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国产大飞机即将交付运营!C919迎来重要里程碑

近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取得生产许可证是C919大型客机从设计研制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图源:央视新闻

所谓大飞机,指的是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机以及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这是国际民航的通用机型。

能否自主制造大飞机,决定了各国在民航领域的综合实力。国产大飞机取得突破,有助于打破波音、空客垄断全球飞机市场的局面。

国产飞机的崛起

国产飞机的研制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1970年,代号“708”工程的运10飞机项目在上海启动。历经十年艰苦攻关,1980年,运10原型机在上海完成首飞,这被誉为“中国航空技术的重大进展”。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市场竞争等种种因素所限,运10项目后来搁浅。

随后,中国民航工业进入了中外合作阶段,由上海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的MD-80系列机型堪称代表之作。以市场换技术,这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跃进之路,大飞机制造沿袭的也是这一路径。在吸收了国外技术的基础上,1990年代,我国开启了全新尝试,由美方提供图纸和原材料,中方负责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全流程的MD-90机型横空出世,获得了美国颁发的适航证,拉近了与世界民航工业的距离。

然而,1997年,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MD-90项目被迫中止,中国大飞机制造再次面临转折点。

2000年前后,国家决定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涡扇支线飞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上海成立项目公司,启动ARJ21新支线飞机研制工作。2007年,首架ARJ21新支线飞机总装下线;2008年,成功首飞;2014年,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2017年取得生产许可证。目前,ARJ21新支线飞机已正式投入航线运营。

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飞机已顺利走过喷气式客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取证、运营全过程,累计获得20家用户的670架客机订单、70架货机订单。ARJ21飞机已向9家用户交付68架飞机,开通263条航线,通航110座城市,安全运行超过15万小时,初步形成覆盖华北、东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国内支线网络,并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市场运营进行开拓性探索。

图源:网络

为什么要研制C919

大飞机是大国的象征、强国的标志。2006年初,“发展大飞机”作为国家决策被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次年6月,大型运输机项目正式立项,国产大飞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3年1月,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型运输机运-20横空出世。2016年7月6日,运-20飞机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在今年航展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上,作为明星机型的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和运油-20同时亮相,分别以静态展示和飞行表演的方式向现场观众做全面展示。首次向社会公众展示的运油-20,不仅能实现空中加油,还担负着与运-20相同的空中投送任务。

“鲲龙”AG600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如今,AG600项目已全面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年航展上,AG600M(灭火型)真机全新涂装惊艳亮相,进行12吨投水演示,全面展示了新状态全构型AG600M灭火任务系统功能。

作为后起之秀,C919拿到进入民用航空市场的“准入证”,不仅推动了中国大飞机的产业化进程,未来更有望与空客、波音形成“ABC”三足鼎立的格局。背靠广阔的中国市场,已有815架订单在手的C919,后续将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从运-20到AG600,再到C919,我国大飞机已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家族谱系”,中国队正式进入全球“大飞机俱乐部”。

首架C919年底交付

11月2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此前,今年9月,C919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

同日,C919飞机T5测试总结暨颁发AEG评审报告活动在中国商飞客服中心举行。T5测试完成后,包括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这也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交付运行。

据了解,T5测试全称为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是新机型飞机运行符合性评审(即AEG评审)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也是对型号设计和制造厂家体系的一次综合性检验。新机型的首批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局方检查员可在T5测试完成后取得型别资质,这对新机型交付运营及后续飞行安全意义重大。

T5测试总结后,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向中国商飞颁发了《C919飞机航空器评审报告》(即AEG评审报告),给出C919飞机的驾驶员资格规范、维修人员资格规范、主最低设备清单、计划维修要求、运行和持续适航文件等各项评审结论。相关结论为国产大飞机搭建了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桥梁,是C919飞机投入运行的必要条件。

11月22日,身披东航涂装的C919(B-001J)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该架飞机于8:05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13:00返回上海浦东机场,全程飞行时长4小时55分钟。

2021年3月1日,东航与中国商飞公司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家启动用户。根据协议,东航首批将引进5架C919飞机。首架C919飞机将于今年年底交付,并于明年上半年满足民航局规章要求后尽早投入商业运营,其余订单将结合供应商的生产和交付计划预计在明后年完成交付。

结合此次C919大型客机取得生产许可证,完成T5测试并获颁AEG评审报告,这一系列举措证明C919大型客机距离交付运营的日子越来越近,民众坐上国产大飞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大飞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直以来,全球民航市场这块大蛋糕被绝大部分都被空客、波音这两家飞机所瓜分,而在如今,中国也有了瓜分蛋糕的机会。

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支线飞机,ARJ21已累计开通航线289条,通航城市114座,安全载客超550万人次,正在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市场运营进行开拓性探索。

而C919的问世,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具有制造大飞机能力的国家。

同时,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崛起,还能养活背后数以万计的供应链企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此前,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了《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以下简称《年报》),对未来20年全球和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年报》预计,未来20年全球旅客周转量(RPKs)将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长,在2041年达到19.9万亿客公里。基于全球经济到2041年保持年均约2.6%的增长速度,2041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7531架,将有超过42428架新机交付,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

《年报》提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中国民航业将步入发展质量提升期和格局拓展期,开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根据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预测,中国的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5.6%,机队年均增长率为5.1%。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958架,单通道客机6,288架,双通道客机2,038架。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中国小康网综合人民网、金羊网、天眼新闻、深圳特区报、澎湃新闻等报道)

END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风华

审核:龚紫陌

关注“科学强国”是你今天做出的最棒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机运   麦道   波音   民航局   支线   客机   里程碑   年报   强国   民航   中国   飞机   测试   科学   项目   全球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