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森一五九|糖尿病人这样吃饭的话,餐后血糖会出现高峰延迟

糖尿病在控糖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还能稳定全天的血糖波动水平。既可避免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血糖浓度迅猛上升,导致餐后峰值过高,又能降低餐后降糖的胰岛素需求量,进而减轻胰岛分泌释放负担,还不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


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固然要努力控制在达标范围内,但还要注意餐前到餐后血糖浓度波动幅度的大小。比如说空腹或餐前的血糖值是4.8,但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出现的峰值高达11,即便餐后2小时后通过运动等措施把血糖降低到8以下,这样的血糖控制水平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进餐前后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已超过6个点,这样大的血糖波动幅度,对胰岛造成的负担很大,不仅不利于接下来的血糖稳定控制,还容易导致心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和病变发生。

还有的糖友空腹或餐前血糖都不高,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的峰值也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值也不高,进餐后2小时内的血糖波动幅度也并不大。但在随机监测血糖时发现,餐后3小时到4小时的血糖值并没有继续回落,而是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高于餐一或餐二。(有的糖友可能是因为好奇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或者自身发生了一些血糖过高才会导致的不良表现,才会在餐后3~4小时测随机血糖)

如果存在这种餐后血糖峰值延迟或者是餐后血糖不能正常回落的情况,比如餐二高于餐一,餐一和餐二正常,餐三餐四不降反升等,在饮食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当中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比如吃太多肉类、豆制品等。即便主食吃得不多,能让餐后1小时内血糖值不高,但可能导致峰值出现在餐后2小时或延迟到更长时间,直到餐后3~4小时才出现峰值。

这是因为蛋白质的糖异生转化为葡萄糖,升糖作用在餐后2小时达到高峰,前后升糖影响作用时间长达4~5小时。

糖友们要知道,肉类高蛋白食物虽然碳水含量极低(可忽略为零),但蛋白质一样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来升高血糖。

2、饮食当中脂肪摄入量过高,比如炒菜用油量大,食材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吃油煎油炸食品、油脂类坚果食物、饼干及起酥面包等,还有摄入肉类食物过多的情况下,不仅蛋白质容易过量,脂肪也容易过量,纯瘦肉的脂肪含量都不低,肥肉就更不必多说了。

脂肪对血糖的影响作用跟前面提到的蛋白质类似,只是影响血糖的峰值和延续时间不一样,脂肪对血糖的影响时间更长。

3、在吃饭的时候提倡荤素搭配,合理组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比例,适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不仅能让食物更有味道、更有营养,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速度,不仅可避免餐后血糖峰值过高,还能在之后通过缓慢而持续的糖异生作用,稳定后续的血糖平稳。

但在过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的情况下,就会起到反作用,尤其会影响到餐后3小时的血糖,即便餐后前2个小时的血糖值不高,后面的血糖也是会异常升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血糖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人   峰值   蛋白质   脂肪   幅度   食物   水平   小时   时间   高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