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角度辨别寒热,判断你的证候是寒是热

中医的辨证诊断方法中,八纲辨证是中医各大诊断辨证的总纲。八纲辨证的“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而这八纲辨证中最实用、与大家密切相关的就是寒热辩证了。

说起来倒也简单,寒热是疾病虚实、阴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临证时总把“问寒热”放在问诊的第一位置,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而最大的难题是:到底怎样才能辨别你的证候是寒还是热?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寒热一般指两层含义,一为症状的寒热,二为病机的寒热。

症状寒热好理解,就是表现出来症状的阴阳偏颇,寒就是性质属阴的,畏寒、肢冷、精神差、出虚汗、腹泻等虚弱性症状的概括;热指性质属阳的,有发热或自觉发热、心烦易怒、上火、便干、口臭气粗等实性症状的概括。

一般临床上疾病的诊断,大多数依靠症状的寒热即可,我们依靠观察六大方面,来辨别患者身体的寒热。

一、脸色

在不化妆的情况下,细细观察真实的脸色,如果面色无华,苍白如雪,如高冷的冰雪美人一样就是寒。如果红光满面,耳朵也红,眼睛也红,那就是热。

二、颜色

如果我们身体排出来的体液是黄色的,那就是热;如果我们身体排出来的体液是白色的清水一样的那就是寒。

比如我们咳嗽有黄色浓痰,比如我们的白带和尿液很黄味道很大,这都是身体有热。如果黄色变成了红色,意味着可能热越来越盛,迫血妄行,使得血溢脉外,比如流鼻血、尿血等。

反之就是寒了。

三、喝水

如果想喝水,还喜欢喝凉水,喝水后也不觉得胃胀,就是身体有热了。

如果不想喝水,喝水也喜欢喝热水,喝一点凉水就不舒服,就是身体有寒。

为什么不问自己是否口渴?因为有的人口渴并不想喝水,或者只想用水漱一下口然后又吐出来。这样的人身体其实不是缺水,而是身体里的废水太多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太重了。这样的人是寒证,需要温阳化水,不然喝再多水也不解渴。(用水漱口又吐出也是有淤的表现之一)

这一招很厉害,它能够告诉你到底是真热还是假热。

四、怕不怕冷

不能单凭手脚凉这一点来判断,因为有的人其实阳气并不虚,但是气机阻塞了,不能通达四肢末梢才会凉,比如肝郁的人。一会手发凉一会手又热了,走一走就热了,因为气机打通了。

真正阳虚的人,不仅手脚冰凉,全身都怕冷,通常穿的比别人多很多。

如果不怕冷,想脱衣服,脱了不想穿,那就是热,如果脱了衣服马上又觉得冷,又穿上,这就是寒。

五、大便

通过询问,如果患者屁多、臭气熏天,如厕时肛门伴有灼热感,无疑就是热了。如果排出来的大便干硬或黏腻,更确凿无疑了。

反之如果屁少无味甚至无屁,大便稀薄甚至无臭、清晰如水,那就是寒了。

六、看舌头

舌诊学问高深,但如果一句话得以总结寒热,那就是主要看舌质与舌苔:如果舌头是偏红的,舌苔是黄的,大部分就是热;如果舌头是淡白的,舌苔白腻,甚至覆盖一层津液,大部分就是寒。


最后要提醒一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真寒假热,或者叫上热下寒,就是头面部经常有上火的症状,下半身又是一派寒凉迹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寒热   舌苔   盛衰   虚实   大便   阴阳   症状   角度   性质   身体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