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居功至伟,邓公却说:他太狠了

1979年对越反击战,许世友立下大功,然而邓公却表示,他太狠了,因为许世友递交的战后报告,已经是最大程度收敛的结果,实际上,他原本的作战计划,要比现在狠得多,如果顺利实施,恐怕越军主力早已消失殆尽,甚至对方或许会就此灭国!

那么,许世友在战争中做了什么,被评价为太狠?而这一战,又给他带来了什么?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户家庭,童年时期的他生活异常贫苦,全家老小靠着可怜的一点耕地谋生,还时常受到地主的剥削与打骂。

稍微长大一点后,许世友便前往附近的镇子谋生,通过给武术师傅打杂,赚取一点可怜的报酬。

很快,他前往少林寺拜师学艺,几年后,寺庙里的日子也苦得过不下去了,许世友决定下山参军,投靠了大军阀。

但天生正气凛然的许世友,很快对军阀部队里的诡异氛围感到不适,真正会打仗的人没几个,全都是些只会欺负老百姓的兵痞。

许世友对这些人恨得牙痒痒,当即退出了军阀部队。

1928年,许世友已经23岁了,飘零二十余年,身份换了一种又一种,却从未真正有过扎根的感觉。

这时,身处迷茫的他看到了红军的宣传,看着为国为民而战的人民子弟兵,又回想起自己幼年悲惨的遭遇,许世友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加入红军。

来到红军后,许世友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曾在少林寺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功夫,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其为“许和尚”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许世友上讲的军事才能开始逐渐体现出来,这位以敢想敢做著称的将领,行军打仗的风格,就是邓公对其的评价,“狠”!

1935年长征期间,我军正在过草地时,遭到了国军名将胡宗南的围追堵截,关键时刻,许世友上将亲自带着少数精锐尖兵上阵,与数倍于自身的敌军激战两天两夜,硬生生地在包围网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让我军大部队得以安全通过。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许世友上将则亲自带着部队,前往冀南地区的敌后战场,要在此处为我军建立起根据地。

这里是全国最凶险的战场之一,日寇活动极其频繁,眼线众多,但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许世友坚持打了好几年游击,不仅从未被抓到过,还给当地敌人带来了极大损失。

解放战争期间,许世友上将率部参与了大名鼎鼎的孟良崮战役,一举将国军王牌74师全部歼灭,还击毙了老蒋的心腹,国军名将张灵甫。

这位“和尚上将”,行军打仗的最大风格特点,就是“狠”,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常常亲自扛起枪上阵冲锋,领兵与敌军激烈厮杀。

后来经过旁人的再三劝说,许世友上将才渐渐收敛起来,但他依旧亲赴前线,与麾下部队共进退,是战士们眼中的“不倒翁”。

从早期革命到长征时期,到后来的抗日战争,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许世友立下赫赫战功,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1955年,许世友获封上将军衔,成为万众瞩目的我军名将,得到了不少国内军中人士的夸赞。

虽然国内已经和平,再无战事,但戎马一生的许世友上将却闲不下来,没有仗打,那就练兵!

他开始整日整夜的待在练兵场之中,培养新兵,指挥战备,有时甚至自己着手开发训练项目。

同时,因为其常年留在部队中,战争时期敏锐的思维,杀伐果决的意志力以及身上的那股“狠”劲,从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而这,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邓公称其“打得太狠”的主要原因。

1979年,曾接受过我国大量援助的越方,派出部队挑起事端,许世友上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气得直接怒拍桌子站了起来,最终我国决定,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

许世友立刻毛遂自荐,这位上将本就是嫉恶如仇之人,早已对蛮横无理的越方极为恼火,更何况他在部队留守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再度踏上战场。

事实上,邓公本就计划将对越作战的东线战场,交付给许世友,这是一场惩戒性质的战争,委任于他再合适不过!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许世友结合东线战场实际情况,将12万人马兵分14路,自云南向越方境内一齐推进。

原本嚣张跋扈的越军,顷刻间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我方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实际阻碍,一直推进至越方军事重镇高平。

负责在高平阻击我军的是越军346师,这支参与过抗法战争、越战的部队是敌方的王牌师,不但作战经验丰富,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一批。

许世友上将当机立断,派出我军第42师前往迎敌,42师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在长津湖地区正面对抗美陆军1师,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

为了避免地形地貌、装备差异对推进速度带来的影响,许世友上将纵观全局后,再次向41军下令,分派出两个师分别攻打高平南北部,以配合42师的正面进攻!

