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人生是树林里的大树,我们只是穿行而过的风

这是一知半见第1篇文章

我叫知静,80后,是一知半见品牌的主理人。

一知半见致力于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总是会被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普通人吸引,与他们的对话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轨迹与人生体悟。

渐渐地,我萌生了“记录普通人的故事,记录对话中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念头。四年前的一个中午,“一知半见”这四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

一知半见的“见”是看见的“见”,当我们以平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看见他人的过程即是看见自己的过程,这种看见的力量能够打破原有的偏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记录了60多岁学习画画的清洁工、抽空学习绘画的全职妈妈等50多位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这种勇于打破年龄、身份、地位偏见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之后我会陆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一知半见的第一篇文章,我想从三年前一个念头讲起:

01

城市的秋意袭来,恰逢一周开始,迫切地督促自己用文字写下点什么。

2019年8月16日,一个稀疏平常的中午,我把脑子里盘旋许久的想法——要做一档视频栏目,和好友阿德聊了聊,我知道他不会否定我的不成熟,相反会给出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方向。

于是我强迫龟毛搭档老徐这次不要挑刺,先支持我的天马行空。很快我们整理出相对完整的栏目方案,与嘉宾和场地方确认拍摄时间。中秋节后第一天,开拍了栏目Demo。

看似不成形的想法,其实无数次在我的脑海里激荡碰撞,缘于我过往三十多年遇到的人和事。

媒体人知静

前几年老同事郑铮来找我聊天,说起老父亲去世前的一些事情。

他动情地谈到,没想到我的父亲为了我和姐姐,做了那么多的牺牲,经历了那么多的故事,比我看过的电影情节还要精彩。

他说,看起来那么普通的父亲,临走前无比地平静,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说起年轻时的英勇事迹,我想能不能从我父亲开始,记录父辈们看似普通但却动容的人生经历。

当时的我,被他老父亲的故事感动到几度哽咽。可能郑铮给那时的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老人

02

在深圳渡过了十二个秋天,因为工作的缘故,天南地北去过许多地方,这其中不乏宁静的小镇,缓慢舒适的江南,又或是压力小幸福感大的内地城市。

大约是在2011年,因为出差,我三个月内飞了16次。

有一晚在昆明的酒店半夜醒来,突然像失忆了一样,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却极其肯定地跟自己说,天一亮,订最早的航班,我要回深圳

深圳

没来深圳之前,听说深圳是一座现实的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励,也因此人情冷漠。

十二年前,初来深圳时,我住在亲戚家,有一次下班后和住在桃源村的同事们边喝边聊,抬头一看已临近11点,飞奔跑去赶未班车。

上了车发现忘带公交卡,身上没有零钱。司机说按照规定,两站之后你只能下车了。

下一站上来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少年,挎着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具,我询问他,能跟您换一下零钱吗?没想到他直接帮我投了两元硬币。

也许没有那两元硬币,真的会被遵纪守法的司机在深夜撵下车,事隔多年,我想起这件小事,还是会感动。

如果没有绪书姐,想起中学时代,可能只有孤零零的四合院和两台黑色木棺材,隔壁商铺常放的《青春少年是样样红》,还有小镇上偶尔停电的恐怖,但因为她陪我一起上学下学,我拥有了那个时候最天真最快乐的时光。

读书那会门卫室谭大叔一家人,总是热情和当时穷学生的我打招呼,分享给我好吃的。

班上一个叫骆文的女同学总是借着买一送一的幌子,给我带早餐,体面救济当时贫穷的我。

班主任杨明老师大过年给勤工俭学的我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连学校食堂的中年阿姨,也总有意无意打满满一勺饭菜给我。

在不同的人生旅程,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温暖过我,构成了我对这个世界美好的印象。因为他们,我愿意相信,这是个美丽的世界。

(网图,侵删)

