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大伙想过为什么“唐煮 宋点 明冲泡”吗?


茶,发乎于神农,不是传记,而是传说《神农本草经》,神农“日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是茶,所以,一直有“茶解药”之说。其实,其中有程度的问题,不讲计量和浓度,单独的这样说,是不合适的。

茶(荼)最早是入药,确实需要熬煮,浓汤,如中药里许多药剂一般需要煎熬,充分的利用其药性(功能性),且茶在中医理论里可以作为“饮子”,同时可做“单方剂”(可以不定时定量饮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于茶来说,药~药食~饮料,是中药炮制师大量的实践发现,在制作和饮用方式上需要做出进化,“去毒存性”、“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急攻不如长期预防”……

由此,茶从熬煮、到喫茶(点茶)再到冲泡,不断地改进加工工艺和饮用方式,降低浓度长期饮用,起到保健饮品的作用,这是人类历史智慧的结晶!

五行~阴阳~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六大茶类,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在1979年,陈椽教授提出“六大茶类”被广泛接受和运用,直至今日。

然,正如饮茶方式的演变,茶的分类是否有七?!且七为上,一款中正柔和的茶,阴阳平衡,“度”得万物!

愚与众多师友研发多年,在路上……

诚邀同好,携手共进,向阳而生,美美与共!


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天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饮子   贵阳市   本草   中正   药补   神农   浓度   阴阳   中药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