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有讨论的必要?

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司马懿夺得魏国权柄,大肆杀戮曹家,奠定了晋朝基业,诸葛亮则终身兢兢业业,当个好员工,家产只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不得不说,司马懿恐怕才是历史的苟且,他代表了历史本来的样子;诸葛亮则是诗和远方,是那个念念叨叨却永远够不着的美好。司马懿一生都在盘算权谋,阴森扑面,连首抒发心志的诗都找不到;诸葛亮一生则坦荡无私,两篇《出师表》令人涕下,连写给儿子的信都道出了“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名句,至今依然是三线书法家的最爱,挂得到处都是,司马懿之流野心家,后代并不少见,五胡乱华司马懿之流比比皆是,五代十国类似司马懿的跳梁小丑轮番登场。历史的苟且是常态,恰恰是诸葛亮,才是绝无仅有的千古一人。所以说,司马懿是历史的苟且,诸葛亮才是诗和远方,前者常见,后者难寻。曹丕篡汉,走了合法流程,并且善待了献帝,司马家指洛水为誓,却自食其言,出尔反尔。更诛杀天子于当街,闻所未闻。更有曹魏江山是魏武扬鞭,人家一手打下来的,名为汉臣,实乃创业。司马家吃着人家曹家的饭,砸着人家曹家的锅,出尔反尔,最后刘裕屠尽晋朝宗室,也算是报应不爽吧。

然而,总有一股力量,悄悄地与这样的逻辑隐隐相抗。这股力量,或许来自民间,或许来自文化,或许来自天地良心。

至今诸葛亮的庙宇,还在成都立着,杜甫膜拜过他,岳飞抄过他的《出师表》,今天还在为哪里是他的故里打得不可开交;司马懿,则连子孙都嫌弃都觉得丢人!晋明帝对先祖“诛夷名族,宠树同己”之类的事情感到羞愧,并认为晋朝的天下的来不正,因而不能长久。

出自《晋书·宣帝纪》,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荅。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晋书   魏国   自食其言   司马   晋朝   出师表   出尔反尔   高贵   远方   历史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