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十万兵马,连抗高宗十一道金牌,为何第十二道扛不住?

根据《宋史》记载,岳飞北伐时,兵分三路。东路由大将张宪统领,进攻进入河南的中原地区。西路由牛皋统领,率领骑步兵沿伏牛山脉进军,以依靠多山的地形化解金军的骑兵优势。岳飞自己则率领岳家军的主力部队从中路进攻,直接插到军金的后方,合同东西路军合力包抄。

应该说,岳飞的这次北伐在起初还是很顺利的,大军先后攻占蔡州,颍昌,收复陈州。中军统制王贵所部也相继攻下了郑州和西京。岳飞自己的中路军也在颍昌击败了宋军最大的死对头金兀术,直逼朱仙镇。可以说,只要等待另外两只大军会合此处,再将其他的宋军调遣此处,伙同已经联系好沦陷区的义军,就可以里应外合围攻开封,收复旧都。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朝廷却一日连下十二道金牌,招岳飞回京城。

最终,宋朝失去了这次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岳飞无可奈何只能感慨“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此事之后,后代之人每次谈到此处都会捶胸顿足,大骂秦桧这个奸贼太坏,感慨高宗昏庸,断送了宋朝的大好河山,使得宋朝从此失去了北方的领土,也为后来宋朝被蒙古灭国埋下了伏笔。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接下来,就用真正的史实和正常的逻辑来判断一下。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十二金牌

岳飞的十二金牌的传说家喻户晓,我这里就不再复述了。那么这里有一个疑点,岳飞既然已经连续扛了十一个金牌,那么为何会在第十二个金牌的时候,选择放弃放弃浴血奋战夺回的城池而退兵呢?

对于这个疑问,肯定会有很多人说,造成这种就局面还不是因为高宗被秦桧撺掇的怀疑岳飞,既怕他真的收复失地功高震主,又害怕岳飞将二圣迎回,自己皇位难保。再加上岳飞又是一个愚忠之人,秉持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士大夫气节。才会导致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式付之东流。这个想法,也是很多人认为十二金牌能催退岳飞继续北上的主要逻辑理论。

但是我可以负责地说,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既小看了宋高宗的格局,也看轻了岳飞的决绝。

宋高宗赵构,能在北宋灭亡之际,凭借一己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组织宋朝溃散的力量,低于南下的金军,建立起南宋,这样的人会是一个格局如此小,眼观如此短视之人吗?答案是否定的。赵构绝对不会蠢到,还没有敌国灭,就开始谋臣亡的操作。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宋将刘锜顺昌之战时,收到高宗御笔:“刘某择利班师”刘锜以正忙于应战, 没有听从,最后赢得胜利,不但没有受罚,而且得到高宗嘉奖和提拔。如果岳飞真有能力收复故土,高宗脸上也要有光,这样不但威胁不到他的皇位,更加证明自己作为宋朝新领袖的实至名归。

再谈谈岳飞,岳飞在真实的历史中,也不是像演义小说中说的那样愚忠保守。岳飞本身就是出生市井,在底层摸爬滚打,后来当兵因为作战勇敢被宗泽发现提拔,一路从尸山血海中打拼出来。可以说,要是没个心眼手段,早就拜拜了,能从一个小兵爬到中兴四将的位置上的人,这样的人会愚忠?岳飞曾经就占着自己的军功,几次给高宗皇帝摔脸色看,丢下手里的军务跑去隐居,最后还是高宗低头派人说尽了好话,才将岳飞哄了回来,这样的人会在可以立下千秋功业的时候仅仅因为十二道金牌就放弃?不可能。

于是,岳飞的撤兵,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岳飞不得不退兵。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大家从始至都搞错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只要高宗能放手让岳飞去打,岳飞就可以凭借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打败金军,收复山河,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哪有那么简单?

《金史》66卷记载: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宗秀率部 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金史》88卷记载:仆散浑坦,蒲与路挟懑人也。身长七尺,勇健有力,善骑射…………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

根据《金史》以及保留下来的当时岳飞写给朝廷的奏报来看,金兀术南下的金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正的金军。大部分其实都是伪齐和叛变的北宋军队,对于这点其实也好解释,金兵最擅长的还是骑兵作战,在地形复杂的江淮和长江地区,优势很难保持。所以,陕西吴璘和岳飞才能顺利攻占一些城池,取得暂时的优势。根本不可能像《说岳全传》里写的那样,动辄就杀敌“数千数万。其实稍微想一下就能知道,整个宋朝,都是重文轻武,无论是武将还是士兵,地位都是比较低的。也因为如此,宋朝孱弱的问题也特别的突出。岳飞的岳家军的确不错,但是也只是相比较于其他宋军,如果和擅长野战的金军比较的话,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我在这里再声明一下,我这篇文章的用意,绝对不是诋毁岳飞或者替秦桧洗白。岳飞的作战能力,在当时的宋军中的确已经算是非常能打野战的军队了。特别是郾城、颍昌之战,岳家军在城外平原上同金军展开的阵地战,其难度比守城大得多,但岳家军顶住了。尽管真实的战绩只是打了一个平手,但比起十几年来,宋方在野战中场场失败而言,已是了不起的战绩了。

因此,所谓的十二道金牌,完全就是一种演义的说法。在真实的历史中,岳飞也的确是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求他撤退。朝廷让岳飞撤退的初衷,其实是怕他被金军包围,而岳飞撤退,也是他自己知道,凭借自己区区六万多人的岳家军,要面对在河南平原上三四十万的金军主力部队,的确不是一种明智之举。至于说岳飞最后死于莫须有,则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金牌   愚忠   岳家   皇位   失地   兵马   作战   城池   宋朝   河南   朝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