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让宫女口含温水等候?说了你也许不信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四季文史

慈禧太后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但不乏有走上权力巅峰的女人,如一代女皇武则天,晚清实际掌权者慈禧。武则天,开了女人当皇帝的先河,空前绝后;慈禧,操纵傀儡皇帝,一度将大清王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如果说武则天心狠毒辣,仍然英明的话,那么慈禧剩下的仅仅是遭人诟病的种种不堪和无所作为。可以说,清朝的灭亡与慈禧的奢华无度紧密联系,慈禧身为一国太后,在掌权后,不思百姓冷暖,不想国家命脉,而是一味地沉浸在权力所带来的荣华富贵之中,是何等的不该与病态!

尤其是晚清时期,国家一度风雨飘摇,慈禧非但没有忧思国家兴亡,反而弃百姓于水火之中,仍然过着无忧无虑、劳民伤财的逍遥生活。慈禧的奢侈生活,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做不到的。相传,慈禧还有另外一个特殊嗜好,她如厕时,会让宫女口含温水在一旁等待伺候,其背后原因让人难以接受,但慈禧对此却很享受。怎么回事呢?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晚清时局图

慈禧的生活很“丰富”

慈禧对权力的欲望是从咸丰皇帝时开始的。

1852年,从17岁参加选秀开始,慈禧便以优异的表现步入皇宫,从此成为咸丰皇帝的兰贵人。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日后的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由于咸丰皇帝身体向来不好,所以咸丰每每就会让精明能干的慈禧代行政事,而正是在此期间,慈禧逐渐尝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同时,她也表现出独特的政治才能。

剧照:兰贵人

咸丰皇帝驾崩之后,由于同治皇帝尚小,慈禧便开始垂帘听政。不久,她联合恭亲王奕发动了辛酉政变,除去了咸丰皇帝临终前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开始逐渐掌控朝野,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帝虽然是名义上的帝王,但犹如透明人,成了慈禧的傀儡,清廷上下,逐渐成了慈禧的一言堂。

除了政治上遭人诟病外,让人咬牙切齿的莫过于慈禧的奢侈无度。古代君王或者权势滔天的权臣,如果说讲究排面倒也没什么,可是面对风雨飘摇的晚清,慈禧依然我行我素,置大清安危于不顾,仍然享受着她独有的骄奢生活,这总归是要遭人唾骂的。都说权力可以让一个人迷失方向,这在慈禧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妨来看看几个例子。

先说吃。如果说慈禧是一个美食家你敢反驳吗?因为你没吃过的慈禧肯定吃过,你敢吃、不敢吃的慈禧还是都吃过。

都说慈禧很会吃,到底有多会吃呢?满汉全席作为清朝规格较高的一种宴席,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会找大厨张罗开席。可是,在慈禧执政期间,她每顿吃饭都要求御厨从满汉全席中挑选出百余种菜品供她食用。并且,这些美味佳肴都要由全国各地征召来的顶级大厨亲手打造。

剧照:慈禧用膳

即便是再好吃的菜品,慈禧最多也就吃上几口,剩下的菜品要么扔掉,要么赏赐给下人。并且,盛装这些菜肴汤汁的器皿都是上好的瓷器、金银器。这一“好吃”恶习,即便是到了千疮百孔的晚清时期,慈禧依然“风雨无阻”。据统计,慈禧一顿饭至少花费几百两,如果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至少是十几万。

再说保养。若说吃是慈禧的第一大爱好,那么慈禧的第二大爱好当属爱美。

慈禧泡茶采用的水,是宫女们一早用瓦盆接的晨露;听御医说喝人奶能美容养颜,慈禧太后甚至招募许多年轻的奶妈,并饮用她们产出的母乳,并且这些年轻的奶妈都要有丈夫在世,如果是“克夫”的女子,或者是身上有狐臭等身有疾病的女子,一概不能要;日常慈禧所喝的人生鹿茸等滋补佳品,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剧照:慈禧

慈禧每天梳妆打扮都要精心花费几个小时,据记载,慈禧每晚睡觉前都会在脸上放一块“遮羞布”,因为她怕伺候的宫女、太监会看到她素颜的一面。其实慈禧这是自欺欺人,但凡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这些宫女太监又不是傻子,只是碍于慈禧的淫威,他们装作看不见罢了。

慈禧的穿戴。慈禧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用的上好的绸缎面料。古时候并没有机器,衣服上的绣花都是绣女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而慈禧衣服上的绣花及其繁琐,并且慈禧的衣服还会在绣花中加入金线,因为这样绣出来的衣服在阳光下会被阳光照的发出光来,显得格外好看。

慈禧的衣服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惊人。如她去一趟奉天,需要用一节火车厢来运,她的衣服有数千件。

