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隋炀帝杨广被后世学者评价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相信大家一提到隋炀帝杨广,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暴君”。可是历史上的杨广就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昏庸无道吗?不妨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时间,一起来探讨一下隋炀帝杨广的功过是非。


隋炀帝杨广剧照

公元569年,杨广出生于长安,史书记载: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武帝时期,受封为雁门郡公。

公元581年,开皇元年,被册立为晋王。

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派兵灭陈,晋王杨广挂帅出征。陈叔宝昏庸无道,沉迷美色,最后被晋王杨广俘虏,将其押送回京。

公元590年,杨广奉命到江都就任扬州总管。

公元600年,突厥率兵突然进犯随便边境,杨广率兵出征,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俘获而归。同年十月,由于杨广,杨素设计陷害太子杨勇,太子杨勇被废。十一月,隋文帝杨坚下旨废太子杨勇,改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患病住进仁寿宫,由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进入仁寿宫侍病。隋文帝召唤太子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杨广亲自写一封密信送给杨素,杨素的回信却被宫人送到了隋文帝杨坚的寝宫,杨坚看后大为愤怒。

第二天,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所逼迫,陈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陈夫人回到杨坚的寝宫,杨坚问其缘由,陈夫人诉说之后,杨坚愤怒,欲罢免杨广太子之位。杨素闻知此事,连忙告诉了太子杨广。

杨广假传杨坚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理狱。杨广调集东宫的裨将兵士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不一会儿,仁寿宫传来隋文帝杨坚驾崩的消息。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杨广假传隋文帝杨坚的遗嘱,逼迫杨勇自尽,落下了弑父杀兄之举。

杨坚杨广剧照

在位期间:

隋炀帝杨广攻灭吐鲁番,华夏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

隋炀帝杨广首次开创科举制,科举制撕开了自汉以来华夏数百年门阀政治的裂口,给了底层士人晋升机会,避免了阶级固化的严重现象。

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沟通,连接了长江黄河,自此拒绝了华夏南北分裂的格局。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劳民伤财,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也导致了隋朝在公元619年被唐王李渊取代,至此隋朝灭亡,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反观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政策,例如:迁都洛阳,攻灭吐鲁番,开创科举制,开凿大运河,败突厥,通丝绸之路等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政策,导致了天下民不聊生,反军四起,落下了一个“暴君”的称号。

隋炀帝杨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就他的功绩而言,隋炀帝杨广配得上称“千古一帝”。

后世在评价历史长河中的人物的时候,不能单单只看其眼下的功过,而是应该看该人物对历史的进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仁寿   吐鲁番   隋朝   民不聊生   功过   华夏   科举   千秋   后世   太子   公元   夫人   当代   学者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