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母亲+资深留学专家”双料角色的育儿经

写在前面

对于服务逾千成功案例的资深留学专家Emma来说,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当妈不容易”,从她在深圳的一次与意向留学家庭的育儿分享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位“将时间颗粒细化到分钟”的妈妈:当她在PPT中分享她为三个孩子做的每日安排表,现场的家长们异口同声地用“哇!”来表示惊叹。


是的,密密麻麻写满内容的表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操控型母亲”的形象。但出乎意料的是,Emma表示这个日程表是与孩子商量出来的结果,并非是“自己要孩子做的执行表”。


然后,在她的进一步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动态规划的、有着专业判断力的、留学经验十足且应用到自身育儿过程的全能型母亲形象。



嘉宾介绍

Emma Vanbergen

英国人,从小就读于美国的公立学校,英国大学管理学专业毕业。因为从小辗转了不少国家就读,更清晰英国寄宿学校的优势,倾向于让自己的孩子在英国的中学就读。


先生William 同为英国人,中学就读于伊顿公学,大学学习管理学专业。独立自信,觉得自己定一个目标,努力着手干就一定能实现。


两人育有三个孩子,分别为7岁、5岁、2岁,就读于香港的学校。



孩子的【每日时间安排】

背后藏着家长的育儿观


作为三娃妈妈的Emma认为,每日安排表非常有利于家长与孩子在时间规划上的统筹安排,也有利于孩子从小习惯按照制定的表格执行,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习惯。


在我们看来,其实看似简单的每日时间安排表,背后藏着家长的育儿观和育儿智慧。事实上,Emma也承认是基于自己的育儿理念而制定的每日安排,而这个安排本身,也包含了与孩子商讨制定的过程。





Emma对孩子的每日安排

△ Emma全家福


制定详细的三娃每日内容安排并落实执行,如果自己不在孩子身边,会和菲佣交代好每日的安排。


每天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安排顺序:health snack, then homework first, then play。


每天预留孩子与妈妈的半个小时专属阅读时段,自己会给孩子朗读稍微难一点的书籍,其他的则由孩子自主选择阅读书籍。


周末大多数的时间都与孩子在户外活动,家里没有电视。


每周都有单独和每个孩子的半天妈妈专属时段,孩子要想好“你想和妈妈做什么”。


给孩子定的兴趣班原则:我们一起决定花钱报班的课,就坚持上完,不能半途而废。


△ Emma的大儿子





Emma的育儿观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部分,第一重要就是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规则意识。例如对人礼貌是我们很重视的部分,我们的孩子请求任何人帮助一定要说please、thank you。


其次,我们也比较看重孩子的阅读。我们会在家进行亲子共读,这已经成为孩子日常习惯的一部分了。与此同时,亲子共读中最重要的是聊天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知孩子的想法和困惑,是了解孩子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我们也十分注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说他们过来寻求如何解决问题时,我通常会反问他们,“如果是你,你自己要怎么解决?”。我认为,孩子们长大了总是要自己解决问题的,所以早点学会面对和解决的办法对他们的成长更有利。


我们会鼓励孩子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努力。例如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也会让孩子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会告诉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大人也会犯错,但不要跟妈妈说谎,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 Emma的三个孩子



从兴趣课程开始

形成孩子的动态规划和择校逻辑


当我们问起Emma会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兴趣课程,以及做怎样的安排时。Emma认为,要从小开始就形成跟孩子商讨上什么兴趣课程的模式,既有规划,也要让孩子主动选择。


“在陪伴孩子进行兴趣拓展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好地了解到孩子的喜好,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择校逻辑也就更加清晰。”在Emma看来,因为重视中文和英文的同步学习,她的择校基本盘是小学阶段要选择具有双语教育的学校,其次就是这个学校的学术和课外活动要相对比较平衡。





Emma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逻辑

△ Emma在做分享


从小就给他们一些选择,例如运动方面、艺术方面都会分别给他们几个选择,让他们都体验一下。


如果发现他们是真的喜欢的,我们会鼓励他们继续学下去,例如女儿喜欢画画,到一定年龄了,我会给她安排一些画画的课程。


如果孩子不喜欢的话,我们会跟孩子商量后再换其它的让他们再体验,例如我从儿子的足球课上发现他对足球运动不感兴趣,那我会跟他商量后再更改别的课程。


多听孩子的心声,就容易判断他真正的喜好,就算没有特别突出的喜好也没有关系,长大后他们也可以自己再进行探索。





Emma的择校逻辑

△ Radley College


通常孩子在9-10岁时兴趣的方向会更加清晰,能力水平也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进行择校基本面的判断。PS:根据兴趣发展做动态规划。


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分层次选择学校,选择学术支持,课外活动支持,人文关怀上最匹配的学校。PS:不要给孩子超过TA能力范围外的压力,不需要去最好的学校,而是最适合的学校。


