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帮助元世祖成功夺得大位,但却因遭到猜忌忧郁而死

在蒙古人创建的元朝,朝廷重臣大多由蒙古人担任,除了蒙古人之外,受到器重的还有一类人,他们就是回回人,而廉希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人一定会问,廉希宪不是姓廉吗,怎么不是汉人?其实,廉希宪的父亲名叫布鲁海牙,是个地地道道的回回人。廉希宪出生时,布鲁海牙正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廉访使是元朝一个类似于钦差大臣的职位,布鲁海牙觉得“廉”字很好,而自己的儿子又是在他被授任这一职务时所生,于是命子孙后代改姓廉,廉希宪就成了他们这一族姓廉的第一人。

廉希宪早年因好读经史、见识不凡受到当时还是皇子的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1254年,忽必烈在自己的封地京兆府设立宣抚司衙门,任命年仅二十三岁的廉希宪为长官。当时忽必烈的哥哥是蒙古大汗,在奸臣阿蓝答儿、刘太平的挑拨离间下,逐渐对很有才能的忽必烈产生疑忌,于是派二人前往京兆,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对忽必烈进行调查,想要搜罗到他图谋不轨的证据。廉希宪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将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成功瓦解了二人对忽必烈的诬陷,使得忽必烈成功渡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刻。


1259年,大汗在征讨南宋时中箭身亡,正在在鄂州与南宋交战的忽必烈听闻大汗的死讯,立即召集手下幕僚商讨对策。当时,身在漠北的皇子阿里不哥积极与漠北诸位王爷联络,意欲率先即位,他的亲信阿蓝答儿、刘太平等人镇守关中,与分散在陕西、四川一带征讨南宋的军队将领秘密勾结,另一个亲信浑都海又手握重兵,驻扎在六盘山,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支持阿里不哥,则半壁江山都要不保。廉希宪详细为忽必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极力劝说忽必烈立即班师回开平,先宣布继任大汗,以正名位,同时派曾在关中任职多年的赵良弼前往关中弹压。

1260年,在廉希宪等人的劝说下,忽必烈抛下军队,日夜兼程抵达开平,宣布即位。接着,廉希宪又提出送高丽王子回国即位为王、与宋讲和以撤回鄂州军队的建议,稳定了内外部局势。

不久,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宣布即位,并派亲信大将阿蓝答儿率军南下,以便抢夺川陕。驻扎六盘山的浑都海听说后,随即率部北上,准备与阿蓝答儿会合,同时与陕西的刘太平、四川将领纽邻奥鲁官等人秘密串通,意图内外勾结,全面控制川陕。事不宜迟,忽必烈立即委任廉希宪为京兆、四川道宣抚使,前往关中主持大局。

廉希宪抵达关中后,凭借自己在当地的威望迅速将刘太平等人斩杀,控制了陕西。考虑到六盘山是从北边南下陕西的交通要道,阿蓝答儿等人必定会前来抢夺,廉希宪不等上奏朝廷,就命汪良臣率秦、巩诸军进驻六盘山,以便阻击敌军。

当时,四川将领纽邻奥鲁官等人在浑都海的怂恿下正准备举兵响应阿里不哥。廉希宪于是任命在军中很有威望的八春为统帅,迅速将纽邻奥鲁官等人控制。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廉希宪果断决定赦免他们,纽邻奥鲁官等人本来以为必死,听到赦免令后十分感激,随即敦促属下出兵效力,由此得到大批生力军,廉希宪立即命他们赶赴陕西御敌。在廉希宪的谋划之下,陕西、四川牢牢控制在忽必烈的手中。

不久,浑都海、阿蓝答儿合兵东进,锐不可当,忽必烈手下诸将抵御失利,关中一带岌岌可危。当时,朝廷已经准备放弃川陕,廉希宪则力排众议,决定誓死固守,最终联合亲王合丹在西凉大败敌军,生擒浑都海、阿蓝答儿二人,成功平定叛乱。后来,忽必烈又亲自率军北上击败阿里不哥,将他赶出漠北,从而稳定了自己的汗位。而廉希宪也因功升任平章政事,行秦蜀省事,成为陕西、四川地区的最高长官。

考虑到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廉希宪主动与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讲和,采取措施招抚降民,安定人心,川陕一带在他的治理下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正是在他的招抚政策下,宋将刘整献泸州归降,廉希宪知道刘整是个人才,特意上书宰相,建议优待刘整,以便让他为征讨南宋效力。后来刘整果然向忽必烈献攻取襄阳之策,为蒙古灭宋立下奇功。


1262年,因为李璮之叛,忽必烈开始对封疆大吏产生猜忌,廉希宪在宰相赵璧的离间下被召回京师。在廉希宪的辩白之下,世祖最终打消疑虑,升任他为中书平章政事,成为宰相。廉希宪任职期间建议革除建国初期留下的各地郡守世袭制,实行迁转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之前,阿合马统领中书左右部专门负责理财事宜,独立于中书省。1264年,阿合马的党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互相攻击,忽必烈命宰相们查问此事,其他人都畏惧阿合马的权势,廉希宪却欣然领命。在他的追查之下,阿合马等人的罪行得以揭发,左右部也被罢除,财权得以重新回到中书省。

宰相史天泽、四川帅钦察因小人的挑唆而遭到忽必烈的猜忌,廉希宪为他们据理力争,最终使二人得免。但他的敢于直言进谏,论事激切,屡次使忽必烈不快,同时又因尊崇儒道、反对理财而遭到阿合马等人的仇视。1270年,廉希宪因赦免西域人匿赞马丁之事顶撞世祖,结果与左丞相耶律铸同时被罢。

之前,嗣国王头辇哥镇守辽阳,有人向忽必烈弹劾其扰民不便。1274年,忽必烈重新起用廉希宪担任北京行省平章政事,廉希宪在任期间执法严厉公允,不避权贵,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1275年,元军攻下南宋的荆南地区,鉴于荆南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忽必烈命廉希宪改任荆南行省。廉希宪在任职的两年里对内实行善政,安抚百姓,对外招降了西南诸蛮以及南宋重庆制置使赵定应,对荆南地区的战后重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277年,廉希宪因在荆南水土不服,久病不愈,忽必烈听说后很是怜惜,随即将他召回京城养病。1280年,廉希宪病死,终年四十九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京兆   海牙   关中   太平   漠北   阿里   陕西   宰相   南宋   大汗   忧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