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之开启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个海洋霸权国家葡萄牙

最近几期,一直在更新大航海中建立的东印度公司的内容,因此,对大航海中的六个主要参与并建立了殖民帝国的欧洲国家的历史的内容更延后了。

主要是我想,大航海中的殖民掠夺和贸易是主要的内容,而对于这其中的欧洲殖民帝国的主要殖民掠夺的方式之一即通过建立特权公司进行贸易,有必要进行一个插入了解,从侧面对读者了解大航海中的历史也有着一些帮助。

今天开始,将对大航海中剩余的两个殖民帝国——葡萄牙和英国进行讲述,而今天这篇内容主要讲的就是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中的航海探索的历史。

历史意义

葡萄牙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这并不是说人类开启航海探索的时代是自葡萄牙开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之中,葡萄牙的航海探索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人类地理大发现的开启,是因为其在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演进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1、葡萄牙的航海探索,是为了探寻欧洲通往亚洲的新的海上航线,它不同于原来的丝绸之路,不通过陆路运输,完全借助一条海上贸易路线,是中世纪以后,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新的探索。

2、葡萄牙的航海探索,不仅建立了欧洲与亚洲之间新的贸易路线,也使得人类对非洲大陆的认知更为全面。

在这之前,人类认为世界只有三个大洲,即亚洲、非洲和欧洲,亚欧大陆相互连接,交往自古紧密,而非洲大陆只有北非地区与欧亚文明的交往联系紧密,由于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人们对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没有一个更为清晰地认识,甚至对于能否通过非洲南段进入印度洋、通往亚洲都并不真正的了解。

葡萄牙人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之后,人类对于非洲的轮廓有了更为清晰地认知,对于印度洋与大西洋是否相连也获得确认。

3、葡萄牙的航海探索,不仅重新建立了欧亚之间新的航海贸易路线,也开启了对非洲的探索,从此之后,欧洲、亚洲、非洲三者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虽然这种交往和联系是建立在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的侵略和掠夺之上,但是却也客观地促进了欧亚非之间文明的进一步交往、发展,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发展不再是单独的、封闭的,文明的交融在这一时期彻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4、在葡萄牙的航海探索之后,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开启了新的航海活动,尤其是伴随着葡萄牙在航海探索中的殖民贸易,其获得的巨大财富,促使欧洲各国纷纷效仿。

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人类相继发现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对于世界各大洋的了解也逐渐清晰,最为明确的体现就是,这段时间内,欧洲各个航海国家的世界地图的绘制不断更新,代表着人类对于世界更为了解。

而自葡萄牙航海之后,人类的航海活动愈加频繁,开启了海洋时代的争霸,人类对大海的认知不再是单纯的畏惧,更充满着探索的欲望。

此后,航海图的不断绘制、新航路的不断开发,人类各大洲之间的交往开始密切起来,并自此开始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再是单独的、个体的、封闭的,而是全面紧密、开放的关系。

5、葡萄牙的航海探索活动也不是单独的、个体的活动,其以持续性和连贯性,与众多欧洲国家在之后的几百年时间不断组织对世界各地的进一步探索,人类探索世界的脚步从此再也没有止步,世界的文明融合、发展突飞猛进

历史背景

一、富裕的东方走向自我封闭,欧洲却因物资缺乏而不断探索

14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开始出现商业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货币关系逐渐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资本原始积累在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展开,西欧社会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黄金热”。

同时,由于物质生活和物资的天然缺乏,使得欧洲人对于向更为富有的东方的探索的欲望更为强烈。其中,欧洲人由于食物匮乏,导致人们对“香料”的追求更为迫切。

而在经历了九次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之后,欧洲人更迫切地想要通过一条新的路线通往东方,与富裕的东方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15世纪初,伴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东方的海上贸易和航海探索进入巅峰,但也自此开始全面衰落。中国的海上贸易由此之后全面收缩,伴随着的是长期的闭关政策。

