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追随蒋介石6年,晚年称:蒋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3月30日,前任中央评议委员会(中评委)主席团主席郝柏村,因为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岁。

当天晚上,国台办向也对这位曾经在抗日战场上为整个中华民族立下过不朽功勋、并为两岸统一付出过一定努力的老人,表示了致敬和哀悼。

提起郝柏村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并不了解,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国民党的内部,“郝柏村”三个字可以称得上是“鼎鼎大名”了。

郝柏村

因为,这个担任过6年蒋介石“侍从”的军事将领,曾经被誉为“最懂”蒋介石的人。

除了照顾了蒋介石6年的衣食起居以外,郝柏村还曾经深入研究过老蒋亲笔写下的日记,将蒋介石在记录日常生活时候的心理活动了解得十分透彻。

在郝柏村看来,蒋介石一生当中最大的失败,并非是输掉了解放战争、败退台湾,而是当初所代表民国政府签订的《雅尔塔协议》。

雅尔塔会议

放弃富家子弟生活选择投笔从戎

郝柏村出生于1919年8月8日江苏盐城郝家庄的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当中。

那个时候,虽然清政府已经灭亡了八年之久,可是在苏北地区,还存留着许多封建主义的残余。

在郝家庄里,还保留着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的封建传统。

在郝柏村出生的同一年,代表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竖立新思想的“五四运动”,在全国爆发开来。

可能这也预示了郝柏村将来的道路,将与家乡里的封建习气背道而驰、走一条相反的道路。

图片来自网络

果不其然,到了郝柏村8岁那一年,被家中的堂哥带到了城里的新式学校里学习。

在这里,他很快就喜欢上了包括数学、国文、外语在内的新知识。

与村子里其他的孩子不同,郝柏村认为,这些城里学到的知识,远远要比老家私塾里的“四书五经”有趣得多。

为了快速融入到学校的氛围里,郝柏村还主动将自己脑后的小辫子给剪掉,换了一个“新潮”的发型。

回到家以后,这将他家里的长辈气得将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这并没有让郝柏村产生害怕的心理,反而更激发了他想要挣脱家庭束缚的想法。

没过多久,由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变得极不安定,郝柏村也“家道中落”,许多家产都被变卖了出去,一家人也只能住在仅剩的一个院方当中。

虽然这个时候,郝柏村早就已经不怎么住在家里了,但是,为了给家里减少负担,他还是放弃了已经考上的常州中学高中部,选择了“投笔从戎”,转而跑到南京报考了免收学费的“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改编以后的“黄埔军校”。

虽然当时学校的招生标准十分严格,但是郝柏村依然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接连通过了初试和复试,成功进入到了军校第十二期里进行学习。

国民党士兵

提前毕业,告别父母

由于当时在经过“蒋桂之战”和“中原大战”以后,国民党对于军人的要求要高出了许多,所以,能够成功通过初试和复试进入军校学习的学生,自身都具备极高的素养。

高质量自然也伴随着高要求,这也让郝柏村在平常的训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辛苦。

黄埔军校原来的学习时间是三年,改编为陆军军官学校以后,这个时间跨度被延长到了四年,然而,因为全面抗战的爆发,前线战场需要大量的指战员,这也让郝柏村这一届的学生们,提前一年就迎来了毕业。

1938年1月,寒冷的冬天席卷着东部沿海地区,在陆军军官学校的操场上,顶着萧瑟的寒风,郝柏村同期的700多名学生汇聚在这里,每个人都笔直地站着,一动不动地迎接着毕业典礼的到来。

蒋介石视察军校

校长蒋介石主持了这次的毕业典礼。

在主席台上,他向台下的学生们说道:“在今天过后,你们都要奔赴到前线战场上,我希望你们能够为国家和政府争气,勇敢地抗击敌人,千万不能做俘虏和汉奸,不能出卖国家的利益!”

这番话语振聋发聩,也让台下的700多名毕业生为即将到来的战场,感到无比的激动。

而郝柏村也将蒋介石的这番话牢牢地记在了心底,并将其当做自己一生所奉行的信念。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亲口说出这番豪言壮语的“校长”,竟然会主动违背自己所制定的“铁律”。

毕业之后,学校特批给了这些学生10天的假期,让他们能够在踏上战场之前回家看望一下父母。

这也成为了郝柏村入学三年来,第一次回家探视。

图片来自网络

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后,多年未见父母,当初在思想方面的隔阂早已经荡然无存,仅仅只有浓浓的亲情存在心底。

在临别之前,父母对郝柏村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安危,一家人等他回来。

而郝柏村也是流着泪向父母保证,自己一定会注意安全,等到战争结束以后一定会平安归来。

在临走前,一家人还在大堂前合照了一张全家福。

然而,郝柏村一定不会想到,这竟然就是和父母的“诀别”。

郝柏村(中间)全家福

奔赴抗日战场建功立业

在告别家乡以后,郝柏村立刻返回到了学校。

当他到达的那一天,正好是全员集合,按照分配前往各自的战区岗位的日子。

而郝柏村则被分配到了第四战区,担任一名机枪连长。

1938年10月,为了封锁中国的海上交通线路、配合武汉会战,日军在台湾和澎湖列岛集结了众多兵力,准备向广东省发动进攻,其主要进攻目标,就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广州。

