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到锦江吃饭得知还要排队,临走时撂狠话却让锦江更少一层楼

1935年初夏的一天中午,杜月笙带领一众手下,来到法租界华格臬路的一家锦江川菜馆吃饭。

没想到这家饭馆异常火爆,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杜月笙被告知也要排队等候,可他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吃上饭。

于是他怒火中烧,转身离开。临走时他生气的说了一句话,没想到却帮了川菜馆的大忙。

或许您对锦江川菜馆并不熟悉,但要说到上海的锦江饭店,您肯定有所耳闻。

没错,这川菜馆就是锦江饭店的前身,而创建锦江川菜馆的人,也就是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名叫董竹君。

她的一生是亦喜亦悲,有辉煌,有窘迫。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董竹君一直凭借自己敢拼搏,不服输的劲头走到了最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在别人家里做女佣。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父亲还是咬着牙送董竹君去读书,这让董卓君从小就有了自己的思想。

可好景不长,父亲在董竹君13岁的时候突患重病,为了给他看病,母亲不得已在外面借了高利贷。

后来,虽然父亲的病治好了,但高额的利息也将这个家庭压垮。无奈之下,父母只能忍痛让十几岁的董竹君去做青倌人,也就是在青楼里给客人唱戏。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董竹君认识了一生中唯一的心爱之人夏之时。

要说这夏之时,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出国留学,接受进步思想,并且孙中山、黄兴一起创建了同盟会,24岁就当上了四川都督,妥妥的青年才俊。

这一年,董竹君刚好15岁,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此时的她,眉似弯月,眼如明星,身材婀娜,亭亭玉立。

夏之时第一眼见到董竹君,就被她的美貌所折服。没多久,两人渐生情愫,互许终身。

夏之时本想给董竹君赎身,可却被她拒绝了。因为久在风月场里的董竹君深切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男女平等。她不想被夏之时瞧不起,由此可见董竹君要强的性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于是在一个深夜,董竹君用酒灌醉了守卫,独自一人逃出了青楼。

当她出现在心上人面前时,夏之时吃惊非小,一把紧紧的抱住了董竹君。

1915年,董竹君和夏之时在上海举办了婚礼。婚后在夏之时的帮助下,董竹君留学日本。

因为她知道,两个人要想长久的相处下去,必须得有相匹配的文化素养,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尽管夏之时不情愿,可董竹君依然坚持出国留学。

在日本留学的两年时间里,董竹君不仅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文化。更是接触到了许多进步思想。

怎奈1917年,夏之时的父亲病了,作为儿媳的董竹君接到丈夫的电报,即刻返回国内。

此时的董竹君怀揣着对丈夫的想念,对新生活的希望,可她没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一盆透骨的冷水。

当董竹君带着行李站在紧闭的夏府大门前时,她的内心说不出的辛酸。好在此时,不服输的性格给了她无限动力。

脑筋灵活的董竹君先是把自己携带的一些洋玩意儿分给了下人,然后她每天都准时伺候公婆,慢慢的整个夏家对这个新儿媳有了改观。

董竹君为了更好的照顾公婆,特意学习了川菜的烹饪,这段时间是董竹君难得的幸福时光。

可好景不长,夏之时突然被免职,赋闲在家。事业受挫的他开始自暴自弃,不但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更是对董竹君非打即骂。

善良的董竹君天真的以为丈夫只是心情不好,过段时间就会好的,可夏之时却在放逐的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能够重新得到上级的信任,他不惜要将自己的大女儿许给别人当小妾,这让董竹君彻底伤透了心,她与夏之时大吵了一架,最后更是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夏家,回到了上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董竹君住进了父母以前的老房子,一个女人身无长技,还带着四个孩子,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她只能不断的典当东西,可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于是,董竹君开始做一些小物件,然后拿到大街上去卖,但收效甚微。

无计可施的董竹君打算破釜沉舟,她将父母的房子抵押出去,用这笔钱开了锦江川菜馆。

之所以取名“锦江”,是因为董竹君在四川时曾去过成都的望江楼,这望江楼本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因为比邻锦江,故而得名。

