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的前世今生》二:察哈尔旗·察哈尔八旗·察哈尔十二旗群

一、察哈尔旗

在后金与林丹汗的征战过程中,有一部分察哈尔部众陆续归附后金。1635年(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明思宗崇祯八年),皇太极将这部分察哈尔编入蒙古八旗,每旗设置一个察哈尔札兰(“札兰”即“甲喇”,后金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制规定:300人为1牛录,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固山)。察哈尔札兰驻牧于宣(宣化)大(大同)边外,被称为“八旗察哈尔”或“新察哈尔”。

林丹汗

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归顺后金。皇太极封额哲为和硕亲王,授予他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之意,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头衔,下嫁固伦公主与之做福晋(夫人);并改编察哈尔部为察哈尔旗。察哈尔旗位居于漠南蒙古(漠南蒙古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四十九旗之上,被安置在义州(今辽宁省义县一带)游牧。1641年(皇太极崇德六年,明思宗崇祯十四年)额哲病故,因其无子嗣,其异母弟阿布奈于1648年(顺治五年)承袭和硕亲王爵位。

阿布奈因8年未曾觐见皇帝而惹怒了清廷,1669年(康熙八年)清廷降罪于阿布奈,将其拘禁在盛京(今沈阳),让其子布尔尼承袭和硕亲王爵位,统领察哈尔旗。

二、察哈尔八旗

1675年(康熙十四年),布尔尼率部众叛清,被康熙镇压。清廷为了更便于控制察哈尔部,重新编审布尔尼余部,撤销察哈尔札萨克旗制,将其与原在宣大边外驻牧的八旗察哈尔合并,改编为察哈尔游牧八旗。察哈尔游牧八旗为总管旗,清廷规定“其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引自魏源《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

布尔尼亲王

重新设置的察哈尔八旗仍旧在宣化、大同边外驻牧,左翼四旗由东向西依次是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镶黄旗,地域相当于今锡林郭勒盟南部直到张家口长城以北地区;右翼四旗从东向西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兰旗,地域相当于今乌兰察布市南部直到大同长城以北地区。在蒙地放垦以后,在原察哈尔八旗游牧地上相继设置了若干以农耕为主的县,出现旗县并存的局面。

察哈尔八旗是与清军入关之前的满洲八旗一样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在清朝建立之后仅仅是军事组织不一样的是,察哈尔八旗在有清一代始终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清政府规定察哈尔八旗的男子一旦成丁,便成为士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并且要自备战马与装备、给养。“所谓满八旗、蒙八旗是纯军队组织。察哈尔八旗是满洲人镇压察哈尔部后,以军队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军政统一机构。察哈尔八旗的男丁们都是军人。十八岁以上的男人叫护军,平时参加生产,战时出征参战。十八岁以下的男人叫马甲,是预备役士兵。”(引自《太仆寺左翼——贡宝拉格》)

康熙皇帝曾经在诏书中褒赞察哈尔官兵:“尔众察哈尔官兵,并无俸粮,而勤劳素著,是以朕每有诏旨,必云我察哈尔。”(引自《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一)察哈尔民谣说:“没有衣领就不成其为袍子,没有察哈尔就不起兵出征。”

那达慕上的察哈尔八旗仪仗队

察哈尔八旗战士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舍生忘死、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康熙年间,察哈尔官兵参加了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维护祖国统一的战役。乾隆年间,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二十八年(1763年)和二十九年(1764年),分三批将6000多名察哈尔偕眷官兵西迁新疆戍守边疆。道光年间,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察哈尔军民捐马3600匹;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调遣察哈尔3000名战士开赴天津抵御英国侵略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察哈尔战士作战英勇,战功卓著,更是建立了不朽功勋。

三、察哈尔十二旗群

1675年(康熙十四年)清政府重新设置察哈尔八旗,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此后,又相继设置四牧群,即商都牧群、牛羊群、太仆寺左翼牧群、太仆寺右翼牧群。这样,清政府把察哈尔部的行政建制设置为八旗四牧群,统称察哈尔十二旗群。

1928年(民国十七年),民国政府设立察哈尔省,将察哈尔四牧群改为三个省立模范牧畜场。商都牧群改为第一模范牧畜场,明安牧群(即牛羊群)改为第二模范牧畜场,太仆寺左翼牧群和太仆寺右翼牧群(即两翼牧群)改为第三模范牧畜场。后因局势不稳、政权更迭,模范牧畜场的建制不复存在。后伪察哈尔盟政府把四牧群改为四个旗,即商都旗、明安旗、太仆寺左翼旗、太仆寺右翼旗。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左翼四旗、四牧群的区划、建制变化线索为:

1949年,察哈尔盟政府驻明安旗道英海日汗(今在正蓝旗),辖正蓝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商都旗、太仆寺左旗、太仆寺右旗、明安旗等八个旗。

1949年3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将明安旗和太仆寺右旗合并,成立明安太右联合旗;将商都旗和镶黄旗合并,成立商都镶黄联合旗;将正白旗和镶白旗合并,成立正白镶白联合旗。察哈尔盟下辖正蓝旗、太仆寺左旗、明安太右联合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正白镶白联合旗等五个旗。

1956年,太仆寺左旗和宝昌县合并,改称太仆寺旗;正白镶白联合旗改称正镶白旗;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将原明安太右联合旗部分辖区和原宝昌县部分辖区分别划归正镶白旗和正蓝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改称商都镶黄旗。察哈尔盟下辖四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二县:多伦县、化德县。

1958年撤销察哈尓盟建制,将其所辖左翼四旗二县划归锡林郭勒盟。

右翼四旗的区划、建制变化线索为: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时,察哈尔右翼四旗归属绥远省东四旗办事处管辖。

1950年1月20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撤销绥东四旗办事处,建立中心旗制,以正红旗为中心旗,管辖正黄旗、镶蓝镶红联合旗。

察哈尔十二旗群(八旗四牧群)位置图

1954年3月19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同月,撤销中心旗制,成立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右翼四旗改为三旗。

察哈尔右翼三旗位置图

1958年,察哈尔右翼三旗,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

位于原察哈尔地区的各个旗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察哈尔   正蓝旗   牧群   牧畜   商都   镶黄旗   蒙古   白旗   左翼   右翼   前世   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