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肿痛就用六穴五针治疗,效果突出

足阳明经内属于胃,外行于承泣至厉兑的缝隙中,通过足阳明经别加强了对脾胃的联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说明足阳明胃经与脾及大肠、小肠、三焦及膀胱共同承接着消化食物、分类分解、储存营养精微的功能。足阳明及足太阴组合,是人体后天之本。

影响足阳明经气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胃的受纳降浊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胃脘胀痛、呕吐、消瘦、贫血、精神异常等症候。二是足阳明经在经络循行路径上的经气运行出现问题,如膝膑肿痛、足部肿痛等,都会出现足阳明经络异常,集中在梁丘、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陷谷等处出现结络或者结块。

那么膝五针:鹤顶,犊鼻,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关合称膝五针,对膝关节的疾病疗效明显。

第一针,扎膝盖的顶端也叫鹤顶。

第二针,扎右边的膝眼穴,也叫外膝眼。用一寸针,不能捻针,里面有油,容易缠着针。

第三针,扎左边的膝眼穴。也叫內膝眼。

第四针,扎阳陵泉穴,如果技术好的话一针透到阴陵泉。就不要扎第五针了。我的技术还不到家,扎不过去,里面有骨头挡着了。

第五针,扎阴陵泉穴。这两个穴可用2寸或3寸的针。准备连扎三天看效果怎么样。

第六针再加上足厥阴肝经 之 膝关穴,此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具有散风祛湿,疏通关节。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咽喉痛。

治疗膝盖肿大,用膝五针:鹤顶、两个膝眼(下针后用雀啄术)、阳陵泉透阴陵泉。任何膝盖扭伤、肿胀、痛风、风湿痛,还可以再下膝关(肝经的膝关穴),增强膝五针效果。

膝盖中间是韧带,韧带的正中间是犊鼻,旁边有两个凹洞,称为膝眼,膝眼属经外奇穴,像个眼睛样子。在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第一个穴在膝盖的头,不要扎到膝盖骨,骨头上没有穴道,要上来一点,这一针称鹤顶穴;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

在双膝眼上下针时,要注意针下去的角度,要呈八字形。上面看是直角,从前面看是八字。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如果是捻针的话,一旦把油带出来,膝盖会受伤,直进直出叫雀啄术,像啄木鸟吃东西一样,下针速度很快,不要左右转。

再加上阳陵泉跟阴陵泉,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用三寸长针。

六穴但用五支针,可治所有膝盖的问题,没有膝盖风湿痛会不好的,效果都很好。 但是在临床应用是遇到膝肿胀明显的时候,扎膝眼的时不要用1.5寸的针,要调整为2寸的针,这样才能扎到穴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肿痛   膝盖   阳陵泉   素问   小肠   脾胃   韧带   经络   膀胱   大肠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