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你太精了

是我们肤浅了!

当我们还在关注演员的片酬时,如徐峥这样的明星已经完成了“角色逆转”,晋升成为资本。

我们口中的天价片酬,不过是人家的“三瓜两枣”。

徐峥曾说,除了头发,我什么都有了

这些年,徐峥不仅拿片酬,也参与电影收益,以及做各种投资等,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

他利用明星这个身份和影响力,在资本市场大吃四方。

他笃信,名和利才是这个圈子里最根本的东西。

黄渤曾这样评价他:“人家那个大奔儿头里,装的可都是智慧啊!

几分调侃,几分感慨,几分真心。

假如了解徐峥这些年的种种,你会高度认同黄渤对他的评价。

而且,你还会深深地发出一声感慨:徐峥,你真的太精了。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张庭夫妇的品牌涉嫌传销的听证会结束了。

就当大家都在关注徐峥和陶虹会不会被事件牵连的时候,人家夫妻俩正在位于非洲东南部的马拉。

这个国家并非什么旅游地,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危地马拉,我们不得而知。

这次听证会虽然最终结果还未公布,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对涉案人员来说似乎并不乐观。

上百亿罚金,是他们可能面临的处罚。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涉案主体名单中,有张庭、林瑞阳、陶虹,但唯独没有徐峥的名字。

要知道,在外界看来,徐峥夫妻和张庭的TST品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张庭的很多宣传活动上,徐峥频频露脸,表现得非常积极。

TST品牌旗下的“峥酒”,用的还是徐峥的名字命名。

但是,收了张庭名下公司转来的4.2亿分红的,是北京最陶然服装服饰。

而这家公司是陶虹独资控股的,和徐峥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4.2亿是陶虹一个人赚的,还是陶虹和徐峥的分红?

徐峥难道没有赚钱吗?他是在为张庭做免费吆喝?

我们不得而知。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整件事,不知道该说徐峥高瞻远瞩,还是形容他狡猾得像泥鳅一样。

就像网友所说的,徐峥在这件事上,真的是“通天手段”啊。

以徐峥的精明和眼界,不可能看不出张庭夫妻做的事情有问题。

我们试图站在陶虹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

假如一开始徐峥就预测到了和张庭合作这件事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那么,他为什么不提醒陶虹,让她进行风险规避呢?

如果他们是为了利益冒险,放手一搏的话,那么为什么单单把陶虹推出来,而不是徐峥跑到前面承担风险呢?

假设是夫妻俩是为了分散风险,只能保全一个的话,为什么最后“独善其身”的那一个不是陶虹?而是他徐峥?

难道就如传闻所说的,这对夫妻早就各玩各的了?


关于徐峥的精明,这只是冰山一角。

2000年,随着《春光灿烂猪八戒》的播出,捧红了徐峥,也让陶虹的咖位上升。

但让他烦恼的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喊“猪八戒”。

2012年,他转型开始做起了导演。

对于他转型做导演,陶虹曾解释道,很多导演找他演的都是类似猪八戒的角色,别的戏人家都不找他。

徐峥也称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去做演员”。

说白了,他不想任人摆布了,他要成为整部戏中话语权最大的那一个,他要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但其实,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中了中国电影市场这块大肥肉。

彼时的电影市场,随着无数的热钱流进来,谁能抓住机遇,谁将成为这风口的巨大赢家。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徐峥对名利的热衷

就像他主演的电影《无人区》中的台词:

“名利名利,不见利谁给你名啊,没有名怎么得利啊。”

作为上海人的徐峥,不仅仅只有小精明,还有着对市场的敏锐力。

当年拍《疯狂的石头》时,一部在很多人看来疯疯癫癫的小成本电影,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得上眼。

这部电影,导演是彼时没什么名气的新人宁浩,黄渤、王迅等更是籍籍无名。

一开始,宁浩本想让陶虹客串一下,增加电影的看点。

谁知道,陶虹没吸引来,反倒是徐峥主动请缨要演。

剧组没钱是吧,哥不要一分钱片酬,免费出演。

徐峥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方面是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另一方面他急需要一部电影来打开电影市场。

要知道,那时候徐峥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的代表作不管是《春光灿烂猪八戒》、《李卫当官》、《七品钦差》,还是和张庭主演的《穿越时空的爱恋》,都是电视剧。