同期,欧洲的海上贸易开始由地中海向大西洋延伸,西欧在社会经济动力和航海体制等方面孕育着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活力,并终于在世纪之末掀起了打通世界航线的航海高潮。

二、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传播

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日益深入,人们对新的世界的探索和对未知的了解的欲望,而《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东方的美好描绘,促使了欧洲人更加迫切想要对东方的了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开始具备了开启大航海探索的条件

加之,文艺复兴的发展,欧洲社会人们对天文学、地理学等的进一步研究的深入,以及航海、制图、造船技术的进步,使得开启更为遥远的航海探索具备了可能。

同时,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使葡萄牙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建造兵船和从事海战的战术,并且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其在葡萄牙争取独立的斗争中锻炼成长,进而为其海上扩张奠定了实力基础。

三、贸易环境的阻碍和地理的优势

1、东西方贸易传统路线的困局

而此时,传统的通往东方的商路被地中海的意大利商人长期把控,再就是阿拉伯人对东西方贸易的经营和垄断,以及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对传统丝绸之路的商品征收重税。这些都迫使西欧人不得不寻求另一条路线绕过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通往东方

2、葡萄牙地理环境造就了航海贸易发展基础的优越性

而在地理位置上,葡萄牙作为欧洲大陆的最西南端,“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在地理上葡萄牙有着更为便利的条件。

早在14世纪初,葡萄牙王国已经有了一支规模可观的航海舰队,葡萄牙商船与荷兰、英国保持经常性的商业往来,向西南方向则航行到加那利群岛。

四、经济发展的贸易需求的航海探索

阿拉伯人对半岛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为葡萄牙带来了东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了水利灌溉,引入了新作物和新产品,促进了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国王费尔南多一世时代,葡萄牙商业出现空前兴盛的局面,波尔图和里斯本等一些城市,日益发展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牙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于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王权、贵族和新兴商业资产阶级三者之间有了相当程度的利益一致性,形成了一股推动海外扩张事业的合力。

重商主义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将王权的财政需求同对外贸易联系在一起。发展国内外商业和进行海外拓植成为王权开辟财源的重要途径。

五、政治统一,具备的国内环境基础

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为葡萄牙最终摆脱外族统治奠定了基础。

11世纪末,阿拉伯人的统治开始削弱,葡萄牙国内信奉基督教的莱昂王国趁机兴起,其国王阿方索·恩里克斯经过长期武力斗争,于1143年推翻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随着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具备了海外扩张的基本政治前提

六、历代葡萄牙国王对航海事业的支持是其率先开启航海探索的重要原因

因此,自14世纪以来,历代葡萄牙国王都把发展海上势力作为传统政策

例如,他们开放王家森林,以木材供应造船业赏赐骑士特权,以奖励优秀造船官员招揽热那亚水手,以培养优秀海员强制实行海上保险,以发展壮大海运业鼓励贸易,以吸引外国人等。这些都为葡萄牙的海上探索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七、来自摩尔人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介绍,促使葡萄牙对更远的非洲的探索

长期的与北非摩尔人的战争中,葡萄牙人逐渐从被俘虏的摩尔人口中得知,在穿过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其以南地区,那里有着肥沃的土地、湿润的环境,也有着大量的黄金和香料。

葡萄牙人也一直想对沙漠以南的非洲进行探索、发展贸易,但在穿越撒哈拉沙漠这件事上,不仅当时的葡萄牙人难以做到,在今天的人们,在正常的交通工具下穿越长达4000公里的撒哈拉沙漠也是极其困难的。

在多方考虑和权衡优劣之后,葡萄牙人选择了他们更有优势的航海方式,即通过海上线路,沿着非洲西部海岸一直向南探索;而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验证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进而直达东方的猜想,为开辟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路线进行探索。

