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最好的“战国四大名将”,得善终、进武庙、家族繁盛千年

《千字文》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形容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后世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后世常欲以燕国乐毅、楚国景阳、齐国孙膑等替换秦国王翦,为何“战国四大名将”王翦饱受质疑?乐毅、景阳、孙膑战术能力是否超过王翦?本文带您梳理“战国四大名将”之秦将王翦的功绩与历史贡献。

战国四大名将

战功璀璨的“战国四大名将”!

按照《千字文》"起翦颇牧”顺序:

白起,被称为“杀神”,“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占楚国郢都歼敌10余万、两次征伐巫、黔中歼灭约20万,“华阳之战”斩杀魏赵联军17万以上,“长平之战”全歼赵国43万精锐等,白起戎马30余年,历经70余战保持全胜,歼敌总数超过百万,为秦国拓地达千里。

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耕战制度”,但秦国综合指标(如人口、财富)仍处于落后,白起歼灭百万敌军且缴获百万件武器装备,令关东六国二十年难以恢复元气,秦国保持军事优势推动秦国统一,所以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千年已逝也毫无争议!

白起

王翦,秦始皇“统一六国”首功之臣,削弱韩国、攻灭赵国、领军伐燕、南征楚国、攻伐百越等,战国末年唯有赵国与楚国能威胁到秦国统一,王翦曾被赵国李牧和楚国项燕挫败,但团结部众凭借坚韧最终反败为胜,王翦勇而多谋,不虐降卒、不欺百姓,拓地列国皆顺服。

“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伤亡十余万,“邯郸之战”秦国惨败伤亡十余万,“华山之战”王龁与蒙骜折损十余万,近五十万伤亡使秦国二十余年难以东出,王翦指挥数十万秦军,稍有差池都将改写战国格局,王翦稳扎稳打虽不够恣意,单以战功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绝对实至名归。

秦灭六国图

廉颇,“五国伐齐”便担任赵国统帅,夺取战略要地阳晋 (今河北晋州)拜为上卿,因“负荆请罪”成就“将相和”的美谈,“长平之战”前期构筑防线阻挡秦军,“鄗城之战”破燕军获燕国五座城池,避居魏国却被诬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擅长防守,亦能攻城破敌,是难得的良将!

《世说新语·言语》赵胜:"廉颇为人,勇騺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提升军队战斗力,但赵国耕地少亦相对贫瘠,且半数掌握在赵氏宗族手中,而赵国北地边军全靠中原输送补给,廉颇“长平之战”令白起找不到破绽,“鄗城之战”运用战术以弱胜强,皆受困粮草;廉颇能阻强敌于国门之外,故“战国四大名将”当之无愧。

廉颇

李牧,创造“战车、骑兵、步兵”混合战术重创匈奴,收降东胡、林胡等游牧部族扩充“赵边骑”,确保赵国北境稳定促进代地发展,“宜安之战”击败桓齮歼灭秦军十余万,以劣势兵力阻挡秦将王翦数十万军队,李牧完美诠释“防守反击”与“骑兵突击”,李牧被害而赵国灭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吸纳游牧部落并开拓代郡与匈奴结怨,李牧通过观察匈奴战术基础改进赵军战术设计反制之策,秦军骑兵传承自义渠部落,赵国边军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李牧也能指挥邯郸驻军反击,快速整合军队是将领能力重要指标,李牧担得起“战国四大名将”称号。

李牧

同样战功卓越的备选名将们!

乐毅:《三国演义》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乐毅是战国中期燕国将领,燕国贫弱又经历“子之之乱”元气损伤,乐毅联合赵、魏、秦、韩“合纵”史称“五国伐齐”,“济西之战”重创齐国精锐,乐毅打开缺口任齐国贵族逃亡,以极低的代价攻下齐国都城临淄,随后燕军连克七十余城险些灭亡齐国

乐毅欲将齐国“融合”,禁止破坏齐国的宗庙、禁止掠夺齐国的财物、禁止侵占齐国的耕地,政策照顾到齐国宗室、士族、平民等各阶层利益,即便燕昭王抽调伐齐的燕国军队开拓辽东,齐地维持稳定为燕国输送粮草和军需,可惜乐毅受燕惠王猜忌逃往赵国伐齐功败垂成。

乐毅出身被儒家诟病,魏文侯时乐羊“食子羹,灭中山”获灵寿为封邑,战国初年灵寿归属中山国,传闻乐毅曾在赵武灵王麾下效命,燕昭王重用乐毅统御全国军队,但乐毅弃燕惠王受封“望诸君儒家“忠臣不事二主”理念,乐毅被视为“不忠(生养之国),不孝(祖先之国)”