03

七岁,老家还会下很大的雪,四周白茫茫一片,我独自下楼去买喜欢的豆腐圆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站在马路中央的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一个短卷发的女子温柔问我话,接着把我送到县城派出所。所长叔叔拉着我的手,用摩托车载着我走遍整个县城询问。

天空鹅毛大雪,他一身绿军装加军外套,看上去挺拔而英俊。在菜市街口,我看到我妈焦急的身影。

初入职场,凌晨送我回家的出租车司机担心我安危,陪我等了十五分钟等室友来接我。我向他表达谢意,他回,我的职责就是安全把每个人送达

想要去四川雅安找今年已74岁的黄大叔唠唠磕。

五年前,69岁的他指挥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地势险峻的通麦,让我们得以顺利抵达拉萨。

经历过08年汶川地震,他换了种生活方式,骑着改装过的摩托车走遍大半个中国。50岁学了油画,55岁开始学小提琴。

在进藏路上,然乌湖前方突遇塌方,有人抱怨,有人着急。一位画家从车的后背箱取出工具,在天地间开始作画,这种淡然打动了当时的我。

我跑去问他,着急么?他说不急啊, 急也没用,接受这个意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旁边是美丽的然乌湖,湖中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一旁则是画家的即兴创作,一行的我们都入了他的画中。

如果说郑铮给我播下了一粒种子,这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像给这颗种子注入了养分,加速了我企图用文字记录的决心,企图在疲惫和迷茫的时刻,带来一点点光亮,哪怕只是微光。

知静

04

出发前的一刻,我并不想挑战转山,但不愿辜负同行伙伴的鼓励,我踏出第一步的时候,默默跟自己说,60公里的冈仁波齐山,我将从起点走到终点。

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从垭口到雪山,雪山到悬崖,悬崖再到峭壁,经历了兴奋、疲惫、麻木、想放弃、再继续、一定行的复杂心理历程,失望、难受、绝望,又重新燃起希望。

冈仁波齐山

这段路程给了我一种强大的自信,人的潜力是可以无限的。

最后两公里,头疼加重的我,看到远处小镇灯火,如同看到海市蜃楼,腿脚机械往前移动,内心充盈着一种势在必得的兴奋感。

当晚抵达终点,入住酒店后神奇失眠,转山路上遇到的藏民、马群、土拨鼠、落日与月光、携手的同伴,一遍遍在脑海里反复播放,不知在哪一刻,获得了一种无穷的能量。

仿佛再也没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就算是那些我曾想渴望但不敢付诸行动的尝试。那又怎样,先上路再说。

于是,5年前,我转山冈仁波齐回到深圳,离开熟悉的传统行业,去到年青人活跃,而我又没有任何经验和资源的互联网行业。

在去往互联网的路上,假如少了一个人,我可能还在找路。

爱丽丝小姐是我朋友中最具公平意识的人,她定期分享好玩有趣的APP给我,盛邀我去在行行家的拍摄现场看看。

那也是很平常的一天,但事后回头望,也正是那一天,我推开了那扇通往互联网的大门。

在现场,应用心理学刘博士引荐了YY姐给我认识。

YY姐,淘宝第一任市场总监,转战过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和这样一位行业大咖探讨营销认知和资源整合,有大快朵颐后的享受和满足。

没想到Y姐向她所在的公司推荐了我,我见到了面试官阿德。

在松坪山3W咖啡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坐落的位置上方有一张乔帮主照片。

阿德的穿着打扮,跟我以往见过的企业高管都不同,没有西装革履,没有面试官的威严,坐在对面的他让我感受到一种坚定的温和的力量。

他毫不介意我是否有互联网经验,只和我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进藏的所见所闻,另一个是作为一家项目的负责人,希望建立怎样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阿德说,你有一颗折腾的心,但你跳槽的频率不算高。

真有意思,第一次在面试官这里,之前在传统行业看来不足的部分,都可理解为一个中性的行为,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擅长与否,只有热爱与否。

