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挑河

  挑河,也叫“水利任务”,对于生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人来说,是一个尘封已久的记忆;对于其后的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所谓挑河,就是农民纯粹的、免费的人工开挖河道、修渠建闸、清淤除障、加固河堤。那个年代没有机械化设备,没有挖土机,没有洗河机,没有运土车,全靠人力脚挖、肩挑、背扛、手推。靠“愚公移山”及“蚂蚁啃象”的精神,一锹一锹,一担一担开出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水渠。

  那个时代,一到冬天农闲时节,村里就按每家承包的农田面积分配各家的水利任务。水利工程往往是由县里统一部署,考虑到离家近,不利于集中精力干活,往往会异地安排干活,这样离家远,出勤的人想回去也无法回去。这时每家都要安排家里的“劳力”去挑河了,有的人家两三个劳力出勤,父子、兄弟同时出征的司空见惯。

我家农田少,一般是父亲一个人出勤。父亲将铁锹、铁锨、扁担、畚箕在自行车上绑好,然后再找出一条棉被及日常换洗的衣服、袜子、解放鞋,用塑料袋封好后也绑在自行车上,再将饭盒(一个大一点的搪瓷缸)、筷子、脸盆、毛巾等打个包挂在自行车的龙头前,最后在从家里装些大米送到村里,吃饭的粮食(菜钱由村里按出勤人数统一收取)与睡觉用的稻草由村里安排拖拉机统一运输,这样基本的出征准备就做好了。

到了出发的日子,出征人员告别亲人,告别家乡。村里的拖拉机插上红旗,带上粮草及锅灶等,头前开道;主力部队是骑行人员,尾随拖拉机如影随形;最后面是不会骑车的人,挑着担子按指定路线前行。整条路上都是各村出征人员,人声鼎沸、红旗招展、车声隆隆、人潮滚滚。

到了工地,首先解决住的问题。如果靠近村庄,可以拿着介绍信协调寄居在附近村民的房子里,吃住在村民家里,天长日久,不少民工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甚至还促成了一段段姻缘,传为佳话。远离村庄的民工只有搭建简易工棚,将稻草厚厚铺到地上,在稻草上铺上棉垫,放上被子,把换洗衣服放在铺垫上,脸盆、饭缸、鞋子放到铺垫旁就算安置妥当了。潮湿的气息、阴暗的窝棚、草中的跳蚤、铺上的草茬、身上的泥巴、串门的老鼠、凛冽的北风、嘈杂的人声、刺鼻的汗味……均不在考虑之列。

其次要解决吃的问题,大米是各家贡献的,菜钱均摊,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的农民的伙食可想而知,一般都是萝卜白菜加咸菜,偶尔加餐会见到一丝油花,一点肉丁。吃饭都是就地野炊,那星星点点的袅袅炊烟在广阔天地冉冉升腾。

翘首盼望的饭菜终于烧好了,十来个人共享的唯一的一份菜被放在一个搪瓷脸盆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此时,没有虚假客套,没有谦谦君子,没有辞尊居卑,没有不矜不伐,没有戒骄戒躁,更没有慎言谨行,只见脸盆里十来双筷子高频、精准、交替地进进出出,碰撞出一种特有的节奏和声响。共享的食材往往会需要最朴素的分享方式,很快,脸盆就见底了。每次大家暗中较劲、兴致未艾,但总感觉刚开始就结束了,距离撑肠拄腹还差得远呢。

其实,吃饭也是个技巧活,据有经验者介绍说,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一碗饭一定要少盛点,这样第一碗饭能快速吃完,然后抢在别人前面盛第二碗,并把饭使劲压实,直到装不下为止,然后火速把剩下的菜夹到碗里;否则,你若第一碗盛的多,当你第一碗刚吃完,甚至还没吃完,剩下的饭与菜大概率已经没有了。其中的道理我想了很久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实践过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精髓:尽早盛好第二碗饭,然后立即把剩下的菜弄到碗里,这样可以保证你第二碗也能配上足够的菜。真是实践出真知啊,怪不得以前父母经常告诫吃饭慢的小孩:你这个吃饭速度,在以前,就是挨饿的命!

吃住的问题解决了,就要正式进入主题活动了。

挑河的工程一般是先易后难,且越来越难。

挑河工程一开始是平地起土,上面两锹深是黑土,挖出来放入畚箕,人挑着平地就能送走;第二层是黄土,挖起来容易断,挑起来容易散块,运送过程经常撒碎土;第三层是青沙,含水多,份量重,经过前两层的采挖,工地已经形成了不少台阶,再运送泥土就要爬越来越多的台阶了,一担泥土,要爬几十级台阶才能上到平地路面,也是最艰辛的时候。

青沙泥地下水会不停冒了出来,每天早上,民工们只穿一条单裤,顶着寒风,到河道中心,奋力砸开冰面,跳进冰水里,用铁锨蘸点水,然后将淤泥铲入垫有稻草防漏的畚箕中。一锨几十斤,两锨一担。若排水不畅,铁锨在水里会被淤泥牢牢吸住,费尽洪荒之力好不容易挖了上来,却死死地黏在锨上不下来,然后不得不用脚把淤泥从锨上踩下去。淤泥层软乎乎的,无法直接走人,只能用跳板或大量稻草铺路,人挑满泥担子走在上面晃晃悠悠,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效率极低,劳作极苦。以致当时不少父母训孩子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再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去挑河!”此话充分折射出挑河的辛苦和劳累,也促成了不少寒门学子因惮于挑河的艰辛而寒窗苦读,争取“跳农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工地上,挑河的场面蔚为壮观,成千上万的民工,挖的挖,挑的挑;人头攒动,挑担如潮,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九寒冬混不俱,头顶风霜挖土忙。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壮观的景象。为了激发热情,民工彼此开展劳动竞赛,争夺流动红旗,人人斗志昂扬,激情高涨,全面激发出那个年代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民工最开心的是大雨天或晚上洗完脚之后,几人一堆,打扑克,抽一毛五一包的“大公鸡”香烟;有人唱唱沔阳花鼓戏;有人哼哼流行歌曲;有人扎堆聊天;有人安静地听听信号不好的收音机…… 

挑河既苦且累,再强壮的人,经挑河的洗礼后,都会掉层皮,瘦一圈膘。临近春节,黑瘦的父亲回来时,全身上下皆被点状、大小不一的泥巴包裹,鞋面开裂,鞋底磨穿,两个肩膀上的补丁被扁担磨得发白,头发里也能清晰地看得乌黑的淤泥干涸其上,看得一家人莫名辛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挑河被挖掘机、洗河机等取代了,发动千军万马进行肩挑人挖已经成为历史,古老的挑河成为记忆。几十年的河工,无数的汗水,不尽的苦和累,几十万民工的奋斗,仙桃,这座原来因洪水“十年九不收”的城市,织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实现风雨不侵,旱涝保收,早已经成为人人称颂的鱼米之乡,更被人们誉为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挑河的情境与会挑河的人正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那挑河工战天斗地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却永远值得珍惜和传承。饭吃饱了,衣穿好了,日子好过了,就怕“挑河”的精神丢了,那可是民族圆梦之魂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河工   战天斗地   畚箕   铁锨   淤泥   泥巴   脸盆   稻草   村里   民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