《史记·乐毅列传》载“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

乐毅五国伐齐

景阳:楚国三大家族屈、景、昭,景阳就是景氏中的翘楚,公元前284年乐毅横扫齐国,景阳说服楚顷襄王援助齐国,楚军进驻莒城震慑乐毅军事攻势,趁机收复齐国夺走的淮北之地《孙子兵法·谋攻篇》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景阳以谋略助楚国增千里沃土。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齐国复国后联合韩、魏攻打燕国,景阳向楚顷襄王陈述燕国牵制齐、赵的战略,景阳施展《孙子兵法》中“围魏救赵”,率领楚军攻打魏国的腹地雍丘,又使“反间计”使齐与魏猜疑而联盟解体,魏、韩、燕、齐皆遣使赴楚结盟,楚国霸主威名复振。

汉高祖刘邦以“汉”为国号,既是区分项羽的“楚”政权,也因出身楚国底层丑闻较多,且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楚”是“前朝”,亦是禁忌,中国正统王朝皆定都北方,理所当然宣传辖境内功勋将领,景阳楚国贵族只能沦为反面教材,未真正的指挥战阵厮杀成为其软肋。

楚国玄鸟图腾

孙膑:据传“兵家至圣”孙武后代,师从神秘的“鬼谷子”王诩,战国前期魏国称霸中原,魏惠王时国势达到鼎盛,兼得庞涓辅佐欲“统一三晋”,“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伏击魏军数万,救援韩国的“马陵之战”伏击魏军数万,齐国军威始强称雄于东方,而孙膑名震列国奉为“军神”。

“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只歼敌十余万,战国歼敌十余万的武将数不胜数,为何唯有孙膑名留青史?

吴起打造“魏武卒”,唯有精锐中的精锐才能称之为“魏武卒”,魏惠王时魏武卒仅约八万

《荀子.议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庞涓和魏太子申身为统帅,必然率领魏国最精锐的“魏武卒”,“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魏武卒”遭受重创,遏止魏国“统一三晋”称霸中原的战略

“田氏代齐”巩固统治重用宗室,导致齐国对外战事败多胜少,孙膑避免齐威王猜忌以“军师”身份辅佐田忌,孙膑绝对是战略和战术的制定者,名震列国后却神秘消失再无记载,孙膑对齐国至关重要,孙膑消失与《孙膑兵法》失传,唯有齐威王能够办到,武庙“十哲”地位高于王翦,但未能善终非明君所推崇。

孙膑

综述:王翦与王贲灭六国遭到嫉恨,王氏家族兴盛千载为其正名!

“战国四大名将”各具特色,白起执“攻”,廉颇擅“守”,李牧常“变”,王翦行“稳”,王翦统军攻灭赵、燕、楚三国,王翦灭楚向秦始皇要六十万,按照《孙子兵法》“识众寡之用者胜”,秦军数量优势令楚军士气低迷疲于应对,其子王贲统军伐灭魏、齐两国,王翦父子是秦始皇灭六国最大的功臣,却也沦为关东六国最嫉恨的将领。

王翦是“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共同的始祖,东晋初年琅琊王氏执掌军政,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梁武帝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作品编纂《千字文》,而王羲之就是琅琊王氏族人,隋唐“五姓七望”,太原王氏与李唐皇室联姻最多,公元782年唐德宗增祀武庙名将,王翦以战功和忠诚受万世祭拜实至名归。

韩信曾说汉高祖刘邦最多带兵十万,而韩信最多指挥过三十余万的会战,王翦指挥六十万秦军与楚国决战,虽被诟病“秦锐士天下强,秦国谋士之智”,但胜败仍倚仗王翦的战场指挥能力;像乐毅、景阳、孙膑、田单、魏无忌(信陵君)、赵奢等,确实某些战役取得辉煌战绩,但战术指挥的稳定能力有所欠缺,因此王翦“战国四大名将”地位无法撼动。

王翦

参考文献:《史记》《荀子》《世说新语》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推荐阅读:从《荀子》探究,战国时代最强重步兵军团,魏武侯的“魏武卒”

传奇武将家族,三次改变战国走向,诸葛武侯亦推崇备至

“战国四公子”豢养数以千计门客,对迟滞秦国统一是否起到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灵寿   魏国   荀子   名将   秦国   楚国   战国   武庙   齐国   繁盛   战术   千年   结局   家族   孙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