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正经的科普:谈谈人类简“屎”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厕所变迁史

问个比较有味道的问题:你能想象得到过个马路,人人都战战兢兢,时刻警惕被屎尿淋头的危险吗?也许很荒谬,但遗憾的是,如果你身处中世纪的欧洲,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屎”到临头。有人会把夜壶中的排泄物直接从窗口泼出去,空中“抛便”的恶习屡禁不止,甚至后来出现泼粪时需要喊警告口号的约定,创造出高跟鞋来防止踩到秽物……


糟糕到一塌糊涂的排泄方式,恶劣的卫生条件,成为细菌和病毒滋养的温床,也致使欧洲成为各类传染病、流行病肆虐的地区。直至世界上第一个靠大水量冲洗的马桶的诞生,才使欧洲的“粪斗史”迎来转机。经过几个世纪的改进,抽水马桶应运而生,与之配套的下水道改造工程也得以完善,终于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粪便处理难题。

(1596年,英国人约翰·哈林顿发明划时代意义的抽水马桶)

与欧洲直至启蒙时代还没摆脱随地大小便习惯的历史相较,中国的厕所发展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夏商周时期,中国已出现了厕所。《仪礼·既夕礼》中提到“隶人涅厕”的厕所,应该称得上是坑厕的雏形了。秦朝时,厕所建在猪圈上方,粪便落到猪圈里被猪食用。汉代城里有“都厕”,分男女,甚至王公贵族还有豪华的私人厕所。商丘芒砀山西汉梁孝王王后陵墓中,挖掘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坐便器,装饰精美,可冲水……


(陶猪圈)


(西汉梁孝王王后陵墓中坐便器)

民国时期,抽水马桶被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于城市,而乡村大多数仍旧使用传统的坑式厕所。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发展,厕所类型更加多样,例如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等。由于城市管网系统比较完善,大多采用水冲厕所;而农村家用厕所以免水冲或微水冲厕所为主。厕所的建设也更为关注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粪肥还田史

我国人口众多,是人口大国;同时幅员辽阔,是农业大国。从古至今,粮食需求始终是国民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农作重视精耕细作,很早便采用肥料,尤其是粪肥和堆肥。粪便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夜香”。元代的《农书》中记载了粪肥腐熟后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知本提纲》中划分了至今仍颇有参考价值的农家肥。由于粪便有肥田的功效,所以古人在修建厕所时,除了注重卫生清扫,还注重粪便的收集处理,用作农业肥料。在没有化肥农药时,肥料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明朝时粪便也成为一门“厕所生意”……


如今,对于生态厕所的研发和粪污资源化的研究仍在继续,探索出成本可接受、环境可持续和后续管理可控的厕所并加以推广仍旧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粪肥   坐便器   陵墓   欧洲   粪便   王后   猪圈   肥料   中国   正经   厕所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