于是,轰轰烈烈的广州战役就此爆发。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次踏上战场,伴随着些许的紧张和激动,郝柏村努力稳定自己的心神,将部队布置在主力部队的侧翼,对前来进攻的日军发动猛烈的攻击。

一时之间,机枪所发射的子弹,如同烈焰一般喷涌而出,不停地击打在日本鬼子的身上。

而日军的反击也十分猛烈,不但动用了大炮和重机枪,还派遣了几十架飞机来进行空中支援。

有好几次,炮弹都在郝柏村身旁不远处炸开,爆速飞行的弹片划过他的脸颊,刺伤了他的皮肤。

看到这般景象,许多一直不坚定的士兵都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想要慌忙逃窜。

可郝柏村却一直牢记着毕业之前蒋介石所说的那番话,带领着部队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当中,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

这场战役一直持续了整整17天之久,郝柏村粗略地估计,倒在他们连枪下的日本兵,早已突破了百人。

这让他十分兴奋。

不过,最终由于十二集团军兵力过于松散,还是输掉了这张战役,郝柏村也被迫与部队一起车退到了后方。

由于郝柏村在战场上突出的表现,他也被送到了贵州炮校学习,毕业之后出任了炮十二团二营的中校营长。

郝柏村与战友合影

后来,还曾经跟随过杜聿明前往缅甸征战,成为了中国远征军当中的一员。

1942年,正当郝柏村在前线与日本鬼子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却从他的家乡传来了消息——他的父母在这段时间先后因病逝世了。

这让郝柏村十分悲痛,没有想到当初的匆匆一别,竟然成为了永恒。

从那之后,他将悲痛化作力量,将全部的悲愤都放在了对敌人的进攻当中。

随着在战场上不断立功,他的职位也是不停地晋升。

蒋介石与国民党官员

一直到1945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之下,轴心国集团终于走向了最后的末路。

眼看对于日军的反攻越来越激烈,郝柏村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毕竟这一天他已经等得太久了。

然而,就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郝柏村难以置信的事情,甚至还差一点击溃了他原本的信仰。

那就是《雅尔塔协议》的签署。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协定”的不平等条约

1945年2月4日到2月11日,美国、英国、苏联这三个国家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

仅仅在一年多以前,在开罗会议还曾经邀请过蒋介石作为中国方面的代表前去与美英共同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

可这次却刻意地将其忽略掉,这让蒋介石十分恼怒。

而之所以同样作为反法西斯势力的盟国,会选择忽略掉中国召开会议,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在中国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再度遭受到了几次大溃败,这让三国集团认为蒋介石的领导力过于低下,并不够资格前来召开此次会议。

雅尔塔会议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关于苏联方面的战后利益”。

在经过一周的讨论以后,三国首脑敲定了这份协定的初步内容。

其中关于中国方面的有以下几条: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

(a) 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联;

(b) 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作为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这份协定的内容传到国内以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纷纷向其抗议,更有人叫嚷:这根本就是和当年的《凡尔赛协定》如出一辙,是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丧权辱国。

国民党士兵

而作为当时中国战区的首脑,蒋介石也十分恼怒,既气愤三国首脑会谈没有邀请他,又气愤这个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协定。

然而,在这份条约之中的有个内容,让蒋介石产生了犹豫。

那就是如果同意了协定的要求,那么在德国的战事结束以后,苏联就会对日宣战,并派遣大量部队前往东方作战。

这对于当时仍然陷入挣扎的国民党部队十分有利。

毕竟,即便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已经推进到了菲律宾一带,将日本舰队打回了本土,可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前来中国进行登陆作战。

于是,在宋子文等人的劝告之下,蒋介石还是签署了这份耻辱的条约。

图片来自网络

此消息一出,不但让万千的国民十分恼怒,就连国民党军队中的很多军官都大失所望。

其中就包括了郝柏村。

他不明白,为何当初在毕业典礼上亲自告诉他们要保家卫国,坚守国家利益的校长,自己却签署了如此耻辱的条约。

后来,在战争结束以后,郝柏村在同乡顾祝同的推荐之下,进入到了国民党高层做了参谋一职。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省以后,他又当上了金门防卫司令部的中将司令。

一直到1965年,在蒋经国的介绍下,郝柏村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长”,这也让他得以近距离了解这位曾经给过自己信念又将其打碎的黄埔校长。

晚年的蒋介石

在照顾蒋介石六年的时间里,郝柏村也曾经听过蒋介石提起当初签订雅尔塔协定的事情。

在回顾岁月时,他将那件事奉作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失败。因为这不但让中国失去了外蒙和外东北的不冻港,还让中国的战略发展受到了很深的钳制。

这种是关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远远超出党政之争。

后来,在蒋介石去世以后,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再度发生,郝柏村一直奔波在致力于台湾省回归的道路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雅尔塔   协定   蒋介石   苏联   日本   晚年   国民党   中国   战场   部队   父母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