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廷高人董海川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出生于1797年(清嘉庆三年),是河北文安县人。董明魁从幼时起,便与堂兄董宪十分要好,兄弟二人形影不离。堂兄董宪喜文善武,董明魁受其影响,也对武术尤为痴迷。董明魁天生体格魁梧、力量惊人,加上天资卓越,家传武艺一点即通,他本人又是肯下功夫钻研武学之人,因此身手不凡,在家乡一带很有名气。

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少年时的董明魁也是气血方刚之人,向往有朝一日能够闯荡江湖。其时他家境贫寒,他却不愿干活,只想练武,继母为生计发愁,没少责难他。少年人本就不愿听唠叨,又为了不给家里带来麻烦,他便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董海川”,离家出走,步入江湖。

董海川年少时身手虽好,但家传武功与他成名的“八卦掌”并非一路。“八卦掌”的来历扑朔迷离,武行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认为,八卦掌脱胎于“八盘掌”,因为两种掌法的技巧大同小异。第二种说法则坚称,八卦掌其实是“天理教”中秘传的“八卦拳”,因为董海川在入江湖后,与天理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流传较广的则是第三种说法——董海川的八卦掌源于绵掌,且是跟一位道士学的。

相传在董海川二十六岁时,他游吴越、过江皖、走巴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四处寻访山间隐者和武林高人。后来,董海川偶遇盘山道长。在道长的传授下,董海川学会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单练及徒手器械。每次练完功后,董海川便在山洞里打坐,即使闭着双眼,他依然可以感觉到穿梭在身边的午后光线,听到清凉的风声,还有树叶落地的唰唰声。

在师承道长的过程中,董海川还接触到了《易经》。

《易经》中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董海川所学的八易寒暑法便是把八卦中的八个符号,作为八个方位用于武术技击。

八年后,董海川艺成下山。从雄县开口的翻子门拳到南方道教的转天尊、八易寒暑掌法,这些都成为董海川之后创编八卦掌的生动素材。他的经历,如同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传奇。


董海川虽然出身贫寒,但也与众多侠士一样,胸怀惩恶扬善的侠义之情。

在盘山道长处学成下山后,董海川途经苏州,恰巧目睹了苏州知府强抢民女的行径。他为了救下民女,夜闯府衙,一掌结束了知府的性命。然而他却因刺杀朝廷命官,成为了被官府追捕的钦犯。

逃出苏州后,董海川流亡至河南,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受军中托付,他身怀使命赴京,路过灞州时遇见一伙街头恶霸欺凌一摆摊老人。董海川忍不住上前制止,歹徒不但不听劝阻,反而一拥而上,动起手来。董海川孤身应战,打死打伤多名歹徒,谁知这伙歹徒与官府早有勾结,有人报知灞州知府,董海川因此被捕入狱。

当天晚上,董海川抖动双臂将镣铐崩断,越狱潜逃。为避风头,他来到塞外张家口董玉家避难。

据说正是由于身负数件命案,董海川在董玉一名当差朋友的保举下入宫为宦。因为只要入宫当差,即便从前犯下命案,也可免于一死。


可是,董海川身负绝学,又得百姓敬仰,若执意潜逃,官府未必很容易将他抓捕归案。因此,对于他入宫为宦的原因,有着另外的说法。

董海川投身太平天国,身负军中使命入京,因此谋得宦官的身份,以寻机刺杀咸丰皇帝。如果事实如此,董海川的确有了不得不入宫的理由。

入宫之后,首领太监见董海川英气勃发,便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因此告到总管内务府主管民政的肃亲王那里。肃亲王见董海川相貌不凡、器宇轩昂,将他留在自己府中,从此董海川便在肃王府当差。

然而农民起义军失败,原计划付诸东流,董海川入宫作为内应的牺牲也似乎成了无用功。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磨难,董海川的性情比从前温和忍让了许多,此时的他更加随遇而安了。

在肃王府当差多年,没有人知道董海川是武术大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才露出“马脚”。

这天,肃王大宴宾客,王府高朋满座,肃王心情非常好,叫来护院总管沙回回为大家演武助兴。肃王命董海川上茶,当时,人们都在围观沙回回表演,茶送不过去,董海川一急之下,手托茶盘,纵身跃上大殿,而茶水竟然一滴未洒。见到此景,肃王及宾客都大吃一惊,大家没有想到这个端茶送水的太监竟有如此身手,于是都让董海川表演。盛情难却,董海川练起了转掌之术,他时而翻身如雄鹰,时而转身如泼猴,时而跃起如小燕,变化万千。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肃王当下赐他七品首领太监,取代沙回回任护院总管。此后,董海川的技艺更加为人称道,他开始收授门徒,亲自传授武功。

