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八年,朱翊钧酒后到太后处请安,临幸一貌美宫女

明朝是个奇葩的朝代,光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一介布衣逆袭为大明天子,就足以让人羡慕不已。可是他的后代子孙们虽没有他的惊天之举,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也是无奇不有,比如什么蛐蛐皇帝朱瞻基,木匠皇帝朱由校。

而这个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的来历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那是1581年的一天,明神宗朱翊钧晚上喝了一点酒,他到太后宫中请安,由于太后不在,他临幸了太后身边一美貌女子王氏,之后便心满意足的离去,小宫女却满眼委屈地呆在原地。

明朝宫规规定,凡是皇帝临幸了宫女,太监都要记录在册,以便给她名份。可当太监问朱翊钧给宫女什么名份时,他却不屑一顾地说道:给什么名份,赏她一个玉佩就是。王氏因明神宗不给自己名份,她也不敢说。可是她的肚子却一天一天地大起来,而且时常呕吐。

李太后心中奇怪,便把王氏叫到一边询问。王氏在李太后的再三逼问下,终于说出了皇上临幸了她的事情。李太后听完是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她终于有了孙子。生气的是皇上胡闹,结婚多时,却一直没有孩子。

也不知到底是咋回事,而如今他居然宠幸自己身边的宫女,又不给她名分。为了早日抱上自己的长孙,李太后便把明神宗叫到慈宁宫,让他给王氏一个身分。让人想不到的是朱翊钧却死不认帐,说这孩子不是他的,因为皇帝宠幸宫女都会有记录。

然而王氏并没有记录在册,一定是王氏不守本分,怀上了野种,如今应该给予严惩。王氏见明神宗不认帐,她便哭着说道:当初皇上不让太监记录,我这里还有皇上赏赐的玉佩为证。明神宗眼见无法抵赖,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给了她名分一一王恭妃。

转眼到了1582年,王恭妃顺利产下一男孩,万历为他取名朱常洛,他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李太后是万分欣喜,可是明神宗万历却不高兴了,他觉得王恭妃一个宫女生了他的长子有失尊严,毕竟明朝有立嫡立长之规定,将来这个孩子就要被立为太子的。

当时的皇后并没有嫡子,按说朱常洛立为太子是板上钉钉,可是明神宗他不喜欢这个儿子,因此立太子之事就一直这样搁着。大家都知道万历帝年轻时,首辅大臣张居正可是朝廷重臣,万历有时也奈他不得。

当朱常洛4岁时,张居正便提议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万历第一次不听首辅大臣的话,他不说立也不说不立。暗地里还不给王恭妃生活开销,好让她们母子自动退出这场竞选,然而李太后铁了心要立这个长孙为太子。

她不管明神宗如何威逼王恭妃,她总是给王恭妃以帮助和保护,她们母子才得以艰难度日。更为可气的还有万历宠爱的郑贵妃每天都会到王恭妃府上羞辱她,让她抬不起头,朱常洛都快13岁了,眼看朱常洛都快到娶妻生子的年龄了。

万历也没有为朱常洛请老师专门教导他,这让李太后十分不满意,而且自己越来越老,万一自己不在了,谁还能保护她这个长孙呢?因此在1594年,李太后把神宗叫到跟前,问他究竟想怎么办?

万历于是说道:立一个宫女的儿子为太子,将来天下人会耻笑他的。可是他却不明白他的先祖朱元璋更是一个布衣叫花子,也没有看到有人嘲笑他呀?不过李太后却生气不高兴了。你这不是指桑骂槐吗?

你老母亲可也是宫女出生,如果先帝不尊祖制你能当上皇帝吗?最终神宗只得把朱常洛立为太子。俗话说母凭子贵,既然儿子当上太子,王恭妃的好日子也该来了。可是王恭妃不仅没有母凭子贵。

她不仅见不了儿子,还被万历限制了自由。直到后来朱常洛都生下了木匠皇帝朱由校这个大孙子,在大臣的再三建议下,王恭妃才升为王贵妃,但也只是一个空头支票而已。她仍然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一边,待遇也没有改善。

王贵妃因想念儿子日日流泪,眼睛也哭瞎了。1611年王贵妃病危,朱常洛想去看望母亲,明神宗才答应了让他探视王贵妃。可是她却无法看到儿子的长相,只能微颤颤地用手摸摸儿子的脸。

当天晚上王贵妃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欲绝的世界。生前受到明神宗的万般摧残,死后明神宗也不给她办丧事,让她不能入土为安。直到儿子朱常洛当上皇帝,她才得以安葬,并且追封她为皇后。

可是这对王氏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当初若不是明神宗心血来潮强行宠幸了她,她可以高高兴兴地待在李太后身边,到了25岁就可以回到父母身边,结婚生子享受天伦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宫女   神宗   太后   万历   长孙   明朝   贵妃   酒后   太子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