在娱乐圈,电影演员的地位要比演电视剧的高。

后来这部电影上映后红得发紫,人们才惊叹徐峥的眼光毒辣。


2010年,在叶伟民导演的《人在囧途》大获成功后,两年后徐峥马上沿用“囧IP”,导演了《泰囧》。

徐峥的导演之路,正式开始。

也是这一年,他成立了真乐道影视公司,其主要目的就是搞电影投资。

徐峥开局大获全胜,《泰囧》拿下了12.69亿票房,把同时期上映的很多电影打了个落花流水,比如冯小刚的《1942》。

这部电影上映前声势浩大,但最终只拿下了3.64亿的票房。

再把徐峥的2500万投资对标冯小刚2.1亿的投资,冯小刚输惨了。

这一度让冯小刚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一个愚乐时代”。

在《泰囧》之前,徐峥由于“人轻言微”,累死累活也只能拿到导演和演员的片酬,以及10%的利润分成。

但显然,徐峥远远不满足于此。

他想要得更多,想成为电影市场的上游,成为手握资本的那个人。

我有票房”,这是他最大的底气,也是他在谈判时的最大优势。

之后,徐峥在很多电影中做监制,直接参与电影的运作。

而他名下的公司真乐道,不是出品方就是发行方。

在很多电影中,他是主演、导演,更是投资人和出品方

而且,徐峥和电影圈内的很多资本机构关系都很好。

2015年,在《港囧》上映后不久,徐峥一边被骂一边看着不断攀升的票房数字,和导演宁浩、董平成立欢喜传媒,并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董平是谁,那可是阿里影业前董事会主席,是名副其实的“资本圈大佬”。

这让徐峥的“资本游戏”玩得更是炉火纯青。

上市公司提前买断票房净收入收益权”的玩法,就是徐峥等人发明的。

如欢喜传媒拿出1.5亿,买断《港囧》47.5%的票房净收入。

也就是说,不管片子是赚是亏,对徐峥来说都是好事,他都赚钱。

《港囧》还没下架,1.5亿已经收入囊中。

能把资本玩得这么溜的,徐峥的“精明”可见一斑。

除了票房外,随着股票的上涨,他仅仅在股市上赚到的钱,就高达十几亿。

徐峥参与投资的电影,几乎很少有赔钱的时候。

《幕后玩家》3.57亿,《超时空同居》9亿,《港囧》16亿票房,《我不是药神》30亿......

怪不得有观众评价他的揽财速度堪比印钞机。

2020年,由于特殊原因电影市场萧条,很多电影人对着空空如也的影院唉声叹气。

《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电影都在等待市场出现转机。

就在这个时候,徐峥的《囧妈》却不按套路出牌,以6.3亿卖给某网络平台。

这种绕过了影院的行为,首先遭到了以陈思诚为代表的业内人士的抨击,炮轰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行规。

更惨的是,他还被多家电影公司联名封杀。

但除了同行外,徐峥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因为观众看了免费的电影,平台有收益了,徐峥赚钱了,可谓是“三赢”。

徐峥在资本市场,玩得就像一个武林高手。


但徐峥的野心,显然没有被填满。

当看到张庭夫妻所建造的微商这艘商业大船后,很多明星就迫不及待坐了上去。

徐峥陶虹和他们的互动,尤为频繁。

张庭更是对外宣称,徐峥是TST的老板。

虽然在张庭夫妻的案件中,徐峥把自己摘除得干干净净,但不得不承认,很多下游是因为他才加入张庭的微商组织的。

很多消费者是因为徐峥这张脸,才去购买的。

但他却成为了这起案件中,可以置身事外的一个。

天下太平时,他和张庭夫妻关系亲密。

但一旦有事,又马上做到和他们“毫无瓜葛”。

徐峥每次都能从黑料中脱身,不得不佩服这个男人的精明和聪明。

因为这已经不是徐峥第一次“虎口脱险”了。

早在2012年,徐峥在筹拍《泰囧》的时候,就被爆“偷吃”。

某个深夜,他搂着一白衣女子漫步街头。

两人亲昵依偎在一起,感觉那个冬夜都温暖了不少。

两人被曝光后,徐峥不紧不慢解释道:找学妹聊拍摄呢。

桥段是不是很熟悉?

有没有想起刘恺威和王鸥的“夜光剧本门”?

事件没有继续发酵,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3年后,徐峥再次被拍到深夜和辣妹狂欢。玩到高兴处,两人还翩翩起舞。

2016年,徐峥再次被爆和神秘女子共度良宵。

另一边的陶虹,也没有闲着,被爆和导演杨磊牵扯不清。

一次次的出轨传闻,都被徐峥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了。

这对于他来说,真的只能算是脚下的小石子,抬抬脚,踢走就是了。

要知道,早在2017年徐峥暴打女记者一事,都没能掀起巨大的舆论。

他规避风险的能力,满分。

徐峥圆滑、世故,如同一个老江湖一样。

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假如过了头,久了会让人生厌。

而且,真诚永远比精明世故,更能打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片酬   精明   票房   导演   资本   夫妻   风险   电影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