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后代一一作家柳溪与她的子女


作家柳溪

念大学时,有位高我一届的学姐,叫谢燕南。我们平时接触不算太多,只听说她的父亲是位剧作家,曾在延安鲁艺学习并担任过教员,老资格了。全国解放后,谢燕南的父亲好像专门从事电影剧夲创作,电影《红旗谱》就是他根据作家梁斌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当时我还特意到图书馆查了一下他的相关资料,谢燕南的父亲,叫胡苏,原名谢相箴,浙江宁波人。谢燕南的母亲呢,听说也是位作家,写小说的,但其父母因受运动冲击,早已离异,这种事情,我不好直接去问她的。

谢燕南是七八级的,先我一年毕业,跟她的父亲一样,她也进了电影厂,去搞电影创作了。我呢,毕业后则到北京当了兵,同学之间,尤其是像谢燕南这样平时交往就不太多的同学,几乎音讯全无了。

我从部队转业到天津之后,因从事的是宣传工作,与文化界人士的交往,也就比较多。有一天我去市作协副主席柳溪家中拜访,意外地就碰上了师姐谢燕南。我俩一时全都愣住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了句:怎么会是你啊?直到这一天,我才知道,我自认为已经非常熟悉并总是称之为大姐的柳溪,竟然是谢燕南的母亲!谢燕南是为将母亲的小说作品改编成电影专程而来津的,此时,她在圈内,也已是一位有些名气的编剧和作家了。

柳溪大姐是一个开朗健谈并且十分幽默的人。她的家就在海河中学附近的东莱里,每次打那儿路过,我都要上楼去看她一眼,聊聊天儿逗逗闷子,有时一两个小时,有时一两分钟。初识柳溪大姐时,她只有六十出头,到她九十岁离世,将近三十年间,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相处的,嘻嘻哈哈,却又无话不谈。无论我什么时间去,柳溪大姐仿佛永远都是处在紧张的写作状态中,因此她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她的脖子上,总是固定着一个医用颈椎项套,写字台上也摞着一个接近45度坡面的写字板,以免书写时过于低头。那时我就想,柳溪大姐之所以著作等身,家学与天赋固然重要,但她的勤奋和她的坚持,或许才是成功的真正密钥。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柳溪大姐

说起家学,还真不是吾辈可比的。柳溪并不姓柳,那只不过是她常用的一个笔名而已。柳溪夲姓纪,名清侁,是清代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主管国子监的纪昀纪晓岚的第六代嫡孙女。对,就是那位以《阅微草堂笔记》得了传世文名,前些年又因为一部有点儿戏说的电视剧而家喻户晓的纪晓岚。至于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您可以去史书文献中查阅,当然也可以从柳溪所写的《我的先祖纪晓岚》中窥得一些文献中并无记载的东西。而柳溪的祖父纪堪谨呢,也曾做过清朝的道台,后出任福建政务厅厅长,民国成立后弃官,在天津的英租界购置房产当了寓公。柳溪的父亲纪钜统,是大清的最后一批秀才之一,虽为科举入仕,但他对新式教育却兴趣盎然,并毅然进入天津法政学堂求学,与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不仅是同学,还是同桌。柳溪生于这样的家庭,虽为女子,但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并非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

虽然被家庭的光环所笼罩,但柳溪的个人命运却有些不济。1924年,直奉大战打得正酣,兵慌马乱,柳溪的母亲因胎衣难下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生下她就死了,因此柳溪的童年是在继母的打骂中度过的。长大一些后,她逃离了家庭,在保定念了一段中学,16岁便考入了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也正是在此期间,她接触到了许多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并最终成为中共在北平的地下工作者,常以名门之后以及官宦家庭教师和亲属的身份作掩护,频繁出入于上流社会和日本人的要害部门,搜集各种情报,成为了一名很有潜力的红色特工。在一些场合,柳溪还与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金璧辉)有过交集,多年以后,柳溪之所以在写川岛芳子时能够得心应手,也是基于对这个十恶不赦的女人的了解。北平时期的特工生涯,以柳溪的身份暴露而告终,她被迅速转移到冀东以及冀中抗日根据地,当过《冀中导报》的编辑,也作过首长的机要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柳溪回到了北京,与丈夫一起,在文化部电影局搞剧夲创作。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执导的影片《五支歌》的中国部分《陈秀华》,脚夲即出自柳溪之手。一切似乎都顺风顺水,但仅仅过了几年之后,也即1955年,柳溪便因为写作而被打成了“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一员,其丈夫胡苏也迫于政治压力,跟她划清界限离了婚。考虑到子女的未来,柳溪忍痛让孩子的祖父将他们带到了遥远的长春。接下来,柳溪的小说《爬在旗杆上的人》又与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和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道,被列为三大毒草,成了右派分子,下放劳动。


年轻时忧郁的作家柳溪


人到中年的作家柳溪

柳溪大姐曾多次跟我讲过,她从来也没有把个人的政治前途看得有多重,但她所不能承受的,是一次次的骨肉分离。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部队总在转移,她不得不把刚出生的大儿子送给了冀中的农户。十多年后,又眼巴巴地看着女儿谢燕南和小儿子谢午元远离了她,可以想象,一颗母亲的心,在那一刻完全地破碎了。

