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人世间》:周秉昆的爆发,我想让更多爸妈看到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有多么优秀一样。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

前段时间爆火的电视剧《人世间》里周秉昆这段爆发,让人泪目:

“我这辈子,最大心愿就是让我爹我妈满意我……

您,您就撒盐,什么话难听您说什么话,哪儿疼您抠哪儿,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就我没出息……”

“是不是事实!”

“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我有多难受您知道吗……”

从小哥哥姐姐学习就好,光耀门楣,可以远走追梦,他学习不行,却一直苦守着这个家……短短十几秒的对话,却是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爆发。

可每分每秒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多少像周秉昆一样的孩子,其实一直眼巴巴地在渴望着父母的认可。

不好的事情总是那么显眼,而好的事情你总会忽略

当您回到家,孩子特意提前打扫了房间、客厅和厨房:

又扫地又拖地,整理了沙发和茶几,摆好了门前的鞋子,把水池里的碗筷瓢盆也一一洗好,还把收拾出来的垃圾提下楼去倒了……

为了给回家的您一个惊喜。

还您一份悠闲。

可归来的你,从不会留意到家里有多干净,只会看到桌子下没扫到的几缕头发,挑剔地将它捡起,嘴里还嘟囔着“你这叫拖了地?”两眼还不忘一直在房间扫来扫去,好像在说,这也并没有什么地方值得赞许。

事实就是,您什么好话也没说。

做得好的地方只字不提,做得不好的地方上纲上线,这不是明智之举,在家里更不是。

你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期待和心底的爱意,只是习惯性地对负面的事物做出反应,可这却实实在在地伤了孩子的心。

不管孩子做什么,衣服怎么晾晒摆放,做饭怎么用刀掌勺,往往在孩子付出了很多之后,您的注意力始终都在那小小的缺陷上,

“我这是在教你!”

可您从没有意识到这样未免太苛刻了。

孩子当然知道自己做得并不完美,只是更需要的是一些来自父母的正向反馈。

若总是遭受这样的忽略和打击,一次两次后,别指望孩子单纯的心不会受伤、不会失望,到时候他想不出任何事能讨您欢心。

就连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一生疗愈了无数受伤的心,其与母亲的心结却一直难以解开。

哪怕在母亲去世十年后,他还会在梦中冲着人群里的母亲挥手大喊:“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父母的话,孩子永远如珍似宝地藏在心底,可那里,唯独没有你们的赞许。

想伤害一个人很简单,就在他们做完好事的时候大声斥责,这样落差造成的伤害无懈可击。

击垮一个孩子也很简单,忽视他,否定他,不断打击他,这已经足够了。

爸爸妈妈们,对孩子,请不要吝啬您的夸奖和鼓励。

正如教育家王人平所说,孩子是因为被看见,被尊重,被肯定,才会做得更好。

认真看看孩子做的事吧,耐心感受他们的举止,多给予一些鼓励和正向反馈,孩子想要的不多,只是成为你们的骄傲。

或许这一辈子在社会上没混出多大本事,

至少在父母眼里,他们是值得肯定的,

至少在父母那里,他们是有依靠的。

鲁迅先生在书中谈到: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把还没说出口的爱,随口说一说吧。

真正让孩子勇敢无惧、内心强大的,不是他遭受了多少打击式教育,恰恰是父母发自心底的那句你可以。

您的一句贬低,能烙印在孩子心里一辈子;

您的一句肯定,也真的能成为一束璀璨的光,引领孩子一直奔跑下去。

成为这样的父母吧,成为孩子的光和亮,让他不用在孤单中踽踽独行。
#情感点评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承欢膝下   实实在   什么话   人世间   心底   内心   事实   父母   母亲   妈妈   孩子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