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物语|登临太华

□沈志权

汽车进入华阴境内,已是夕阳西下时,远远望去,太华山在苍翠的群山托举之中,犹如一朵绽放在碧水之中的莲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奇丽而神秘。

华山是我神往已久的一座名山。少时,听父辈讲述沉香华山劈山救母、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稍长,偶从一老者处看到一本手掌大小的《麻衣相书》,觉得很神秘。老者告知,此书系陈抟老祖所写,他还写过《易龙图》《无极图》《太极图》等奇书,能未卜先知,观相知人,道术十分了得。陈抟老祖隐居华山,后唐明宗、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多次征召,授之以高官厚禄,他或往或避,但始终未受爵禄。他在华山九石岩上大睡千日,小睡八百天,活到118岁坐化升天。那老者还告知,华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奇险无比,是黄帝会神仙的地方。少时懵懂,不久就把陈抟老祖给忘掉了,却把华山牢牢记在了心里,冀望有朝一日能上华山拜会神仙,于是以后就对华山有了更多的关注。

华山,古称太华山,又称西岳华山,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云台)五个山峰组成。张说《华山碑》云:“太华山者,当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班固《白虎通义》亦云:“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万物生华,故曰华山。”《水经注》则云:“远而望之若华状,故名华山。”关于华山名字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万变不离其宗,诸说均与“华”关联。最早记载华山的为《尚书·禹贡》,此后《史记》、《汉书》均有记载,远古华夏领袖黄帝、虞舜曾至此巡狩。但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华山还没有通往峰顶的道路,历代君王拜祭西岳,均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直至唐代,随着道教的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因此,华山的旅游开发,追本溯源,道徒当首居其功。

在华山脚下某宾馆投宿一夜后,翌晨即去攀登华山。

华山真是神奇了!刚进山门,便见一绝色女子迎面而立,她身着一袭白色长裙,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远而观之,身姿纤长,体态柔美,皎洁如夜空中一轮明月,冰清而玉洁;近而视之,螓首蛾眉,玉腮丹唇,清丽似碧水中挺立之芙蓉,温婉而脱俗;美目流转,神采荡漾,娇笑俏兮,群山生辉。虽惊鸿一现,却令人刻骨铭心。正当我惊艳之际,忽有同伴在我肩头猛拍一下:“看什么呢?”我回头示意他快欣赏美女,但转头再看那女子站立处,却不见了人影。举目四处寻找,整个广场也难觅芳踪!此女子是弄玉飘然而过,还是三圣母神灵显现?

真正攀登华山要从北峰云台峰下的索道口算起,因此前的山岭我们都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完成的。从索道口出来,缘栈道而上,经擦耳崖,登天梯,过都龙庙,越苍龙岭,访韩愈投书处,来到五云峰略作小憩。一路走来,我们或在悬崖上侧身经过,或在绝壁踩着石磴抓住铁链攀缘而上,或在两边万丈深渊的山脊之上行走,领略了华山的奇险陡峭。在路边小憩时,不时见有挑着矿泉水、水果、食品的挑夫经过,还有两个汉子背着整块的三合板(准确地说应不叫三合板,因为它虽与三合板大小相类,却比三合板厚重得多)艰难地登上山来,他们是为山顶的建筑装潢搬运的,其中一人还背了三块。据了解,他们每背一块板可得20块钱,一天可往返两趟。我们连说:“辛苦!辛苦!”其中一人却笑答:“你们也辛苦。你们是花钱登山,我们是登山赚钱。”多么豁达乐观的华山挑夫!我们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是啊,华山顶上吃的、住的、用的,无一不是这些挑夫挑上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华山的游客会辛苦得多,华山的秩序也将不堪想象。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华山挑夫高大起来。

我们走过金锁关,来到玉女峰前,正沉浸在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美妙神话境界之中,蓦然听到峰下传来悠扬的笛子声。我们顾不得腿脚酸胀,循着笛声一路找去。走下一段山岭,转过几个山弯,前面出现一段比较平坦的山路,透过道旁苍翠的松林,只见一老者肩上挑着东西,边走边吹笛子,伴有松涛阵阵,更有山泉淙淙。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华山弄笛图!

我觉得好奇,赶忙走上前去,但见老者七旬开外,鹤发童颜,双目低垂,寿眉苍苍。他头戴一顶斗笠,肩挑两个布袋,布袋鼓鼓囊囊,压得一根扁担两头微微下弯,双手持笛,所挑担子却自己稳稳地平衡在肩上。他赤着双脚,缓缓抬起,轻轻落下,如高道步罡,似仙子凌波。老者挑担吹笛,行走在山岭之上,神闲气定,宛若闲庭信步。他是沉香的后裔?抑或是陈抟的徒孙?在此挑担弄笛,作何修为?我本想邀老者歇歇,再给他点钱,因见他神情专注,未敢造次。于是,侧立道旁等待,但静等了十多分钟,仍见老者旁若无人,我行我素,竟连眼角都没看我一下。看来自己红尘未了,于是向这位高深莫测的老者再次行了注目礼之后,追赶我的同伴而去。

因脑海中萦绕着挑担吹笛老者,因此在此后的迎阳洞、南天门、长空栈道、南峰极顶、仰天池、孝子峰、沉香劈山处、西峰极顶摘星石等胜景的游览中,只是走马观花,拍照留念。

登临西峰之后往回走之际,先前走散的游伴打来电话,问询我们在何处,并告知他们已在等缆车下山。我们一看时间,离导游约定山下碰头的时间只剩40分钟,于是我们放弃了东峰和北峰两个景区的游览,急忙往山下赶去。可是,等缆车足足花去我们一个半小时,等我们下缆车,再转景区公交车,来到山下时,离约定时间已足足迟到了两个小时。我们感到很自责,让全团20多个人为我们三个人整整等待了两个小时!

我们怀着负疚的心情往山门出口走去,准备接受同伴的指责。谁料在出口处,20多位同伴齐刷刷站立在那翘首以待。见我们走去,大家居然热烈地鼓起掌来,犹如欢迎凯旋的英雄。我们连忙向大家赔不是,大家却说:山上身不由己,安全回来就好!

多么温馨的集体!让我们好生感动。此时此刻,我蓦然想起那位挑担吹笛老者,不知他是否有过我们此刻的温馨与感动?于是我安慰自己,隐者有隐者的自由,俗人亦有俗人的乐趣,天公与人,自是公平。(本文配图由CFP提供)

作者简介:沈志权,教授,发表出版散文、小说、文论、专著200余万字,现居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道徒   华山   挑夫   沉香   山岭   缆车   江南   老者   同伴   物语   辛苦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