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老骥伏枥,豪赌暮年发动政变


在公元249年二月,司马懿在洛阳突然发动政变,推翻了大将军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握兵权,把持朝廷的要害部门,还有皇帝在身边。面对被架空多年并无实权的司马懿,曹爽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为什么要赌上全家的性命在人生的暮年发起政变呢?

司马懿发动政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打着维护曹魏老臣利益的牌。司马懿本来和曹爽同为明帝托孤,但是曹爽请皇帝尊司马懿为太傅,借机剥夺了他的实权,让司马懿变成吉祥物。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当年一个管禁军,一个管司法,都在曹爽上台后被剥夺了实权,挂着三公虚职都回家养老了。此外,曹爽推行的改制触动了氏族的利益,例如改革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的选官权,影响了氏族子弟做官的特权。曹魏元老们想恢复曹爽上台之前的秩序,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司马懿的身上。

其次,实现他司马懿个人的政治野心。司马懿没说过他想做皇帝,但是从他政变前后的一系列举动我们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政变前,司马懿让长子司马师组织了三千人的敢死队,秘密在洛阳城潜伏下来,私藏死士是死罪,但司马懿做了,而且做得很小心,连他的二儿子司马昭都不知道这事儿。政变后,司马懿动手清除了曹魏宗室的政治力量,先是灭曹爽三族,后来借着镇压王陵叛乱,监禁曹姓官员于邺城,对曹爽的支持者司马懿也毫不留情,这些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可见手段极其狠辣。至于支持司马懿的曹魏元老,当然并没有夺回实权。政变功臣蒋济还强烈反对司马懿杀死曹爽。事情做到这个程度,我们很难说司马懿毫无篡位之心。

司马懿能够笑到最后和元老大臣的支持分不开,但他出色的谋略才是胜利的基础。以下几点最为关键。


第一。麻痹对手。政变前,司马懿一直是一副年高、体弱、人畜无害的样子,曹爽的亲信来看他,司马懿装作耳聋眼花,喝口粥都洒得胸前都是,让曹爽解除了他的警惕。

第二,抓准时机。曹爽兄弟随皇帝离开洛阳城祭扫高平陵,司马懿借机发动政变。由于曹爽一方无人指挥,司马懿带兵路过曹爽府邸的时候,甚至都没有遇到阻拦。

第三,分清主次,司马家力量有限,所以司马懿布置得很周密,自己带人夺取最重要的武器库。司马师司马福占领皇宫大门。司马昭请太后下诏,再让高柔持诏去接管曹爽的大营,一环扣一环,用有限的力量控制住了所有关键的地方。另外曹爽也帮了司马懿一把。当时有人建议曹爽带着皇帝去许昌,然后召集天下兵马勤王,这样司马懿绝无胜算。但是曹爽还是投降了。他收到蒋济的担保,相信司马懿不会杀自己,交出权力,自己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曹爽的硬实力占优,但是政治经验和心理素质则遭到司马懿的碾压,司马家就此开启了篡位的进程,用三代人的时间建立了晋朝。

中外历史上通过政变走向皇帝宝座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的玄武门之变、法国的拿破仑雾月政变,都拿下了江山,可是司马家夺取了江山就真的是赢家吗?东晋明帝曾问王导,先辈是如何建立晋朝?王导给他讲了高平陵之变在内的种种事件。明帝趴在床上感叹,如果说真的是你说的这样,晋朝怎么能够长远呀?作为晋朝皇帝,晋明帝想必比我们看得更透彻。身为魏臣却篡夺皇位,司马家背负着政治原罪。首先,晋武帝吸取曹魏宗室力量薄弱的教训,分封诸王,结果埋下了八王之乱的隐患。其次,司马家拉拢旧有的政治力量,不敢实行改革。晋朝的开国功臣里很多都是曹魏功臣后代,所以以晋朝缺乏新朝气象,建国初期就弥漫着奢侈享乐的风气。


这是西晋这个朝代的先天不足,很快就走向衰亡,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陷入大混乱与大分裂,直至隋唐重新归为一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司马   老骥伏枥   晋朝   宗室   江山   洛阳   实权   暮年   元老   皇帝   力量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