我与谢午元,其实早在我刚到天津就已是熟人了。他当时在天津电视台的电视剧部供职,当编剧,有时也客串演员演电影电视剧,还写过不少小说。那时他用的笔名是石磅。我一直以为他本就姓石,与我在师姐谢燕南身上所经历的尴尬一样,这一切又在我与谢午元之间上演了。我只知道他叫石谤,而不晓得他就是谢午元,更不知道他就是柳溪的儿子。因为工作性质,石磅常年跟随剧组四处游走,我在柳溪的家中,并没有见过他。那还是石磅在写作长篇小说《混血》时,他知道我出生于东北的中俄朝边境地区,对那里的民风比较了解,找我征求意见。我俩出去喝酒,他同我谈起了在东北边防当兵的经历,毕竟都穿过军装,军旅生涯,是所有当过兵的人无法回避的共同话题。聊着聊着,石磅就说到了他的母亲,说到了柳溪。我又一次愣在那里,原来如此啊?当时我就想,生活夲身或许比小说要精彩得多,到处都充满了悬念和玄机。

石磅跟我说,他离开母亲的时候还很小,根本就弄不懂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均是灰暗的,这与我的人生经历多少有点儿相仿,因此我们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也因此日后我俩成了兄弟。石磅年少时,曾独自流浪到内蒙、黑龙江等地,他想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养活姐姐,并攒钱去寻找失联的母亲。他在草原上放过马,在森林中伐过木,在码头上卸过货,在掌子面里挖过煤,尝尽了人间的各种苦涩。他也的确多次到关内寻母,但都没有成功。大概是1969年冬,他再一次扒上火车来到天津,这回他终于获知了关押母亲的地方。在严密监视之下,石磅与柳溪见了匆匆的一面。后来柳溪告诉我,正是这匆匆的一面,让她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虽然此后母子又断了音讯。

在这个世界上,偶然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石磅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参了军。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最艰险的国防施工,也即打山洞,后来因为有些才艺,被选调到了宣传队。在边境地区,他奔走在游猎部落和民族杂居地,并对中俄“混血”家庭有了详尽的接触和了解,这也触发了他的创作欲望,点燃了他写作长篇小说《混血》的激情。对于儿子的写作,柳溪并不知情,她说,早在1973年,她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读到过一篇小说《女子采伐队》,署名为“解放军某部谢午元”。当时柳溪的心一下子就狂跳不停。这个谢午元,难道就是自己的儿子谢午元吗?他是怎样躲过“政审”这一关而进入了“解放军某部”的?果真如此,到底是福是祸?自己因言获罪,为写作而身陷囹圄,她不想再让儿子重蹈覆辙。柳溪的心又揪了起来,每天都思虑重重,患上了严重失眠症。

漫长的人生冬季终于过去。动乱结束后,柳溪获得彻底平反,石磅也从部队转业来到了母亲身边。从骨肉分离到再次团聚,他们用了整整31年的时间。石磅离开母亲时,柳溪恰好是31岁,这两个31,对他们来说真是太残酷了,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1年呢?

重获自由的柳溪,创作也进入了新的爆发期,不仅写出了《功与罪》和《战争启示录》等等波澜壮阔的史诗性长卷,在严肃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并斩获了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其在通俗文学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写出了一批诸如《燕子李三传奇》《超级女谍金璧辉外传》《淑妃文秀的一生》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并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谈及作家柳溪这个名字,也许普通读者知道的人并不很多,但说起燕子李三、川岛芳子和淑妃文秀,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这也是她为大众文学创作所进行的探索和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吧!

不幸的是,柳溪大姐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陷入了一片混沌。有一年,我与她一同进京开了几天会,回津后,她竟不记得家住哪里了。我把她送回家,她又找不到开门的钥匙。我去翻她的挎包,那包里装满了宾馆给各个房间配送的香蕉之类的水果,全都烂成水了。我意识到柳溪大姐的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当场给她的单位领导打电话,当然也给石磅和谢燕南打了电话。没过多久,柳溪大姐就住进了天津公安医院,这一住就是几年,由一个公安医院的文学爱好者谢沁丽照料。小谢说,大姐现在谁都不认识了,我说怎么会呢?她肯定认识我的。果然,柳溪大姐九十岁生日时,我和小谢买了鲜花蛋糕之类送给她,柳溪指着我对医务人员说,他是个坏小孩儿,总勾搭我儿子跟他去喝大酒!然后又拉着我的手说,我也该走了,不麻烦你们了!果然没过多久,她就真的走了。

我常想,一个家庭,破碎了几十年,这是不幸;但苦难却又浸泡了出了满门的作家,这或许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晚年的作家柳溪

前些年,天津蓟县(现蓟州区)上仓镇程家庄授予了柳溪荣誉村民称号,并建了文学馆,以表彰柳溪为上仓所做出的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柳溪来到她投身革命初期的冀东老根据地蓟县深入生活。她根据在上仓一带采访到的有关“燕子李三”的故事素材及儿时听到的各种传闻,创作了长篇小说《燕子李三传奇》,并引起社会关注,据此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连环画等影响广泛而持久。程家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那天,我也去了上仓,我对柳溪说:大姐,我又来看你了,你别烦我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川岛芳子   冀中   文秀   蓟县   北平   作家   天津   后代   大姐   子女   母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