八、经济通胀、地域狭小,导致葡萄牙社会上形成一股海外探索的迫切欲望

大批中小贵族,因为通货膨胀,地租收入不断下降,所以不惜冒险远航,以期摆脱困境,把海外掠夺视为唯一的发财之道。

13~14世纪,波尔图和里斯本的商人垄断着从直布罗陀至北海的香料贸易,他们对打通亚洲的香料贸易航线也非常积极。

于是,国家联合商人和贵族的力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进行了向南的远洋航海活动。

航海探索与殖民掠夺

葡萄牙的航海探索分为三个阶段:

说到葡萄牙的航海探索,就离不开葡萄牙阿维什王朝的建立者,即若昂一世,其也被称为“若昂大帝”,是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他在位时期,葡萄牙确立了向海上发展的国策,并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吹响了前奏

葡萄牙的航海探索事业则由恩里克王子开启,他是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也被称为亨利王子,全名唐·阿丰索·恩里克-维塞乌公爵。其是西欧航海事业中推进组织活动的第一人,对葡萄牙航海技艺和海上拓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415年,恩里克王子派遣探险船参与了由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亲自指挥的海上远征活动,并首先占领了非洲北部重要港口城市休达。

休达城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控制着通往大西洋的通道,同时,它还是陆地和海上的贸易中心,其附近有富庶的农业地区。

占领休达城,为葡萄牙进一步的对外扩张提供了一个前进的据点,这也成为葡萄牙一系列对外扩张和海上探险活动的开端。

随后的葡萄牙航海事业则经过了一段低谷期,由于一直没有太大的发现,而航海探索的消耗却持续不断,国内反对之声越来越大。因此,在恩里克时期,其开启了奴隶贸易以补充开展航海的费用,这也是非洲奴隶贸易的开端

随着葡萄牙的航海探索活动的展开,来自非洲的黄金、象牙、胡椒源源不断地运到葡萄牙国内,这也使得欧洲其他国家纷纷开启航海探索,大航海时代全面开启

一、恩里克王子为葡萄牙大航海奠定基础

1、恩里克王子是葡萄牙航海事业的奠基人。

2、恩里克王子主持的航海探索活动

1415年~1416年,恩里克王子派人探索和考察了加那利群岛及其附近地区

在1417年~1420年间,若昂·贡萨维斯·扎尔科和特里斯唐·瓦斯·特谢拉成功地航行到了圣港岛和马德拉岛,并由此开始了对马德拉群岛的垦殖和开发

在1427年~1432年,迪约戈·德·席尔维斯发现了除佛罗雷斯岛和科尔沃岛以外的亚速尔群岛;1439年,摄政王唐·彼得罗授权恩里克王子向亚速尔群岛移民,1445年以后,移民垦殖过程全面展开。

对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的发现和开发,为葡萄牙人探索西非海岸的航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34年,受恩里克王子之命,吉尔·埃亚内斯完成了绕过博哈多尔角的艰巨任务

1435年,吉尔·埃亚内斯和阿丰索·巴尔达伊亚再次出发,并安全通过博哈多尔角,向南航行了50里格,到达了一个被命名为鲁伊沃斯湾的地区;此后几年,他们又进行了几次航行,到达了加莱和黄金河地区。

此时的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据点,除了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城,还拥有了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并且已经沿非洲沿岸进行了多次航行,并到达博哈多尔角以南,为继续向南航行奠定了基础。

1441年,恩里克王子选派其贴身卫士安唐·贡萨尔维斯为船长,驾船前往非洲西海岸,并从黄金河地区把首批黑奴带回了葡萄牙。

1442年,安唐·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唐又再次抓捕了更多的黑人,安唐·贡萨尔维斯返航回国,而努诺·特里斯唐则继续向南航行,到达了布兰克角;同时,迪尼什·迪亚斯和贡萨罗·德·辛特拉也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探险活动。

