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城44年!老张,了不起

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从青丝到白发,从普通村民到长城专职保护员,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的张鹤珊,从1978年起就开始守护村子附近的明长城。44年来他在长城上走的路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圈,光胶鞋就穿坏了300双。

因父亲的嘱托他成为长城守护者

坚持巡视44年

清晨,家住在长城脚下的张鹤珊吃过早饭,拿上镰刀,唱着歌曲,开始了每天的巡视。站在长城高处,他手搭凉棚,西望长城,北俯群山,漫山苍翠已五彩缤纷。巡视长城44年,这已经成为张鹤珊的一种习惯。

张鹤珊每到一处都要仔细察看长城本体状况

张鹤珊巡视守护的这段明长城共有23座敌楼,由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主持修建,目前依然保持着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原始风貌。抗日战争时期,张鹤珊的父亲被日军带到长城敌楼,因拒不回答日军问题被推下城墙,幸而衣服挂在流水槽上才保住性命。张鹤珊的父亲在去世前,嘱咐他一定要守护好那座有救命之恩的敌楼。自此,保护长城的想法就在张鹤珊心里生根,他立志要将周边的长城都保护起来。

44年来,张鹤珊风雨无阻巡护长城

张鹤珊巡视的这段长城有7公里,走下来得5个多小时,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间会更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们靠山吃山,有人会到长城上翻开墙砖挖药材、找蝎子卖钱,还有人把长城砖搬回家。张鹤珊巡视时见一个赶一个,甚至被人用捕猎的铁夹子夹得脚腕鲜血直流。

苦于没有身份,张鹤珊保护长城常常遇阻。2003年,秦皇岛在组建长城保护员队伍,将长城划分为不同地段,每段设置保护员专职保护,张鹤珊成了其中一员。

整理文字资料、拍短视频讲解

他希望更多人了解长城

在长城保护员队伍持续努力下,长城沿线生态也随之向好,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游览这段保护完好的野外长城。为了解答游客的问题,张鹤珊搜集长城资料,整理出20多万字的长城考察笔记和故事传说集结成书,闲暇时还拍摄短视频讲解长城文化。

张鹤珊将捡到的长城砖摆放到长城上

张鹤珊建立的视频账号,已经有39万粉丝,他与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考古青年团队进行直播,展示秦皇岛明长城的“雄奇险秀”。张鹤珊希望通过自己多年保护长城实体、研究长城文化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关注长城。

他说,只要自己能走得动,就会一直走下去,让子孙后代看到保存完整的明长城。

▌本文来源: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监制丨王巧玲

编辑丨何方

记者丨总台河北站郭晓平 河北台魏娜 秦皇岛台刘震

图片提供丨秦皇岛台 曹建雄

新媒体编辑丨廉金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长城   敌楼   秦皇岛   总台   河北   日军   专职   中国   了不起   父亲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