的根基再一次体现了出来,虽说失去了大部分的附属国,可桀依然能够调动九夷之师的兵力。汤见此情景,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表示这是个误会,回家继续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看到汤求饶,桀骄傲极了,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凡是不顺从自己的人,统统治罪,以致人人惶恐,众叛亲离。

蛰伏了一段时间后,汤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再次宣布停止进贡,此时桀再想调动九夷之师,已经没有人听他的号令了。

取胜的条件已经具备,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大约公元前1600年,汤誓师起兵,选良车70乘,壮士6000人,联合各部落方国军队,采取大迂回战略,绕到夏邑防守薄弱的西侧展开突袭。

桀仓促迎战,先于商军在蒲州交锋,最终双方在鸣条之野展开决战。

面对强大且有备而来的商军,夏军一路溃败。桀先是逃往属国三朡[zōng],汤便趁势灭了三朡。随后桀率残部逃亡南巢,不久后病死。

汤在鸣条之战后举行了“景亳之命”的大会,获得3000多诸侯的拥戴,成为了天下共主。

鸣条之战的结果,是夏桀咎由自取,更是商汤谋划得当。单看战斗过程,这场战争没有奇谋,没有转折,很平淡。但汤整个谋划战略的过程,值得被称为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夏朝   夏邑   玉门   商汤   附属国   王室   根基   首领   诸侯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