1443年,安唐·贡萨尔维斯再次出发,前往黄金河地区购买奴隶

此次,葡萄牙人向当地人购买了10名奴隶,以及一些金粉、一把匕首和几个鸵鸟蛋,这是在非洲海岸进行的第一次正式的奴隶买卖,自此开启了长达四百年的罪恶的非洲奴隶贸易

同时,葡萄牙摄政王签署命令,授予恩里克王子向博哈多尔角以南地区航行的专有权。

同年,努诺·特里斯唐继续向南航行,到达阿尔金湾

1443年-1444年间,兰萨罗特·德·拉戈斯经王子授权,组织了远征队前往阿尔金,在纳尔岛和蒂德尔岛捕捉了大批奴隶。

1444年,努诺·特里斯唐到达了塞内加尔河;同年,迪尼什·迪亚斯发现了佛得角和帕尔马岛。自此之后,葡萄牙人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当地人开始直接进行接触

1446年,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到达了现在称之为几内亚-比绍的地区,并成为第一个进入非洲内陆的人

1455年,恩里克王子选派富有航海经验的意大利海员路易斯·德·卡达莫斯托为船长,由其继续组织向南航行,并于同年3月22日起锚南行,仅3天就到达了圣港岛。

在卡达莫斯托的航行过程中,其到达了冈比亚,途中访问了马德拉岛、加那利群岛、阿尔金湾、布兰克角、塞内加尔、布多迈尔王国、佛得角等,并用带去的马匹等货物交换了布多迈尔王国的奴隶。

1456年,迪奥戈·戈麦斯和卡达莫斯托再次率3艘船远航探险,由于航行中被风吹离了航线而发现了佛得角群岛的几个岛屿

1460年,佩得罗·德·辛特拉到达了塞拉利昂;同年,安东尼奥·达·诺里发现了佛得角群岛的另外几个岛屿,并开始了对佛得角群岛大规模的移民垦殖活动

3、恩里克王子进行航海探索的意义

通过恩里克王子的这些连续性的探险活动,葡萄牙人建立了深入大西洋的探索基地。

并且,这一时期的海外拓植也由少数人的自发性行动,演变成一种在一定权力支持下、持续性的活动,并逐渐形成了葡萄牙国内各阶层联合扩张的格局

尤其重要的是,随着海外探险活动的推进,欧洲与非洲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发展。葡萄牙人开始在加那利、马德拉、亚速尔等地从事最初的殖民垦殖活动,并购买这里的蔗糖、酒和谷物。

随着葡萄牙人开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活动,这里出产的谷物、黄金,甚至奴隶成为交易对象。

葡萄牙的成功,使得欧洲人对海外资源的追求开始更加迫切,海外航行和探索、殖民活动越来越被欧洲各国重视。到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开始掀起了打通世界航线的航海竞争,以及对海外殖民的瓜分

二、恩里克王子去世后的航海探索的过渡时期

亨利王子逝世后,葡萄牙当局继续推进沿非洲西部海岸向南部航行的探险活动

1、戈麦斯组织船队穿过赤道

1469年,唐·阿丰索五世与里斯本的商人资本家费尔南·戈麦斯签订合同,授予他与非洲西海岸居民进行贸易的专有权,条件是,他必须每年沿海岸至少发现100里格,并每年向王室缴纳20万雷阿尔的款项。

在1469年-1474年的合同期内,戈麦斯组织了多次航行,先后发现了从塞拉利昂到圣卡塔利那角地区,包括米纳、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诸岛以及费尔南·多波岛。

在戈麦斯组织的最后一次航行中,在西格拉率领下,葡萄牙的船队第一次越过了赤道

2、若昂亲王继位前后筹备新的航海探索

费尔南·戈麦斯的合同结束后,唐·若昂亲王亲自担负起海上探险活动的组织工作。他首先组织舰队保卫几内亚沿岸免受西班牙人的进攻。

1478年,在教皇的协调之下,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国签订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其中规定:

