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要妇人之仁,看张居正的问路斩樵,跟古人学学如何对待小人

前言引导:

他是中国历史课本上的钉子户,大明王朝最后的大腿,推行改革强行为明朝续命七十年,然而在他死后他的家人却被抄家迫害,他的儿子甚至被活活饿死。今天就让我们来说一说这位让明朝逆天改命的当世奇才——张居正

张居正,从小就聪慧,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十二岁第一次考试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四十二岁入内阁,是明代最年轻的首辅。作为明朝知名的能臣,以其卓越的政绩名垂青史。

其实在张居正出入官场的那几年,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为啥呢?因为党争严重,在他的仕途生涯中一共经历了四个党争。分别是夏延和严嵩的斗争、严嵩和徐阶的斗争、徐阶和高拱的斗争以及高拱和他自己的斗争。特别神奇的是,他不但在这四次的斗争中屹立不倒,还能和斗争双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张居正一生效仿,问路斩樵百用不厌

明朝初年国库空虚,内部还没有完全稳定,外敌频繁侵入。国家没有资源无法支援军队开支,就连官员们的俸禄都无法如期支付。小皇帝万历李太后充实国库的任务交给张居正如果张居正没有完成,内阁首辅这个职位也与他无缘。

张居正知道殷正茂有20万意外收入一直留在手中,是殷正茂在追查另一个明朝官员李延的过程中发现其贪腐的证据,李延为了保全自己便用20万两银子贿赂殷正茂。他一直没有上缴。张居正知道殷正茂不是一个私吞公款的人,就问过殷正茂但是殷正茂只说那二十万已经花在军队建设上了。

原来殷正茂有自己的打算,他要自己将这20万两银子以李延贪污之名上交朝廷,如此国库不再空虚,张居正也对皇上和太后有了交代;同时,殷正茂会得到公正清廉,坚守本心的名声,这样皇帝说不定还会给他加官进爵。

殷正茂自以为自己的小算盘打得精,然而却被张居正一眼识破。殷正茂想从自己的左膀右臂到成为自己的对手,张居正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件发生的。

张居正命令殷正茂,这20万两银子必须上交国家,但是不能以李延贪污的罪名,而应该以多拨出的军款的名义。张居正的话语不容置疑,为撒官大一级压死人,无奈只能遵从。就这样,张居正无形之中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古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为一旦碰上小人实在是难缠,而且如果缠下去,只会越陷越深甚至还将自己给搭进去。如此这样的事张居正一生之中百用不厌,而且次次都能让事情按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因此,张居正能身居高位,不仅靠学识和运气,还要靠自己的头脑,他做事当断则断,雷厉风行。

张居正是一个出色的改革家

公元1572年,他出任相当于丞相一职的内阁首辅大臣以后凭借清醒的头脑,果断地从军事和政治入手,继而深入到经济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政治上整顿吏治

张居正作为当时的内阁首辅,可谓是为大明朝操碎了心,他针对当时的官场情况,大力打击庸官,制定考成法,用于考核官员的业绩水平,淘汰了一大批不称职水平差的官员,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内阁的权力,使地方到中央都能有效的贯彻他颁布的命令,使大明朝的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官员为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官员的称职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二、经济上打击地主经济

张居正之前的大明朝土地兼并很严重,张居正针对大地主大量兼并土地的情况,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丈量土地,并且实行大名鼎鼎的“一条鞭法”,这是我国赋税制度上的又一大创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可以说促进了大明朝的税收水平,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助推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同时打击了地主豪绅抢占土地的势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同时也使大明朝的税收大大增加,有力地充实了国库,使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三、军事上以防御为主

张居正时期他重用戚继光,安排他守长城,同时修建防御工事,有利于抵挡鞑靼人入侵,同时还在东南沿海打造战船,防止倭寇的骚扰,在张居正改革的这十年间,大明王朝基本上是国泰民安,而且基本上肃清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明王朝的“南倭北虏”的边患。

综上,张居正从政治经济军事这几个方面出发,挽救了大明朝,给大明朝续命,让大明朝国力强盛,万国来朝。一些史学家认为明朝亡于万历,亡于张居正之死,足以可见后人对于张居正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大明   明朝   妇人之仁   王朝   国库   内阁   地主   银子   古人   小人   官员   土地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