关于八卦掌的起源,1936年出版的《国术源流考》中曾记道:“八卦拳亦名八卦掌”,“此拳始自何时何人,无可考”,但由董海川起始为人知。可见,八卦掌的确切起源虽是一大谜团,但八卦掌却是经董海川之手而发扬光大的。

董海川弟子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弟子有尹福、程廷华等,与此同时,流传下来的八卦掌门派也随他们的姓氏而分为尹派、程派等。

尹福是董海川出了肃王府后所收的得意大弟子,他出生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年少时在北京靠售卖油条烧饼为生。他自幼极其喜爱武术,二十岁时带艺投师到董海川门下,将八卦掌发扬光大。

尹福面貌清秀文静,性格温和,当时人称“瘦尹”,艺成后一度以护院武师为业,之后更是经人举荐,供职宫中,成为光绪皇帝的武学帝师,深得尊敬和信任。


因尹福在拜师前学习的主要是“弹腿”等腿法,因此由他教授流传下来的“尹派八卦掌”比之其他派别,多了腿法上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尹派八卦掌十分接近于董海川所传授的原始的八卦掌法。

“程派八卦掌”的传承者程廷华不仅是董海川的高徒,也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于北京崇文门外四条火神庙旁开一眼镜铺,江湖人称“眼镜程”。

二十八岁时,程廷华投身拜师于董海川先生门下,后深得其转掌精髓,且功力深厚,此外,程廷华还是一位十分注重武德的人。一日,程师由前门返回家的途中,行至芦草园胡同内正走时,忽听背后有急促的脚步声,他急回头,见一陌生人手持钢刀自上而下劈头砍来。他缩身闪转,同时一记“卧牛腿”,把来人踢出丈余。程师回身掸掸长衫说:“朋友,回家练几年,再来吧!”此事不胫而走,从此程廷华名声大振。此后,对于上门较技的武人,他总是三招两式便能取胜,且不伤对手分毫,为其在人前留足面子。

八国联军入侵期间,程廷华拒绝为慈禧保镖,却因解救遭到德兵迫害的少女,出手连杀十数人而遭到德军报复,最终丧命于洋人乱枪之下,终年五十二岁。

程廷华从小学习的是摔跤技艺,故手法变化比其他派别的八卦掌丰富,而腿法则几乎出自于董海川的教授。随着代代相传,修习八卦掌的武人越来越多。到了今日,八卦掌不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说起董海川和八卦掌,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许会是另一位武学大家——太极名师杨露禅先生。他们之间曾有过一场惊艳了不少人的比武。

据传董海川还在肃王府当差时,太极拳名师杨露禅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禅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对于这场比试,有人说,董海川终究技高一筹,此战杨露禅略处下风;也有人说,董海川是倚靠自己高绝的轻功取胜,如果一招一式地对决,或许杨露禅还略胜一筹;更有人说,这传说中的一战根本没有发生,当时董海川飞身跃起,抓住一只麻雀,杨露禅手托麻雀令其不能飞走,二人相视而笑,互相赞叹,成为了好朋友。


除了太极名师杨露禅,董海川与形意拳名家郭云深之间也颇有渊源。一天,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前来拜访董海川,要求与之切磋过招。董海川一见郭云深,也觉颇为欣赏,便提出先义结金兰再行比武,郭云深欣然同意。

郭云深在董海川处留宿两日后正式比试,郭云深使出生平绝学“崩拳”,但董海川身法奇巧,屡屡化开他的拳劲。二人一来一往,战了百十回合,仍未分出胜负,郭云深从心底佩服董海川的功夫,二人更觉意气相投。

形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武术,在武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此之后,董海川与形意拳名家结为好友,他们互相切磋技艺,并将八卦掌与形意拳融为一体,从此“形意、八卦不分家”的说法传为佳话。

且不论传说真假,董海川、杨露禅、郭云深这些大家俱是武学历史上令人敬佩的名士高人。他们之间的比武往往并不在意谁胜谁负,而是以交流武德和武艺为目的来进行比试,中华武术在相互切磋的过程中也随之被发扬光大。形意、太极和八卦作为流传最广的“内三家”,不拘门户之见,相互取长补短、完美融合,也是中国武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形意拳   形意   太极   拳师   当差   知府   道长   寒暑   王府   高人   武术   董海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