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对大明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每次看明史,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土木堡之变,这一事件,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明帝国的未来,也为之后的华夏陆沉埋下了伏笔。

说起土木堡之变,绕不开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明英宗,一个是太监王振。英宗的的前两任仁宗宣宗在位总计十一年,便打造了仁宣之治这样的治世。可惜,在位的时间实在过短,这可能也是大明的命数。

英宗继位时才九岁,诸位试想自己在这个年纪在干什么,怕不是还在上树掏鸟蛋,下水摸鱼呢,而年幼英宗朱祁镇却不得不担负起一个国家的治理任务。所幸的是,贤明的张太皇太后此时还在世,朝堂之上还有"三杨"这样的阁臣辅佐,不至于出现大乱子,而此刻的王振,则是个秉公而为的好太监。

变化从正统七年开始,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退出内阁,"好太监"王振就开始从屁股处开始变黑了。

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太监这类生物吧,他们缺的没法补,这就很痛苦了,所以只能在其他方面加倍进行心理补偿,比如虚荣心理,比如财富,而能够拒绝这些诱惑的,都是历史上的大太监。

可惜我们的王太监没这个心性,他巧取豪夺,贪婪成性那可是令人瞠目结舌。

再说回英宗朱祁镇,此刻刚满十五岁,正是个少年,爷爷奶奶,爹都没了,在这个时候,一个从小陪着长大的太监,就成了一根重要的心理支柱。

与英宗同期成长的,还有我们的瓦剌的草原跑马汉子也先,和英宗天天和太监玩不同,也先整日弯弓射箭追大雕,是草原新一代的精英,可谓是又腹黑有能打。

而土木堡之变,则是起源于朱棣的朝贡贸易,朱棣针对草原部落采取的策略是打强扶弱,而朝贡贸易正是一种扶持策略。

可这个策略很快被黑屁股的王振玩坏了,在也先的贿赂下,瓦剌朝贡团人数直线上升,朝贡路线的百姓苦不堪言。要知道,这些朝贡团一路的吃喝玩乐的费用都是由沿途百姓负担的。

在也先干翻草原后,王振没有调整打击策略,边军依旧追着黄金后裔一顿死锤,结果也先一路做大。这一情况被当时侍讲学士刘秀发现,他上书之后不仅没被采用,反而被王振处死。

王太监此时可谓春风又得意,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风范。可打脸很快来了,正统十三年,也先遣使三千六百人进行朝贡,可这一次,也先好像忘了给王太监行贿。

这下可捅了太监的屁股了,王振火冒三丈,下令彻查朝贡团,在王太监的授意下,也先没捞到任何好处。

也先也不是个好脾气的,第二年,就领兵四万,直指大明,王太监这些年高居人上,也是养出了些火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就鼓动英宗亲征瓦剌,建立像他祖宗一样的功业。

要说英宗呢,也是一个愣头青,当即就拍板同意,得了,干吧。短短三天,大明就聚兵二十万,这二十万人,不少人可是当年随同朱老板南征北战的精锐。

于是乎,在这两位的率领下,二十万大军正式开拔。按常理来说,哪怕是头猪指挥,二十万打四万,那是小鸡捉虫子,洒洒水的事,你是这么想的,当时的朝臣也是这么想的。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我们的黑屁股太监王振,为了衣锦还乡,决定带着二十万大军去他老家溜达一圈,大哥,你是出来打仗的,不是来玩过家家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军不知所从,而这个时候,军令上下不达,开始产生混乱。

也先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于是率领骑兵一举就击溃了二十万大军,成功俘虏英宗,皇帝被俘虏后,军心就彻底乱了。最终,二十万精锐大军戏剧般的全军覆没。

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大明的军事勋贵集团经此一战,死伤惨重,从此丧失了军事方面的话语权,整个大明朝进入文官全面掌权时代。在国家武力不盛的情况下,国家无力开疆扩土,而随着土地兼并,失地农民增多,矛盾越发激烈,这也为未来的农民起义奠定了伏笔。

总之,土木堡之变戏剧性地打断了大明上升的势头,从此之后,大明不再具有成为巨唐那样辉煌国度的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大明   土木   伏笔   精锐   正统   太监   草原   屁股   策略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