爱美的慈禧

除了这些,慈禧的日常不遑多让。如慈禧洗澡所用的毛巾,慈禧每次洗澡都会用新毛巾,任何毛巾只要沾水她就不会用第二次;为了让自己的寝宫充满香气,她每天会放很多新鲜的苹果在屋子里,当然第二天她会叫人重新更换一批新鲜苹果;吃西瓜,慈禧也只吃每个瓜中间最甜的那一口,因此每个夏日,慈禧日均消耗西瓜不少于300个……

慈禧的特殊癖好: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永远是别人

慈禧的骄奢淫逸、奢华无度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作为一个掌权者,如果说有一些特殊的兴趣和爱好无可厚非,最怕的就是他有特殊癖好,这就苦了一帮伺候的下人了。

相传,慈禧如厕时总会让许多宫女随行,跟在身边伺候,并且还要她们在口中含满温水,这又是为何呢?问题主要出在厕纸上。

众所周知,紫禁城没有厕所,那么慈禧如何如厕?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载,慈禧的如厕工具很奇葩,其外形是一张高脚金丝楠木的凳子。凳子的靠背特别的长和宽,这样人靠着才会舒服。凳面之下,四条凳脚的中间,被用四块金丝楠木给围了起来,中间镶嵌着一个珐琅彩的大号“虎子”。这套工具就是我们常说的“恭桶”。

网络配图:恭桶

此外,据裕德龄(德龄公主)回忆,慈禧如厕时,要让宫女口含温水,在一旁伺候着。因为当时的造纸技术有限,草纸比较粗糙。那么宫女为何要口含温水呢?当然,这又是慈禧的点子。为了使得厕纸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慈禧在每次如厕之后,都会让宫女将口中所含的温水喷吐到厕纸之上,使厕纸使用起来更加地柔软,同时温度适中。如果说某次慈禧感觉厕纸很硬,那么负责递纸的宫女便会受到相应惩罚。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慈禧为了能让宫女们熟练掌握这项技术,硬是在宫里举办了比赛,让所有的宫女都参与其中,考验她们的洒水技术,看谁能将手纸打湿得恰到好处。这样奇葩且荒诞的比赛,很多宫女都难以忍受,可慈禧却很享受,全然不顾他人感受。

常人思维会认为,如厕是很私密的一件事,可慈禧太后却将自己上厕所的习惯,发展为宫女之间的技能比拼,如此荒诞离奇的事情,慈禧也真能想的出来!据传,慈禧将这一病态的比赛坚持了很久,且类似的满足慈禧私欲的离奇比赛还有很多很多。

故事画:追求享受的慈禧

慈禧将清朝推向覆亡的深渊

这里还有一项历史记载,慈禧60大寿时,正值甲午海战期间,当时西方列强也纷纷觊觎中国。而为了让自己的生日过得有面子,慈禧不惜斥巨资1000万两,精心打造。曾经有大臣暗地里议论,如果用慈禧过生日的部分银两来购置军舰的话,北洋水师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可当时慈禧早已放出狠话:如果谁让她生日过得不好,她也不会让他过好。所以,很多王公大臣对此噤若寒蝉。

慈禧六十大寿时在荷花池听戏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期间,日本明治天皇可是在带头募捐,支持日军侵华,而反观慈禧,却一味地闭门“自嗨”,全然不顾大清江山社稷的安危和老百姓的穷苦,二者鲜明对比之下,清廷除了自取灭亡,还能剩下什么?

晚清,洋人的入侵,新思想的崛起,注定腐朽的没落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而这种局面下,再摊上一个骄奢淫逸、奢华无度的慈禧,或许也就注定了清政府的快速灭亡。

故事画:甲午海战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等人逃往西安。1904日俄战争爆发、1908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次日慈禧病逝。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慈禧临终前曾交代三件事,其中一件事,慈禧是这么说的:“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可见慈禧早已意识到自己掌权时种下的种种余孽,所以她才有此一说。

有人说慈禧这是对自己执政的否定,也有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让她“起死回生”,她依然是那个我行我素、骄奢淫逸的“老佛爷”。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慈禧太后生前享尽殊荣,死后也希望自己能够荣华富贵,容颜永驻,结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20年后,自己的陵墓就遭到孙殿英的挖掘,最终暴尸棺外,一代女王,落得如此下场,不免让人唏嘘。

人偶尔糊涂没关系,但总要有清醒的时候,否则像慈禧这般,只能是咎由自取而身败名裂。慈禧病逝后不久,清朝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清朝之后中国再无封建帝王政权,而她弥留之际所担心的女性掌权问题,也再没有机会出现了。

东陵大盗孙殿英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如厕   宫女   温水   咸丰   同治   晚清   清朝   慈禧   皇帝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