可即便如此,我军在推进过程中依旧受到了强烈阻碍,高平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再加上敌军已经在此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还派遣了王牌346师镇守此处,种种不利因素对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历经20多天的攻坚作战,我军终于成功拿下了高平,并将越方引以为傲的346师全数歼灭。

可许世友上将看着战报上我军的伤亡数字,又想起此前越军的叫嚣与挑衅,简直怒火中烧!

看着作战地图上,已经完全暴露在我军视野之中的越方军事重镇谅山,许世友上将下定决心,给越军来一记狠的,让他们真真正正吃痛,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许世友上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做了什么,让邓公评价“打得太狠了”?

事实上,若非高层及时阻止,在许世友原本的计划中,越军各部主力将不复存在,甚至越方或许会就此被灭!

高平战役后,我军虽然成功全歼越军346师并攻克高平,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许世友上将怒火中烧,立刻筹划对谅山的进攻计划!

谅山同为越方军事重镇,城中军事设施无数,防御强度比起高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世友上将当即下令,集结能够调动的所有炮兵力量,炮轰谅山,此战过后,谅山一间房子都不要留下来!

1979年3月1日,我军从东线战场各阵地,调集了整整19个炮兵营,共300余门重型火炮对准谅山,一场史诗级的炮战一触即发!

晚上9点,随着前线指挥员的一声令下,谅山城外,我军阵地炮火轰鸣!无数炮弹带着刺眼的尾焰向谅山城中飞去,卷起漫天烟尘,一时间,整片战场亮如白昼!

如此大量的火炮在同一时间齐射,仿佛大地都在震颤,谅山城中无数道火光冲天而起,建筑物在顷刻间化作碎石飞溅,许多蹲守在工事内的越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消灭了!

凶猛的大规模炮击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炮战结束后,远远向谅山望去,连一栋完整的建筑物都很难找出来,只剩下一些残存得越军,缩在破败的掩体后瑟瑟发抖。

许世友上将立刻下令,全军兵分三路,向谅山城内发起总攻击,彻底摧毁敌方残余力量!

在猛烈的炮轰下,越守军战意全无,不少人都颤抖着双腿爬出工事,向我军缴械投降,我方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迅速占领了谅山,取得完全胜利。

3月5日,负责驻守谅山的越军残部落荒而逃,我军彻底控制谅山及周边区域,越方首都河内已经完全暴露在我军视野之中。

此战直接震惊了全国上下,甚至连西方各国都大为震动,许多军事专家都认为,许世友上将指挥下的我军作战模式,实在是有些太狠了。

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邓公,在得到战报后都颇为震惊,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这个许世友,打得太狠了!”

然而,许世友上将并不在意这些评价,他并没有沉浸在攻克谅山的喜悦中,而是谋划起了下一步行动。

在他的设想中,此时我军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他决定,立刻派出42军与55军,直接向河内方向发动奇袭,将越方所谓的“缓冲地带”彻底撕碎,完全歼灭此前退守河内的越军部队!

在进攻河内的同时,联合西线战场的杨得志上将部队,来一招东西合围,直接围困歼灭30万越军大部队,让越方彻底丧失军事作战能力!

此计划若是成功实施,滞留在北方的越方残部将无处可退,驻守在河内的越军主力部队,也将全歼于我军之手,河内将被我军占领,越方将面临灭国!

正在许世友上将准备下令42、55军突袭河内之时,邓公紧急叫停了他的行动,并下令其立刻率部撤退。

许世友上将虽疑惑不解,但军令如山,还是放弃了这个足以灭亡越方的计划,下令全军撤退。

我国之所以要在这个关键节点撤军,是因为对越作战的全部战略目的已经达成。

这是一场惩戒性质的战争,而非侵略战争,其目的是震慑胆敢对我国抱有觊觎之心的越方高层,向世界展示我们抗击外敌的实力与决心,所谓的“灭亡越方”,并不是我国的本意。

通过这次战争,越方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教训,越方北部的大部分经济、军事设施被我军摧毁,大批曾由我国援助的物资也被收回,此战过后,直接让越方全面倒退了数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反击战   河内   越军   作战   我军   上将   战场   部队   战争   军事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