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北京之旅

2003年8月23日,我们坐飞机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来到北京后,爸爸一下飞机就发了条信息通知他在北京的朋友来接我们,我看到,首都机场十分漂亮,要是跟广州的白云机场比起来,白云机场可差得远啦。我们走出机场,已经是21:42分了,这时,爸爸的朋友来接我们了,我们上了车,来到了君悦酒店,酒店门前有一个大喷水池,它喷水量非常大,我们把东西都放到自己的房间后,就去吃东西了。我们就来到“永和大王”吃东西,其中豆浆是最具盛誉的产品之一,以下我就介绍一下豆浆吧。

豆浆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饮料,它是继绿茶、红酒以后的第三种营养保健饮料,它其中含有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防癌健脑的保健因子,豆浆中的胆固醇很低很低几乎没有,容易被人体吸收,可分为咸浆和甜浆两种,是倍受人们欢迎的饮品之一。

8月24日,爸爸去开会,我们吃完早餐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北京是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的都城。天安门原名叫承天门,天安门城墙是朱红色的,上面是琉璃瓦盖成的屋顶。城墙上挂着一幅画像,城墙有五个门,中间的门最大,其余的四个门都很小,最大的那个门在古时候只有皇帝才能出入,每个门上都有九九八十一个铜钉,这是因为在古时候,九是最大的数字,城墙两端各有四面红旗,还有几头有“百兽之王”之称的狮子看守着,像是要把人给吞下去,可神气了。在天安门的两边,一共有两根华表,每根华表上面各有一只大石狮子,下面还有四只小石狮子。

我们买了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城楼上,我们看见了下面宽阔的长安街和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我们进了大厅,看见里面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家具,还有纪念品卖,我们看了电视的介绍,知道了天安门曾两次毁于大火,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就叫天安门。我买了一本关于天安门的书,还买了一本天安门参观证书。我们下了城楼,去吃完午饭后,就出发去故宫了。

在故宫售票处我们先去买了票,走过了端门,又走进了故宫的入口——午门,走进了太和门。太和门是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正门,在太和门,我们看了墙上的介绍,知道故宫有72万平方米,有24个皇帝住过,其中明朝14个,清朝10个。在公元1406年修建。

我们穿过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在三大殿乃至整个故宫的建筑中,最大的就是太和殿了。它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和办公的地方。中和殿就是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典礼前在这儿休息和接受官员的跪拜礼的地方。保和殿就是在乾隆时期接见科举考试进士和进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我们走过了三大殿,来到了乾清门。三大殿是皇帝工作的地方,那么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就是帝后生活的重心,乾清宫是皇帝睡觉的地方,而坤宁宫是皇后睡觉的地方。是乾隆皇帝时存放东西的地方。我们穿过了坤宁门,来到了皇帝的御花园,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占地1。3公顷。我们看见了一棵奇怪的古树,它异干异根,树枝扭结纠缠,树干相依相偎,一问才知道这就是连理柏。这个御花园里一共有10棵。我们来到由太湖石堆积成的堆秀山,山顶上有一座御景亭。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皇帝、后妃们登山入亭,在上面眺望紫禁城。

我们说说笑笑地走出了故宫的北门——神武门。

8月25日,我们来到末代王朝的后花园——颐和园。

我们一行五人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来到颐和园。一进颐和园,宽阔的昆明湖立刻映入了眼帘。我们还看见了湖上的十七孔桥,它始建于1750年,东接西堤,西接南湖岛,上面有十七个桥孔,桥栏上有五百只小狮子,两个桥头共有四只异兽。我们走过十七孔桥,乘龙船来到对面,我们走进了长廊,长廊始建于1750年,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有8000多幅画。

我们走着长廊爬上佛香阁。佛香阁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在光绪年间重建。我爬上去后,妈妈要给我照相,可我的身子却一缩(因为这儿太高,我有点害怕。),虽然心里很害怕,可我还是强装笑脸,照了这张相。

我们在佛香阁外面眺望整个颐和园,整个宽阔的昆明湖尽收眼底。这时,我掏出纸来,记下一些重要字眼,回家后才好写作文呀。我们进了佛香阁,拜了里面那个千手观音,然后,妈妈给了我一元,让我投进积累香油钱的箱子里,然后,我买了本介绍颐和园的书。

我们参观完佛香阁,就慢慢地从最高的石阶上下山。我惊叹说:“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呀!”

我们还参观了乐寿堂,它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

8月26日早上,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

我们买了票,坐缆车上山后,我决定去征服好汉坡,我开始爬的时候还信心十足,可是,我爬得越高,心里就害怕。最后,我只得下来。

征服好汉坡失败后,我知道我有恐高症,一时还不习惯看那些高处的景物。于是我看了一会儿远处的长城,又开始爬长城了。只是这一次,我爬的是另一端的长城,我爬上了长城以后,又开始眺望远处的景色了。忽然,一阵风吹来,我又觉得有点儿害怕,就转身跑进了一个烽火台。我只好又下去了。

这次,爸爸带我上去,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不再害怕了,很快我就爬上了长城。长城的左边没有障墙,而右边设有障墙,还有射箭孔。这是抵御外敌使用的,士兵们可以从射箭口射箭。而烽火台是用来点烽火用的,古时候没有电信,敌人来了,就靠点烽火来传递信息。而敌楼是住宿、存放兵器、士兵放哨用的。我在烽火台里拍照留念了。

为了纪念这次长城之行,离开长城前,我特意买了一个铜做的小长城做纪念。

当天晚上,我们准备坐飞机回广州,由于航班延误,过了11点飞机才起飞。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注:本文写于2003年,此为作者第一次到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太和殿   昆明湖   颐和园   太和   天安门   故宫   长城   大殿   北京   皇帝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