要去做学校探访,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在探访中一定要与校长和舍监多聊,看看自己的育儿理念是否与学校契合。尤其是舍监的教育理念,因为这是每天接触孩子的人。PS:不要太着重学校排名,要更关注家庭和学校的有共同的育儿理念。


学校与家庭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不卑不亢,并教育孩子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和态度。PS:膝盖不要软。


家长要学会做学校的升学组合,例如中学选择去英国的私校寄宿的中学,再选择至美国读大学。PS:无论选中学还是大学,要时刻清晰匹配家庭的教育观。


优质的英国中学和美国大学都有利于孩子建立自己的人脉圈。PS:孩子能够融入最重要。


女孩子选择女校可以更久的保留女孩子的纯真,不会为了男孩子去dress up,也不会因为男孩子的影响而去改变自己,或产生理科上的不自信。


△ 温切斯特公学




中学就去英国留学

源于私立寄宿学校的多种利好


在Emma的观念里,她的孩子中学都是要去英国的私立寄宿中学就读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她认为源于本身她先生就是英国伊顿中学的毕业生,也因为就读伊顿而受益良多。而在她看来,为孩子选择英国私立寄宿中学是基于她多年从事低龄留学专业服务的切身感悟,“基本上从小家教良好,亲子关系良好,独立性强的孩子,都能从英国私立寄宿中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Emma这样告诉我们。


当然,这一切还源于Emma作为留学服务专业人士的专业判断。近20年的留学服务工作,既使她积累了上千成功案例,也形成了自己对这一类型的英国中学的专业辨识力。在她看来,英国私立寄宿中学中,很多学校有过百年的历史,这些办学经验的沉淀也使这些学校形成了非常利于培育世界公民的教育理念。





Emma为孩子选择英国私立寄宿中学的原因

△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的寄宿中学众多,排名前100的学校可以代表全球中学教育的顶尖水平。


这些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校风严格,讲究孩子的基本礼仪培育。


寄宿制中学适合教育规划清晰、允许孩子不断探索且尊重孩子选择的家庭。





Emma眼中英国私立寄宿中学的教育理念

△ 为什么选择英国寄宿学校


自立和努力的态度:形成自驱力和遇到挫折能够持续努力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往往容易在运动和艺术中获得。学校会指引学生选择一项运动或者艺术,并提出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做到最好,而是学校给予你这么多的选择,你可以从中选择一项你最爱的,从而深耕。


自信心的培育:通常会与学生共同找到他的一个特长点,放大优势,帮助学生找到合适放大这个优势的环境,并鼓励学生这个环境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让自信心更强。


融入社会能力:通过各种社团和小组学习指引学生如何和不同的人一起形成共识,学会解决和周围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学会欣赏不同于自己的有趣且各有特长的人。


自我认知能力:指引学生不给自己设置的太多的限制,从而不会产生太多的心理和能量的内耗;指引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学会不因为外界的不同声音而产生动摇,从而浪费了专注于自己目标的时间和精力。


△ 伊顿公学


分享专业小TIPS

如何做留学前的一系列准备?


为帮助更多有意向入读英国私立寄宿中学的家庭做好前期准备,在上个月深圳的菁英家庭出国留学分享沙龙上,Emma还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作为专业人士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倒计时,如何做好语言能力的准备,为什么要重视大人文学科的学习,以及如何做好孩子出国前的心理建设。在这个善于为孩子做动态成长规划的三娃妈看来,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真正为孩子负责任的菁英家庭特色。


△ 入学考试内容





留学从何时开始倒计时


英国的中学包含初高中,女生可以选择11岁(Year 7)或13岁(Year 9)入读,男生则是13岁入读 Year 9。Year 9是中学最大的入学点,学生能够完整地体验英国的中学系统。

确定13岁入读英国私立寄宿中学的家庭,建议提前3-4年进行规划准备。

孩子出国前的学习强主干是英语、数学和中文阅读,中英阅读要列到每日的时间表里。这是第一选项,其他的兴趣排在这一项后面。

准留学生出国前的英语水平要尽量接近英国本土同龄人,因为学校并不会因为孩子是国际学生,就与本土学生区别对待。





夯实人文学科基础的意义


大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哲学)能够为孩子提供更高起点和俯瞰的视角,方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

所以家长在孩子出国前要做好多元文化学习的铺垫,特别是低幼时期大人文阅读的铺垫很重要。

另外英国的学校假期很多,每年有4个多月的假期,这个期间家长可以安排课程和活动让孩子继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如何为准留学生做心理建设


要让孩子多了解真实的社会,更早的独立和自主。

对融入的定义要有清晰的理解,并非要100%融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相处。

在出去前一定要和孩子达到共识,确保是TA自己想出去。

12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可以陪读。即使陪读,也要多放手,孩子才能打开自己去更好地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双料   英国   私立   角色   家长   母亲   兴趣   孩子   中学   家庭   时间   学校   专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