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兴盛与灭亡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民变暴动不止,平民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在其中乘势崛起,跟随占据濠州的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被当时反抗军拥立的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并率部众先后攻占滁州、和州等地,并最终攻占集庆(今南京市),采取朱升所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群雄势力后,朱元璋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其辖区称为京师,由因皇室姓朱,故又称朱明,之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并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


明初天下大定,国力迅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其在靖难之役中败于原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自此失踪。朱棣登基后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市),将北平布政使司改为北直隶,原京师应天府改称南京。成祖朱棣时期,开疆又遣郑和下西洋,较哥伦布早近百年开始远洋航行,船队曾驶抵非洲,史称永乐盛世,为中国史上最大的盛世之一。其后的仁宗和宣宗时期国家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时期,遭遇土木之变,对外渐转为保守防御,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则力行节俭,减免税赋,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爆发南巡之争和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世宗即位初,引发大礼议之争,他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海盗,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日本丰臣秀吉借由渡海攻占朝鲜进而入明的计划,然而因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称万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政治混乱,女真势力也开始崛起。


万历时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光宗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崇祯帝即位后铲除阉党,但阉党倒台后,党争又起,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崇祯年间爆发“明末大鼠疫”,并传入北京城。1644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十九),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随后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明朝宗室于江南地区相继成立南明诸政权,其中吸收郑成功等海上武装集团加入,率领明军攻下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的台湾。1662年,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被俘后被杀,1683年施琅的水师攻占澎湖,奉大明为正朔的明郑向清朝投降,明朝残余势力方为清朝所消灭。


明代囊括汉地,东北到外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经在今中国东北、新疆东部及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成祖时期曾短暂征服及统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同时在海洋方面也展示了中国早期海权的影响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明朝   崇祯   阉党   大明   朝纲   南京市   国力   兴盛   万历   势力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