05

我和老徐曾为视频拍摄在厦门呆过一周。

第一次见到方小丰大哥是在鼓浪屿,他带我们穿过曲折小巷,跑到私房菜馆天台,拿起竹杠打下龙眼给我们尝鲜。

和方小丰大哥聊岛上和人与事,聊侯孝贤的电影。率真和桀傲不羁在他身上融洽得极好。

另一个意外发现,杨桃院子主理人吴瑾和我居然在同一年,经历了冈仁波齐的转山。

第三天,清晨爬上了月光岩,远远地眺望到厦门岛。回走听到树林传出歌声。唱歌大叔姓黄,是一名国文老师,退休之后每日清晨来月光岩唱歌。

厦门月光岩

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如愿见到了旧物仓的杨函憬,那个自称是最爱厦门的贵州人,用巨大厂房存储了被现代文明替代的旧物品,用厦门老花砖建起了一座时光花园。

他话不多,疏离又亲切。

去年6月,在深圳海岸城咖啡馆里,我问他,老乡你想过旧物仓的未来吗?

他想了想,说,日本有无印良品,瑞士有宜家,或许中国会有旧物仓。

旧物仓今年落地深圳玉田村,贵州人杨函憬坚守了十年,也还没有“苦尽甘来”,在路上的他,吸引了同是贵州人的老乡陈瑶成为旧物仓合伙人。

陈瑶是我见过说话最温柔但最有能量的职业经理人。

从厦门回深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会常常想起他们。

吴瑾姐像我认识的贻平姐,小丰大哥像我初入职场的老领导,看到杨函憬便会想起故乡的旧友,仿佛转来转去,生命里都是一些相似的人。

06

我企图记录这些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

跟活跃于主流媒体的名人和网红相比,他们每天奔波于工作与生活之间,很好地平衡作为人都有的各种复杂情绪,然锐气又没有被岁月磨蚀,有温和有力的前行方式。

于是有了开头2019年8月16号与阿德的对话,想尝试做一个视频栏目,把身边有力量的朋友们聚集,以每期一会朋友间对话的形式呈现。

最后的理想状态是可以提炼出对85后、90后的年轻朋友有价值的内容,它可能是跨界间通用的能力和解决思路,它可能是选择路上有意思的思考,或许,也有可能是鸡汤。


写在最后

关于视频的构想,我曾在得到大学学习期间做过简单阐述。

同学庆哥无意间听到我想做这个视频的粗糙构想,找到我,说这是一件值得参与的事情。这让我感到莫大的高兴,被一个几乎没有交流过的优秀同学无条件信任,很荣幸。

Demo期嘉宾雪樵同学,拍摄前我们的交流仅限在一次私董会,在拍摄结束后给我发来微信,说出乎他的预想,希望可以继续对话。

兰启昌同学,我临近问他能否来参加对话,他二话不说就来了。

Demo期拍摄的地方叫「朝夕间」,朝夕间主理人陈老师也是我很想对话的对象,听他慢条斯理娓娓道来——

关于空间和物品、关于人和空间、关于空间和时间、关于人与人之间,最应该有的自然和放松状态。我在那里感觉无比松弛。

感谢朝夕间的空间负责人Vik和她先生,放弃休假帮我们布置拍摄空间,不断鼓励我,说主意很棒,很有价值。

最是要感谢阿德,千言万语尽在心中。

……

除了以上提及的名字,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结识了一帮有趣的人,有的相识多年,有的仅一面之缘,也许以后,我会和他们来一场对话。

无论如何,我需要提及一句团队的小伙伴,没有他们,我什么都做不了。


眼里人间烟火,心里世外桃源。

记录都市普通人的生活,

在故事里看见一方世界。


【撰文:知静】

【编辑:若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贵州人   旧物   朝夕   厦门   开篇   深圳   普通人   大树   月光   父亲   路上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