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河南新乡,汉奸坐城头望风景,鬼子混入人群偷看百姓结婚

本组图片一部分出自侵华日军的私人影集、一部分出自随军记者的拍摄,其中有新乡的城门城墙、百姓是日常生活,也有布满碉堡的火车站台,再现了80多年前日寇铁蹄下河南新乡的真实影像。

新西门外

新乡新西门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开辟的新城门,图为1940年城门外的景象。靠城门一侧停放着一排人力车,横跨护城河上是一座平桥,无栏杆,隐约可以辨别出护城河边站着两名日本士兵。

日本人

一个年轻的日本鬼子站在新西门护城河岸边的照相,手臂靠着一颗柳树,得意洋洋地看着镜头。通过门洞,可以清楚看到城门内的照壁墙。

另一座城门

从护城河对岸拍摄的城门,城门前是一座三孔石桥。这座桥已经有些年头了,造型古拙,一部分粗大的石栏已经损毁。

日本军车

一辆日本军用卡车驶出城门,车头坐着警戒的日本鬼子。在城门上方,挂着“护持新政府”的字样,一边是膏药旗,另一边是汪伪政府的五色旗,此时汪伪政府在南京刚刚成立不久。

城上鬼子

一名戴着日本帽,系着袖箍的汉奸坐在新乡北面城墙的城垛上,面向城外的卫河。其左侧的长桥为民乐桥。民乐桥是一座始建于宋政和元年(1111年)的古石桥,横跨卫河南北两岸。

民乐桥边

民乐桥附近的一户人家,戴着棉帽的男主人正在往扇车里倒入粮食,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利用风力将麦子和麦糠分开。

父女对话

吹干净的麦粒被铺着石碾子上,由一头毛驴拉动碾碎。男子戴着袖箍,说明他是为日本人工作或是一名亲日份子。站着一旁的是他的女儿,此时正在和他说着什么。

城墙之外

蜿蜒的新乡城墙宛如一条巨龙盘亘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城外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靠城墙之下是一条黄土道,一列运货的大车队正在通过,赶车的男子手里扬着长鞭驾驭着拉车的牲口 。

鬼子进城

一群在城外训练完毕的日本士兵列队鱼贯进入城内,在城门洞上是一片宽阔的平台上,在过去这里应该有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平台上站着一名日本士兵正在俯瞰下面的情景。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当年内城墙的破损情况。

猪与羊

新乡别名牧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其古老的历史或许从这只石羊的身上就可见一斑。这座石羊曾为某位王公贵族坟墓前的石像生,如今被孤单地丢弃在一角,与黑猪为伴。

童趣

世事艰难,但孩子们总有一些快乐的时光,有时一根细竹竿都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图中的几个孩子站在猪圈旁,很认真地看着一个手拿长棍的孩子在调皮地逗弄着圈里的小猪仔。

新乡街市

旧时候新乡是华北地区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1949年8月曾成为平原省的省会。从城内的路面就可以看出城市的规格,全部用石块铺就,平整而宽阔。此时的新乡街头,穿着军装的鬼子横行,套着袖箍的汉奸当道,百姓时刻生活在恐怖的阴霾之下。

牌坊前的街道

新乡饮马口,一条通往过街牌坊的热闹大街,路边是高大的古旧房屋,房屋下是一个卖布匹和成衣的小摊。街头可以看到人力车、独轮车、卖簸萁的小贩以及招摇过市的日本鬼子。

七世同居坊

眼前这座高大的牌坊名“七世同居坊”,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牌坊高十米,宽近九米。在不同时期的新乡照片中都能看到它是影子,足以说明其的壮观和精美。

新婚现场

城内一户人家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戴礼帽,胸前扎大红花,新娘穿绸缎上衣,下身着裙子,裙子的样式还是清末的马面裙。几名日本鬼子混在人群当中,心怀叵测地看着热闹。

洗衣女

在卫河边上浣洗衣物的年轻妇人,头发梳得很整齐,穿着花裤。她裹着小脚还可以很稳地蹲在河边的小石块上干活,实在令人佩服。

新乡火车站

1939年6月侵华日军记者田中镜头里的新乡火车站,这座火车站1905年建立。此时的火车站已经被日本人占领,候车室前垒砌着坚固的碉堡。

碉堡之前

两名旅客提着行李前往站台,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碉堡的情况。上面留有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射击孔,这是日本人为防止抗日武装力量的袭击准备的堡垒,也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新乡   牌坊   伪政府   城头   碉堡   护城河   河南   汉奸   民乐   日本人   日本   城门   城墙   鬼子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