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30年不上朝却没人敢篡位,陵墓被挖掘后,揭开数百年真相

前言导读

研究过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大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怠政情况十分严重。这位皇帝于隆庆六年,即公元1572年登基,到万历四十八年,即公元1620年驾崩去世,在位整整四十八年,其中却有近三十年的时间是处于消极怠政状态,至少28年的时间压根不上朝。但就是这样奇葩的一个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国家都没有出什么大乱子,甚至还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兴盛局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第13位皇帝——明神宗万历。

公元1562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出生于北京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个儿子;因为朱翊钧的爷爷嘉靖帝迷信道教,万历皇帝出生后没人敢报告嘉靖帝,也不敢为朱翊钧起名字,一直到明穆宗继位后,才为已经有5岁的万历帝起名为“朱翊钧”。公元1568年,万历帝朱翊钧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公元1572年,万历帝的父亲明穆宗朱载垕因沉迷媚药病逝,同年,年仅10岁的万历帝朱翊钧即位,史称明神宗,改年号为“万历”

在古代评判一个皇帝的好坏,除了雄才大略,爱民如子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勤政。因为,古代集权环境下,全国的大事小事都是皇帝说了算。皇帝勤政才能及时地处理各种事务,才能维护国家稳定,才能使得国家各方面都能正常运作!那么万历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那么长时间都不上朝虽然不上朝,国家运作却没有一点问题,甚至连奸臣乱党都不曾出现,他是有什么帝王秘诀呢

把控朝政,弱化大臣的权利

万历刚登基的时候,由李太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万历在位前十年,李太后信任张居正,并不是跟野史传闻的那样,和张居正有着暧昧的关系,而是张居正靠谱。在张居正掌权期间,明朝的国力蒸蒸日上,边境安稳,国库富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社会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万历中兴”。

不过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就对他清算了。不但把他的家给抄了,将其所有的家产搬到宫里占为己有,还差点派人将张居正给鞭尸了。张居正罪在哪里?对于万历帝而言,张居正最大的罪过就是欺压皇权,这是万历皇帝最不能忍受的事情,所以他必须要报复。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来震慑朝廷群臣,看谁还敢跟朝廷争夺皇权,让所有的大臣明白,千万别冒头,不然不管对错都会受打击。

长达28年不上朝的根本原因,太子之争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万历帝朱翊钧的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朱翊钧太愿意抛头露面了,开始逐渐减少上朝的次数。在后宫之中与妃子们饮酒作乐。他在民间大选嫔妃,一下子就相中了九名女子,也就是说一天内就娶了九个老婆,这就是万历著名的“日置九嫔”。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年开始,万历帝就完全不上朝了,也不再接见大臣了。他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太子之争。

万历帝没有嫡子,庶长子是宫女所生的朱常洛,而他最喜欢的儿子则是宠妃郑贵妃生的庶三子朱常洵。起初,万历帝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但群臣都表示反对,认为应该立嫡立长万历帝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违祖训,所以也不打算跟大臣们争执了,于是干脆就暂时不立太子了,还将自己给藏了起来。随后三十年时间里,万历帝不再出宫门了,也不处理朝政,不见大臣,不去祭拜天地和祖先,不批复奏折。

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甚至还强化皇权

在明朝,内阁成员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他们代替皇帝看文武百官的奏折,然后在奏折上或者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再交给皇帝处理,这叫做票拟。皇帝在拿到内阁呈送的票拟之后,原本是应该他本人进行回复的,拿一只红色的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意见,叫做批红

但是明朝的皇帝比较懒,他们大多不愿意批红,于是将这个任务委托给司礼监太监,他们有时候根据皇帝的口述批红,有时候则在皇帝授权的情况下自行批红。这里面的微妙之处就在,如果皇帝够勤奋的话,能够做到亲力亲为,内阁和司礼监也就是打杂的;但如果皇帝对朝政不上心,很容易让内阁和司礼监获得极大权势,从而影响到皇权

万历帝他不太愿意看奏章,更不愿意批红,但他同时也不想大权旁落,所以他就将票拟和批红扔到一边,改用谕旨来代替。所谓谕旨,就是皇帝下达的诏书,是最终决策,一般是跟大臣商议之后作出的,但万历帝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下达谕旨,他就是想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行使权力,而不是通过票拟和批红,在内阁和司礼监的干涉下处理国家大事。

通过谕旨直接决策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万历帝既不用通过召对的方式与大臣们面对面商讨国事,从而被大臣们逼迫;也不用通过票拟和批红的方式来听取和回复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他成为唯一的决策者,没有人能反驳他,所有人都变成了执行者。不得不说谕旨这一举动直接就架空了内阁与宦官,这可就比他的爷爷嘉靖厉害了。

1958年,考古队开始挖掘明十三陵的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墓,当最后进入墓室打开万历皇帝棺椁的时候,众多史学家惊讶了,有三点,一是,万历的睡姿跟各皇帝都不同,是屈身躺的:二是,右腿卷曲状,十分痛苦,似乎不能弯曲!三是,尸骨复原图都显示,万历右腿比左腿明显短小。这三点都足以证明了,这位近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生前患上了严重的腿疾,这可能也是不上朝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反应,虽然忽略一般朝政,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不上朝终究有不上朝的危害,长达近三十年没上朝,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对当时的官员和人才进行了巨大的浪费,并强征矿税加重人民负担,这应该是明朝灭亡的前兆。

结语:

帝王不上朝,这在古代并不罕见。但是时间长达近三十年,这也仅万历皇帝一人了不过,虽然不上朝,可国家却并没有乱。由此可见,万历帝本人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角色,还是有点本事的,只不过他太任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神宗   皇帝   谕旨   明朝   皇权   朝政   陵墓   内阁   万历   大臣   公元   真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