葡萄牙永远放弃对加那利群岛的占有权,而西班牙则答应不派船向该群岛以南航行。两国第一次以加那利群岛的纬线(约北纬28度半)为界将世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发现权归西班牙,南部则归葡萄牙。(当然,这次条约对未来西班牙发现新大陆不利,尤其是哥伦布初次到达及后续西班牙主要探索的拉美地区,基本都归属葡萄牙,为此,西班牙与葡萄牙又进行了几次新的条约的签定。

1481年,唐·若昂亲王继位葡萄牙国王,称唐·若昂二世,他下令在米纳建立一座城堡,以加强葡萄牙在非洲的商业中心地位。城堡建成后以国王最诚信的圣徒圣·若热之名命名为“圣若热的米纳城堡”,这是继阿尔金之后葡萄牙在西非沿岸建立的第2个殖民据点

唐·若昂二世在致力于巩固航海探索成果的同时,开始了探索经大西洋通往印度的航道

3、卡奥率领船队探索与帕特劳石柱

若昂二世雇佣曾在非洲沿岸的巡逻船队中为其效劳的迪奥戈·卡奥为船队总指挥,继续推进向圣卡塔利那角以南地区航行的探险活动。

1482年,迪奥戈·卡奥率领船队出发,这次的船队带有葡萄牙徽章和帕特劳石柱葡萄牙在航海探索中,每到一个新的地区,就会树立一根帕特劳石柱,代表这个地区属于葡萄牙发现和所有)。

卡奥的船队首先到达了位于刚果的扎伊尔河口,并在北岸竖起了第1根石柱;随后,其又继续向南航行,发现了克罗斯角,即今天的“圣玛利亚角”,他误认为这里就是非洲的南端,便率船队返回

1485年,迪奥戈·卡奥再次出发向南航行,他在克罗斯角以南的黑山竖起了第2根石柱

为了对第一次航行中的发现进行验证,卡奥的船队继续向南航行了1400公里,结果来到了塞拉·帕尔达,并在这里竖起了第3根石柱,随后返航,并于1487年回到了里斯本

迪奥戈·卡奥的两次航行,发现了从赤道到南纬22度长达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并进入了西南非地区。而且,他还开创了欧洲国家在航海探索之中,对于所到之处竖立纪念石柱的先例,后来,这一行为被欧洲其他国家的探险家纷纷效仿

三、迪亚士和达·伽马的突破,新的通往亚洲的航线

与西班牙在航海探索中的成就大多基于哥伦布和麦哲伦这两位航海家一样,葡萄牙在大航海中的成就则来源于三个航海家的贡献,即恩里克王子、迪亚士和达·伽马,而在新的通往东方航路的突破上,其最主要的贡献是来源于迪亚士和达·伽马这两位航海家

1、迪亚士率领船队穿过好望角

1487年,若昂二世组织了另外一支远征队,雇佣在前几次航行中表现突出的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为总指挥,率领船队向塞拉·帕尔达以南航行。

1488年1月,迪亚士的船队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时,即在南纬33度时遇到风暴,几乎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个未名岬角上,船队才幸存下来

由于风向不定,一连5天船只在一个小海湾打转,于是,迪亚士冒险率领船队离开海岸,在风暴中进行了为期13天的远海航行。

风暴稍微平息后,迪亚士决定改变方向,先向东航行了几天,因没有发现陆地,又转而向北航行。2月3日,迪亚士的船队终于看到了陆地~即后来的圣·布拉斯

当时,迪亚士的船只停泊地附近有个海湾,当时很多当地人在放牧,迪亚士便将此湾命名为“牧人湾”,而这里已经是非洲的最南端。

此后,船队又毫无目的地航行了一小段距离,并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全部海岸,由大西洋进入了印度洋。船队来到了一个小岛,在那里竖起了第2根帕特劳石柱,并把若奥·英凡特这艘船上的水手们所望见的河流命名为“英凡特河”。

