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三十五)—周勃与周亚夫父子

作者:史毅

一、周勃

刘邦在临死时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可谓一语成谶,但吕后并不相信。刘邦死后,她便培植吕氏封侯当王,占了刘家半壁江山。《绛侯周勃世家》中记载:

"十岁,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于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

周勃成了大功臣,封为右丞相。可好日子没有几天,就被罢了官,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他知道自己得罪的人不在少数,常恐被人击杀,故一出门就顶盔挂甲,家人也手持兵器,如临大敌。他这个草木皆兵的样子,正好被人钻了空子,很可能是吕媭主使,上书告他欲谋反。周勃被下了大狱,皇上也起了杀他之心。史书上是这样写着:

"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岀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周勃最后这句话,是一句大实话,可见周勃是个实在人。人忙无智,周勃竟然忘记了文帝女儿是自己儿媳妇这层关系。他给那狱吏所花一千两银子值,是狱吏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当过太尉、右丞相的人,智力尚不及一狱吏。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人能学会周勃,关键时刻或可免灾。

二、周亚夫

周亚夫是周勃中子,文帝封他为河内守。之后六年,匈奴大肆侵犯边境。各路汉军驻守长安周围防备。周亚夫以河内太守兼将军,驻扎在细柳。

皇帝亲自慰劳各军,他们到了霸上和棘门,车马直接驰入军营,将军下骑送迎。唯独到了细柳,进不了辕门。史书中写道:

细柳“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周亚夫部队军纪分明,训练有素,严阵待敌,受到了皇帝的称赞。但潜在的危机是,得罪了很多人。那"群臣皆惊”就是明证。他们所惊,是周亚夫怠慢了皇帝,也慢待了这群当官的大老爷。更为可怕的是,枪打出头鸟。霸上、棘门的将军未必以为自己不行。而是认为你出风头,背不住群起而攻之。所谓"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就是此意。这样的性格和作风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而整死。

周亚夫后来袭封乃父侯爵,位至丞相。但他性格鲠直,知进不知退,宁折而不弯,和景帝闹掰而辞职。

回到领地,亚夫儿子买了冥器五百甲楯,就因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被告谋反。廷尉审讯亚夫时问道:

"君侯欲反邪?”

亚夫回答说:

"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

廷尉说:

"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听到这样的欲加之罪,周亚夫绝食五天而死。

此前,有个叫许负的相面先生给周亚夫看相说:

"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面相上的特征是:

"有以理入口,此饿死法也。”

这相术确乎玄而又玄,不大好理解,但周亚夫的结局却是符合他性格的行为逻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河内   狱吏   廷尉   太尉   群臣   丞相   太后   天子   父子   将军   皇帝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