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人贩子,古时候抓到就处死,为什么现在惩罚不这么重?

拐卖人口犯罪,人人喊打!我国古代各个时期,中央政府是如何惩罚拐卖人口这一犯罪的呢?

首先,秦汉时期国家频繁对外战争对兵源需求迫切,对内徭役对劳动力需求迫切,使秦、汉两代中央政府对拐卖人口犯罪活动采取了严刑峻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华夏,创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帝国建立以后,秦始皇首先面临的威胁是北方匈奴人的威胁,秦始皇为解除北方匈奴人的威胁,同时派蒙恬率30万大军去北伐匈奴人,一面派劳动力到北方边境地区筑起长城以防御匈奴的南侵。


长期统一战争,秦耗费大量劳动力。秦朝在统一全国之后也面临着战争的新威胁,因此国家迫切需要以年轻劳动力为主的军队兵员。而且秦始皇还有修筑长城、骊山秦始皇陵、阿房宫这些国家工程,也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使秦帝国对本国人口劳动力十分重视。秦帝国为巩固其帝国统治,把贩卖人口列为危机帝国统治下的一种严重刑事犯罪行为,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无论主谋或胁从犯只要是官府捉拿归案的人贩子,都必须判处死刑。

秦帝国统治因秦二世暴政而崩溃,汉高祖刘邦历经4年楚汉战争定鼎世界,建立了四个世纪的汉帝国。刘邦执政之初民生凋敝、百业待兴。由于秦末的残暴统治和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汉朝初期全国人口总数不足秦朝的一半。所以汉帝国在建国初期便将恢复人口和发展经济列为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刑法上看,汉文帝、汉景帝时继续从轻处罚,取消了秦朝“妖书”之罪,从而不断缓解社会矛盾。


汉朝法摒弃秦朝法比较暴虐的部分,同时又承袭秦朝法的合理部分。这一点,从汉代对人贩子的惩罚就可以看出。按照汉朝的法律规定,人贩子被官府抓到以后,要执行磔刑—不仅要把人贩子置于死地,而且要肢解尸体,不允许收人。从而对不稳定的人起到了心理威慑作用。

汉朝的法律在残酷处决人贩子的同时也对买主做出了相同的惩罚。只是买主的刑罚较人贩子为轻,人贩子受磔刑,买主要受黥刑,而男女双方则得服刑。汉朝拐卖人口犯罪与盗窃罪,杀害伤害他人罪并列为汉帝国政府着力打击的几种犯罪行为。


汉朝窦漪房曾遇到拐卖人口之事,窦漪房原是汉文帝正夫人,颇得汉文帝敬重,左右汉景帝、汉武帝时朝政,是西汉仅次于吕后的女政治家,对汉帝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窦漪房晚年能够打压汉武帝,但遭到人贩子的整饬而束手无策。据史载,人贩子拐跑过窦漪房哥哥窦广国。历尽千难万险窦广国与窦漪房又重逢了,这种事使窦漪房痛恨人贩子,这也成为汉朝政府严惩人贩子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唐朝至宋朝朝廷细化拐卖人口犯罪处罚。

东汉末年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入频繁的战乱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中国南北都是不同的政权。由于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尽管各国朝廷名义上禁止贩卖人口,但是全国贵族仍然无视法律,把自己的人口卖给奴隶。直到隋代统一全国以后,法律对于拐卖人口才给予统一处罚。


《唐律疏议》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一统法典,对每一种罪名均作出了完整的刑法规定。按照《唐律·盗贼》,掠卖人口作奴隶的人,第一犯被绞死,从犯流放3000里。关于买方市场问题,唐代法律规定:买方市场“购买”被拐卖来的居民者,亦应受刑,只是减一等刑。《唐律》对于拐卖被害人子女也给予了特别保护,加重了亲属之间拐卖的处罚。例如唐律要求父母、祖父母出卖子女孙辈者加罪一等。

宋朝法与唐朝法在惩治拐卖人口问题上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法惩治官府渎职犯罪。《宋会要》中提到,官吏若不理会拐卖人口的罪行,朝廷应严惩。


三是元、明、清三朝对拐卖人口犯罪行为持续进行严厉惩处。

元朝建国之前,蒙古各部落互相斗争,金国人贩子便蒙骗蒙古民众并把他们卖给金国奴隶主,使蒙古贵族深恶痛绝拐卖人口。元朝成立以后,其刑以拐卖人口为罪。

明朝成立以后,明帝国政府不断惩治贩卖人口的行为。按照《大明律》的规定掠卖人口的人杖刑100、流放3000里。掠卖人口为他人妻妾的,杖刑100处3年监禁。

清朝同治年间法律要求:凡贩卖人口的人贩子,无论背后是否有洋人撑腰,都要对主犯斩立决、对从犯绞立决。

《大清律例》中规定:如有窝藏人贩子者应立即就地取材。当地政府官员对拐卖人口犯罪熟视无睹,应交由朝廷处理。基层“乡保汛兵”对人贩子盘查不力,要罚80分,革了官。“乡保汛兵”找到了人贩子,但有意熟视无睹,杖毙100人。接受人贩子贿赂、蓄意释放罪犯的人被杖刑100次放逐3000里。清朝法律对于基层官员与“乡保汛兵”之间关于人贩子犯罪问题的详细惩处,反映了清帝国政府对于拐卖人口犯罪问题的用心与严肃。


古代朝廷对拐卖人口犯罪也主动出击,如清帝国对西南地区的拐卖人口犯罪。例如在宋太宗时,一旦发现人贩子向邻国贩运人口,边境驻军就逮捕人贩子。宋孝宗时法律规定:凡官府查出拐卖人口犯罪者,均交官府法办。宋朝也积极开展民间宣传到各州县,建立百姓“防拐意识”。

至清代,依据《大清律例》,贵州及其他地区出现外来罪犯与本地罪犯联手向四川贩运女子,地方官府对其进行严惩。为首之罪犯斩立决、从犯斩立决时,如有把妇女致死者直接斩监候。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历史上各大王朝对拐卖人口现象均给予了严厉惩处。到了今天,这种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上最为严厉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唐律   从犯   人贩子   秦朝   帝国   古时候   汉朝   官府   贩子   万恶   朝廷   劳动力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