巧合的是,董竹君与薛涛虽时隔千年,但境遇相似,薛涛也曾沦落青楼,所以董竹君给这家店起名“锦江”,不仅川味十足,而且寓意深刻。

再有,为了将饭店做的与众不同,董竹君花心思,特意将川菜按照口味分成:重辣、中辣、微辣、麻辣、咸辣、甜辣等等。

然后她又根据上海当地的口味,将微辣、中辣作为招牌菜。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本土化营销”吗?可见当时董竹君的营销意识已经非常超前了。

还有,董竹君认为吃饭不单单是填饱肚子,更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文化交流。

于是,她将饭店分为三层,一层大厅作为普通大众的店堂,二楼三楼则是包间雅座。

为了凸显这个“雅”字,董竹君不仅装饰了红木、宫灯,还挂上了张大千的丛竹、郎静山拍的照片、郭沫若写的条幅等等,可以说是相当用心。

锦江川菜馆一开业,立刻爆满,就连上海的很多军政要员、名流士绅也都趋之若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

这日川菜馆正在营业,就见五辆汽车从远处快速驶了过来,随着几声刺耳的刹车声,从车上下来了二十几个彪形大汉。

他们上身穿黑色云祥符纹上衣,内衬白色老汉衫,腰中杀着巴掌宽的犀牛板儿带,脚上蹬着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这些人整齐划一,给人一种肃杀之气。大街上的行人都不自觉的靠了靠边。

紧接着,这群人向两边儿一退,一个身影闪了出来,只见此人一身青色长衫,头戴礼帽,一双虎眼炯炯有神,鼻直口阔,棱角分明。

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此人面相奇特,一半微笑,一半狠毒。正如相士所说“此人一半观音,一半魔!”

当人们看清来人后,都不自觉的向两边退去。这个人就是上海的著名人物杜月笙。

他也听说最近有个锦江川菜馆,不仅饭菜可口,连屋里的装饰也都别具匠心,于是他今天也想来尝一尝。

一下车,他就看到川菜馆门口排起了长队。杜月笙心想:这饭馆的生意还真是着火爆。他刚想迈步往里走,却被一位女士伸手拦了下来。

女人说:“您好,杜先生,我是这家饭馆的经理,我叫董竹君。”

杜月笙笑着说:“董女士,您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闻,今日杜某特来叨扰。”

董竹君说道:“杜先生能来,真让我们蓬荜生辉,不过现在小店爆满,而且外面排队的食客还很多,小女子初来此地,谁也得罪不起,还请杜先生担待。”

杜月笙听完后心下不悦,他明白董竹君的言外之意,就是想让自己也排队等候。杜月笙心想:我在上海还从来没排过队。

不过他又一转念,外面都是些普通百姓,如果我用强的话传出去,对我的名声也不好。

于是,他笑着说:“当然,杜某既然来了,那就是要客随主便。”

说完后,他转身坐回车里,留下几个手下在外面排队,可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杜月笙明显有些不耐烦了,他对手下说:“走,回去。”

司机发动汽车,旁边的服务生赶忙跑过来,一边鞠躬一边道歉。

杜月笙生气的说:“告诉你们老板,马上与房东商量扩充店面,期间遇到任何麻烦,提我杜某即可。”

没想到杜月笙的一句狠话,却帮锦江解决了大问题。

原来董竹君早就想扩充店面,但房东看到锦江天天爆满,日进斗金,提出可以将旁边的房子租给董竹君,但是要以此入股锦江,这是董竹君万万不能接受的。

正在此时,杜月笙因为没吃上饭撂下狠话。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董竹君在当晚就找到房东,并且搬出杜月笙,对方一听吓坏了,汗如雨下,直接答应了董竹君租房的请求,三天后就把房子给腾了出来。

后来杜月笙又来到锦江川菜馆,董竹君特意前来答谢。杜月笙笑着说:“在你这儿吃顿饭,太难了。”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51年春,董竹君将“锦江川菜馆”改名为“锦江饭店”,最后将它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有人说,董竹君的一生曲折又富有戏剧性。

其实我觉得董竹君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靠她的坚持与拼搏。

小时候,她敢于向青楼挑战;结婚后又敢于向旧传统挑战;回到上海又敢于向自己挑战。正是有了这种不服输的性格,才让她创建了中外驰名的“锦江饭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锦江   青楼   饭馆   房东   上海   没想到   父亲   饭店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