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眯眼”不能代表中国人,背后或是西方对华人上千年的种族歧视

关于“眯眯眼”的争议,近几年一直持续不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眯眯眼被上升到民族文化自信,只要质疑便是自卑的表现。

民众无奈,眯眯眼的存在的确正常,可“眯眯眼”就能代表所有中国人?西方种族歧视,刻意捏造出的华人形象,为什么还有人卑躬屈膝?

歧视、污蔑的由来

东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包含有区别和差异。

在世界各国还不具备交流能力以前,西方文明早期是海洋文明为主,发展有局限性,东方文明早期以农耕文明为主,发展有成长性。

这就注定了农耕文明在文明发展前期有优势。

如此情形下,当东方出现变动的时候,西方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像历史上出现的三次“黄祸”,基本都来自于这类影响。

其一,是汉朝年间北匈奴西迁,中原王朝越发强盛,匈奴生存处境越发艰难,不得不向西推移前进。

匈奴的离开,对中原而言自然是好事。可对彼时尚且孱弱的西方文明来说,却是巨大的灾难。

其二,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之后,蒙古骑兵朝着西方发动进攻。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西方损失惨重,受到二次伤害。

尤其是西方传言,十四世纪爆发的黑死病,是由蒙古帝国西征带过去之后,西方人对“黄祸”一词更是深恶痛绝。

其三,则是西方文明发展逐渐超越东方后,不少华人前往西方工作。由于平均劳动能力远超西方人,这也导致西方产生排华浪潮

原本已经趋于沉寂的黄祸论,再次被提及,部分西方人故意抹黑华人,致使黄祸论的说法,一时间风头无两。

有了诽谤、污蔑以及构陷的理由,华人的相关形象自然也会被扭曲。

眯眯眼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甚至成了不少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坚定认知。

由此可见,眯眯眼根本代表不了国人,纯粹就是西方人时逾千年的种族歧视而已。

平均脸

此外,从平均脸角度出发,也足以看清眯眯眼的荒谬之处。所谓平均脸,其意思是说某一个地区中,所有个体集合后的平均面貌,普通且基数巨大。

就中国地区的平均脸而言,尽管算不上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但也确实和眯眯眼没什么关系。

没有任何国人会歧视眯眯眼,但这的确只是国人脸型的一部分,并非大众。

曾经某一部电影的制作人,在电影因全部以眯眯眼为国人形象受到批评后,对网友解释:这是剧组通过对广东地区的观察调研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虽然不清楚为什么此人心理素质为何能够如此强大,但实际事实证明,国内并无任何一个省份,以眯眯眼的形象为主要存在。

行走于大街上,四处可见眯眯眼。能够如此坦然自若的扭曲事实,没有数十年的修炼,想必是绝对练不成。

更何况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形而言,大家也能感受到究竟是眯眯眼的人更多,还“普通人”更多。

道德绑架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道德绑架,大概是自己先占领道德高地,然后自上而下发动攻击。

类似于《孙子兵法》中的兵势之说,以势压人。不过这种道德绑架往往会有一个漏洞,即其中的“兵势”,往往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就像眯眯眼的存在,在西方人的种族歧视下,眯眯眼已经成了国人的基本形象。可这真的符合国情?

国内的眯眯眼支持者们,真的亲自去调查过具体情况?不说其他,就这些支持者本人(以前文提及的某知名动画电影制作人为例),他自己是不是眯眯眼呢?

此外,还有人认为这仅仅是西方人的普通表达。就像拍照的时候,有睁眼、闭眼和眯眼的区别。

不能认为眯眼是西方的诋毁,这只是生活中丰富表情的一种。既然是丰富表情,不应该睁眼、闭眼一同展现出来才对?

拍照拿给别人鉴赏的时候,总不会有人只拿出自己眯眼的照片。无论是美还是丑,既然要对其进行评价,注定不能以偏概全。

就像在电影中,倘若一两个眯眯眼角色还算正常,若所有角色都是眯眯眼,不就是纯粹恶心人?

再赋予其弘扬传统文化的马甲,将内容价值上升到寻常人不敢评价的高度,其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西方人的种族歧视,至今仍然有人支持,这是不少国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对此,也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评价:

奴隶只能奉行。偶有几个不肯退转,无所谓无的,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种族歧视   黄祸   蒙古   华人   中原   匈奴   西方人   国人   千年   平均   中国人   形象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