同时,迪亚士认为只要转向继续航行,便可到达印度,但船队弹尽粮绝,船员们一致要求返航,其只率领船队返航回葡萄牙。

在返航途中,迪亚士将船队所经过的非洲最南端命名为“针角”(厄加勒斯角);过了厄加勒斯角,迪亚士将他们的船队来时遇到强烈风暴的地方称之为“风暴角”,并在此竖起了第3根帕特劳石柱。

船队回到西海岸的小湾后,迪亚士在这里竖起了第4根石柱,补充了航行所需,然后沿着海岸顺风北航;停经普林西比岛后,船队来到了米纳城堡,进一步补充饮水;此后的航行与来时不同,船队离开海岸深入远海,绕过了一个大圈,于1488年年末,即出发16个月后,船队回到了特茹河。

后来,若昂二世听了迪亚士的汇报,把“风暴角”改为“好望角”,寓意穿过这里就能到达印度的好运气。

迪亚士的船队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行,是大航海探险时期中的巨大突破,它意味着通往印度的航路已经打通,对后来的地理大发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葡萄牙和西班牙重新瓜分世界

1492年,为西班牙服务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成功横渡大西洋,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当时哥伦布认为他发现的是印度,因此称其发现的大陆上的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这一发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对航海探索和殖民权利的地域争夺,在教皇的调解下,双方于1494年达成《托德西里亚斯条约》,以代替原来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

该条约规定: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经线为界(约西经41度),以东地区的发现和占据权归葡萄牙,线以西则归西班牙。

这一条约的签订,在实际上肯定了此前葡萄牙在探险中取得的利益,同时,葡萄牙在美洲获得了对巴西的占有。

3、达·伽马船队首航印度

1495年唐·曼努埃尔一世于1495年继位为葡萄牙国王后,通往东方的探险航行重新纳入议事日程,并由此进入了决定性阶段。

曼努埃尔一世命令迪亚士建造了新型船舶~三桅方帆圆形大船,并精心挑选瓦斯科·达·伽马为船队长,令其组建船队。

达·伽马的船队由4艘船组成,分别是: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圣拉法埃尔”号、“贝里奥”号和一艘运送补给品的小船;队员约有170人,包括水手、士兵、翻译和十多名罪犯。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在总领航员佩罗·德·阿伦克尔的带领下,沿着迪亚士的航行路线行进;同时,已经被任命为米纳要塞长官的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与达·伽马同行,前往赴任。

8月,船队到达佛得角的圣地亚哥岛,迪亚士与达·伽马分别,前往米纳。

达·伽马船队在当地停留一个星期,船队按照迪亚士的建议离开海岸,深入南大西洋航行

从8月3日至11月8日,船队在茫茫海洋中航行了整整3个月,最后,西风将船队吹到了好望角附近;在选择好了合适的登陆地点之后,达·伽马决定在附近海湾休整,并将之命名为圣·埃列娜湾

之后船队重新起航,继续向东航行,到达了非洲东海岸的圣布拉斯湾;在圣布拉斯湾,达·伽马下令烧掉了运输补给品的小船,将船上的水手和物资进行了重新分配,并在此立下了第1根帕特劳石柱。

12月25日,达·伽马的船队在航行中路过一片陆地,并将其命名为纳塔尔

1498年1月11日,船队到达莫桑比克,并在此休整,5天之后,海上刮起了顺风,达·伽马下令起航。

为了避开流向陆地的海流,船队离开海岸,继续向北航行;1月22日,船队到达克里马内河口,达·伽马在此地了解到摩尔人乘大船在印度与索法拉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消息,而此时,阿拉伯语言成为贸易活动中的沟通工具

