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郑成功是个民族英雄,却不知他是个普通的可怜人

郑成功是个中日混血儿,六岁之前一直和母亲田川氏生活在日本,所以他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讲。


六岁那年,父亲郑芝龙将他带回了中国,郑成功才开始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


说起这个郑芝龙,那可是了不得,他是明末时期东南亚最大的海盗兼武装走私集团的老大,最强盛的时候拥有3000条战船,20万兵丁。


郑芝龙精通,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日语。


他的船队和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都有来往,就连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路过东南亚时都需要给郑老大交保护费。


为了垄断海外贸易,郑芝龙在崇祯元年接受了明朝的招安,从此,他借助官方力量吞并了其他海上集团。


之后,郑芝龙还率军击退了荷兰船队对厦门的入侵,因此被提拔为福建总兵。


从此以后,在东南亚,郑芝龙一家独大,所有商船都要给郑老大交保护费,所以郑氏家族富可敌国。


郑成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到了中国,接受了儒家教育。读书期间,郑成功文武兼备,他满怀理想,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


到了1645年,清军南下,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的拥护下,在福建称帝,这就是隆武政权政治。


郑芝龙自恃有拥立之功,自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根本不把龙武皇帝放在眼里,朝堂上大呼小叫,粗俗不堪,毫无君臣之礼,隆武皇帝对此也很无奈。


但是当隆武帝第一次见到21岁的郑成功时,就喜欢得不得了,因为郑成功谨守君臣之礼,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对答如流,英气四射。


隆武皇帝很感慨,没想到这样的父亲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他轻抚着郑成功的后背说:“朕就是没有公主,要不然一定招你做驸马。”


为了表示宠爱,隆武帝赐他姓朱,赐名成功,但他姓郑,于是就有了后来郑成功这个名字。


从此,郑成功对隆武皇帝更是忠诚的无以复加。


1646年,清军再次南下,知道郑芝龙出身海盗,贪恋富贵,因此清廷派洪承畴南下招安郑芝龙,并许诺归降后,将东南三省全都交给他全权管理,郑芝龙一听,三个省肯定比一个省强,于是她不顾儿子郑成功的劝阻,带着十几个人就前去清营商谈投降事宜,结果当然是有去无回,被软禁了起来。


因此,清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松地进入了福建,隆武帝最终被俘,结果绝食而亡。


郑芝龙临走之前,本想带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一同前往,结果这位母亲有胆有识,性情刚烈,他拒不同行。


当清军攻入安平,郑氏族人纷纷逃走,而田川氏却手持长剑不肯离去,待清军破门而入之际,这个日本女人毅然拔剑割肚而死。


郑成功闻讯痛不欲生,匆匆赶回安平,料理了母亲后事,焚烧了自己青衣(知识分子的儒服)从此便开始了他义无反顾地反清之路。


郑成功给身在清营的父亲写信说道:“从来都是父亲教儿子当忠臣,没有教儿子当奸臣的,父亲不听儿言,不做忠臣,就别怪儿子不能做孝子,日后若有不测,儿也只能披麻戴孝而已。”


郑芝龙投降后,郑式集团一下子群龙无首,四分五裂,郑成功也变得势单力薄,缺兵少粮,只能游走于厦门海域。


随后,很多不愿降清的旧部,纷纷前来追随,在郑成功的努力下,统一了郑氏集团,重新垄断了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从此,郑成功有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后,实力也渐渐壮大了起来。


清廷对郑成功这个顽固派十分头疼,一直让其父亲写信劝降,可是郑成功始终拒不降清。


直到1658年,南明永历12年,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强大起来的郑成功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联合抗清将领张煌言率领海军17万北上,进入长江,攻克镇江,直逼南京。


面对滚滚江水,郑成功意气风发,吟诗一首,“孽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可惜,年轻的郑成功却中了清朝两江总督郎岩佐的缓兵之计。


就在郑成功大军压境之际,郎岩佐一边紧急征调援军,驰援南京,一边派人向郑成功求情,说道:“我也是汉人,我也恨满清,可是大清律例规定,守城满三十日后,城破我就没有责任了,我的妻儿老小都还在京城呢,您看能不能宽限我几日?”


天真的郑成功信以为真,于是屯兵城下,旷日持久,一拖就是两个月,没有全力组织攻城。


趁着郑成功大军战斗意志松懈之时,清军突然打开城门劫营,和各路援军里应外合,结果郑成功的大军被打得大败。


向南败逃的过程中,郑成功的控制范围被压缩到了金门,厦门和一些海上小岛。


这几座单薄的孤城,显然无法支撑起郑成功规模宏大的反清大业,于是他就把目光落到了台湾岛上。


此时的台湾岛由于明朝疏于管理,已经被荷兰人。占领了整整30多年了,郑成功决定武力收回台湾岛,并以此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


1661年永历15年三月初一,郑成功在厦门祭海,祷告上苍,誓师收复台湾。


就这样,留下儿子郑经防守厦门、金门。

郑成功就亲率将士25000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向台湾进军。


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台湾。


1661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顺治皇帝驾崩,皇三子康熙继位,清廷改变了对郑成功的策略,他们下令禁海,自山东到广东所有沿海地区内迁20里,断绝一切郑成功的经贸财源,同时毁坏所有船只,片板不许下海,而且还斩杀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挖了郑氏祖坟。


郑成功听到如此多的噩耗,备受打击。就在此时,一件家门丑事也成了压垮,郑成功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子郑经留守厦门期间,与四弟的乳母私通,还生了一个儿子,夫人董氏还和儿子唱弹簧,竟谎称孩子是小妾所生。


郑成功愤懑至极,一怒之下,下令要将厦门的儿子郑经,孙子以及自己的夫人董氏全部处死,以正家门风,然而他的命令最后却无人敢执行,郑经也幸运地逃过一劫!


此后郑成功便一病不起,在病床上他感叹道:“自从国家飘零以来,17年了,我一事无成,进不能光复国土,退又没有根据地。父亲被杀让我不孝,国家沦丧让我不忠,我死不瞑目。天呐,你为何要这样对待一个孤臣?我死后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说完,双手掩面,悲痛而亡,年仅39岁。


郑成功终其一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处无可如何之境,得未曾有支局,以其螳臂之势,纵横大敌,逐红夷于海上,辟地千里,为有明硕果之仅存。


他的敌人康熙皇帝这样评价他:“四镇多异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金门   清廷   东南亚   船队   民族英雄   厦门   福建   台湾   世人   皇帝   父亲   儿子   郑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