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发明一个汉字,结果被骂三年,原来“她”字近代才产生

刘半农中学毕业,却成为了北大的教授。而他在学术领域的一个发明,却让他被很多人痛骂三年,导致他连门都不敢出。结果现如今,这个字已经普及到人人在用。这就是“她”字产生的过程,一个特指女性的文字。

“她”字的出现

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者,而他为了可以在新文化方面带来更好的成就,并且作为一位语言学家,也为了研究其他国家的语言,刘半农在1920年的时候,来到了欧洲进行游学。最后他在法国得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而且还是第一个得到外国博士学位的人。

他就自己在欧洲求学期间,看到国外的语言里面,男人和女人是用“he”和“she”来区分的,是可以很明确地指出这个人。但是我国的白话文里面,不论男女,第三人称全部都是用“他”来代指。

而他在译作国外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发现在翻译“she”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困难的情况,无法用国内的汉字准确地翻译。“他(女)、那个女的”?这样的翻译显然累赘,而翻译成“他”,有时候显得重复,有时候又显得无法让读者准确地明白特指哪个。

这时候,国内的其他作家,比如鲁迅,在特指女性的时候,都会用“伊”。可是这个字不仅可以做代词,也会用在语气助词方面,有时候也会让读者出现不明所以的混乱情况。所以刘半农觉得,我们的汉字也应该有一个和英文一样,可以特指女性的代词。

于是,刘半农就发明了“她”这个汉字,而且为了把“他”可以代指一切的功能拆开,还有了“它”来代指事物或动物。

但是,我国此时正处于女性思想觉醒的年代,男女平等也开始大力推广。这个“她”字的出现,让一些人觉得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这些人认为,我们从古至今,本来就有“他”可以指代女性,现在女性却要把这个字让与男性,创造另一个字来代替,这就是不公平的,对女性的歧视。

随后,甚至连当时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媒体杂志也开始发声,《妇女共鸣》中就发表声明,坚决不会使用刘半农的这个创造。其中强调,女性不能再用有“人”字旁的“他”,就是不把女性当成人了,这绝对是对女性极大的侮辱。从此开始,刘半农就被所有人唾骂,这一骂就是三年的时间。这期间,刘半农很多时候都不敢出门,就害怕别人认出他来,然后骂他或者打他。

虽然刘半农害怕,但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初衷,发明这个字没有一点歧视女性的意思,而且这在翻译国外作品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帮助,还可以让我们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便利。

刘半农不单单发明了“她”字,甚至在文章中要求的分段,还有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拼音等内容,也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刘半农的生命定格在了他44岁那一年,但他的发明创造让祖国的后代,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汉字   新文化运动   指事   鲁迅   代词   近代   害怕   准确   读者   国外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