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了危于累卵的刘氏天下,为何和熹皇后邓绥的评价好坏参半?

十六岁入掖庭为贵人,二十五岁成为皇太后,四十一岁因病去世,可以说邓绥是幸运的,她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二十年,成为东汉王朝最尊贵的女人;也可以说邓绥是不幸的,未成皇后前,她如履薄冰,提防着阴皇后的加害,小心侍奉汉和帝,成为皇太后,她需要处理一大堆烂摊子。没有助力,却只手擎天,邓绥是如何保汉家天下不倒的?

一、贤淑有德,大圣之姿

邓绥是一个奇女子,在她五岁时,便懂得体恤他人,“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 故忍之耳”。六岁时,邓绥就爱上了阅读经书,志在典籍。但在母亲看来,女子应该操持家务,而不是去做学问,为了不忤逆母亲,邓绥便白天做女红,晚上挑灯夜读。

邓绥的非常之姿引起了父亲邓训的注意,邓训有大志,喜欢施恩于人,是明帝、章帝的股肱重臣,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为了培养女儿,邓训常常和她交流朝政,无论事大事小,都和女儿商量,在父亲的教诲下,邓绥的眼界和胸怀更加开阔。

永元八年(96),十六岁的邓绥入掖庭为贵人,“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的她一下子得到汉和帝的喜爱。虽然邓绥的祖父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但占据和帝皇后之位的阴氏也不弱,甚至两人还有之间还有亲属关系。

入宫后的邓绥很快适应了“笼中鸟”的生活,她小心处理着与阴皇后之间的关系,甚至藏起自己的光辉,每当要与阴皇后同时出现在和帝面前时,邓绥都会离位站立,面对和帝的垂问,都会先表现迟疑,等阴皇后发言完再对答,离开的时候也是弓着身躯以示对和帝与阴皇后的尊重,于是和帝越发喜爱邓绥而疏远阴皇后。

二、皇后发难,后宫之争

在邓绥入宫的这一年,正是阴氏被封为皇后的同一年。然而阴皇后发现,隐忍四年才登上皇后之位的她,在美貌上比不过邓绥,德望称誉也差后者一大截。更过分的是,因为邓绥为人接物恭谦肃穆,克己体下,汉和帝与整个后宫的目光都被她夺去了。

随着汉和帝对自己的宠爱渐渐衰减,而邓绥的声望与日俱增,这让阴皇后这个后宫之主情何以堪,于是阴皇后心里常有怨恨之情,但不善后宫争斗的她只得把愿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鬼神身上。“遂造祝诅,欲以为害”

不过这番诅咒没让邓绥暴毙,反而是和帝病倒了,于是阴皇后高兴地对手下说:“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邓绥听闻和帝病重,以及阴皇后小人得志的发言后,愿一死表明对和帝的心意,“上以报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祸,下不令阴氏有人豕之讥”

和帝痊愈后,得知了两女截然不同的行为,于是更加倾向邓绥。永元十四年(102),和帝下令彻查阴皇后巫蛊一案,以“祠祭祝诅,大逆无道”废黜了其皇后之位,阴氏的宗族亲属及其内外兄弟都被免官后遣送还乡,改立邓绥为皇后。和帝雷霆手段铲除了一大家族,邓绥则兵不血刃登上皇后宝座。

三、临朝称制,内忧外患

可邓绥还没与和帝快活多少年,这位英明的君王就积劳成疾,撒手人寰,留下不满三十岁的邓绥和刚满百岁的幼子刘隆。偌大的帝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邓绥的支持下,刘隆成为东汉第五位皇帝,邓绥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不过刘胜没有在邓绥的殷切期望下茁壮成长,反而不满周岁便夭折,他既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也是寿命最短的皇帝。

压力一下子来到邓绥的肩上。在和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商量后,邓太后立了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是为安帝。当时,汉和帝长子刘胜尚在,不过刘庆和宦官郑众在助和帝剪除权臣中立下大功,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邓太后还是选择通过立刘祜来拉拢二人。

邓太后结合和帝夺权的辛酸经历,努力将外戚同宦官、宗室绑在一起,以达成和平局面,然而乐观的她还是小觑了觊觎者的野心。不满于一个女人“骑”在自己头上的士大夫嘴上喊着归政于帝,实际是眼红邓太后等人能够摆布年幼的安帝。更让邓太后心力憔悴的是宫廷之外的天灾人祸,羌人作乱,西域背叛,十年水旱之灾。

“杜绝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为了抗震救灾,邓太后亲自减少用度开支,来赡养黎民大众。同时,邓太后对自己的家族和皇族的子弟都极其严格,“矫俗厉薄,反之忠孝”,为的就是不让这些贵戚食禄子弟走上歧路。“勤勤苦心,不敢以万乘为乐,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刘氏”,十六年的临朝称制,邓太后辛苦地维持着东汉表面的繁荣。

邓太后之功在于她帮助东汉抗住了十年的旱灾水患,而她饱受争议的地方则是平庸的执政手段:其一,与朝中大臣离心离德,邓太后不信任三公九卿而延续和帝亲信宦官的政策,让们成为东汉难以去除的“毒瘤”;其二,对外政策上的失败,邓太后的退让使得西域重新被北匈奴夺取,并再次威胁边境,而邓骘因为镇压羌人起义失败,导致后者为祸十一年,“用二百四十馀亿,府帑空竭,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二州,遂至虚耗”;其三,开卖官鬻爵之先例;其四,权欲熏心,把持朝政一生而不愿意归政于安帝,这是邓太后最被诟病的一点。

“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皇帝过早夭折使得东汉政权极度不稳定,邓太后是东汉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在极力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吕后,但难以避免被权力“腐蚀”,她努力支持东汉向前,却因为没有执政经验而走了不少歪路,“存亡大分,无可奈何。公卿百官,其勉尽忠恪,以辅朝廷”,自知难逃一死的邓太后临终前挂念的还是这个新兴不久的王朝,她的一片冰心天地可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皇后   西域   王朝   宗族   皇太后   宦官   东汉   后宫   太后   好坏   皇帝   评价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