船队在克里马内河口停留并休整之后继续出发,同时,达·伽马留下了经过此地的标志~圣拉法埃尔碑

3月2日,船队到达了莫桑比克港;同时,达·伽马在这里了解到了当地的居民构成、与印度的贸易关系和贸易货物等重要信息;达·伽马还通过莫桑比克岛的苏丹,雇佣了一名领航员

但在达·伽马的船队出发之前,当地人知道了他们是本地人在贸易上的竞争对手,为此,当地人袭击了达·伽马的船队

4月7日,达·伽马的船队到达蒙巴萨;由于当地人事先知道了达伽马一行的目的,便准备在此地袭击达·伽马等人;为了避免冲突,达·伽马决定离开该港口。4月13日,船队从蒙巴萨北上,并很快抵达了马林迪。

达·伽马在马林迪与当地国王达成了谅解,对方答应派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其还是一位当时知名的航海学家,带领船队前往印度;而马林迪是达·伽马船队在非洲的最后一站

4月24日,达·伽马的船队离开马林迪,航行进入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由于阿拉伯领航员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的经验、知识丰富,他带领葡萄牙人沿着一条安全的航道行进。1498年5月28日,船队顺利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达·伽马在此竖起了第3根石柱。

卡利卡特国王接见了伽马,但是,由于达·伽马带来的礼品过于普通,不仅招致了嘲笑和蔑视,而且引起了对方的怀疑;同时,竞争对手摩尔人也从中挑拨。葡萄牙人受到严格的监视和控制,甚至扣押了几名船员不许他们返回葡萄牙。

达·伽马则扣留了几名到船上进行交易的印度贵族,并以回航威胁,双方进行了交换人质。

8月29日,达·伽马的船队开始返航,在摆脱了卡利卡特船队的追击后,船队来到了坎那诺尔,并在此进行了贸易;随后,船队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穿越了阿拉伯海。

1499年1月9日,船队回到了马林迪并在这里立起了第4根石柱

由于坏血病的侵袭,达·伽马的船队中许多人病倒或死去,在经过蒙巴萨的时候,因缺少人手,而不得不烧掉“圣拉法埃尔”号,剩余的两艘船继续航行,并在莫桑比克岛立下了最后一根帕特劳石柱

3月20日,船队绕过了好望角,并进入大西洋,船队趁着有利的热带风驶向佛得角。

此时,达·伽马的哥哥保罗·达·伽马病重,达·伽马另租了一条轻便快捷的卡拉维拉桨帆船,并带上保罗,想尽快将其运回里斯本治疗。

但在达·伽马的帆船到达亚速尔群岛后,保罗还是提前去世,其被葬在了亚速尔群岛的特塞拉岛上;而这个意外使其成了船队中最后一个到达特茹河的人

1499年7月10日,“贝里奥”号率先回到葡萄牙,而达·伽马的旗舰则在等待达·伽马返回后于1499年9月9日抵达里斯本

达·伽马的船队满载香料、丝绸、象牙等货物返回葡萄牙,据估计,虽然航行中损失了两艘船只,并失去众多船员,其由于携带货物准备不足,但这次航行的纯利润依然达到航行费用的60倍

此次航行:达·伽马成功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海线路,欧洲和亚洲之间首次通过海上线路得以直接连通;同时,葡萄牙人开始垄断香料贸易而达·伽马带回的大部分印度货物样品,成为葡萄牙进行大规模海上扩展活动的推动力

四、走向成熟的葡萄牙航海贸易和开启对外殖民

达·伽玛首航印度的成功,开辟了从欧洲经大西洋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是葡萄牙航海家近百年来海上探险活动的最大成果,这也成为地理大发现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而通往东方航线开辟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葡萄牙的财富,提高了其国际地位,使得葡萄牙海上霸权的确立,大航海时期第一个海上霸权产生。

1500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派遣一支以佩得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为首,由13艘船组成的船队再次驶向印度。

虽然这支船队最后只有6艘返回葡萄牙,但是,通过这次远航,葡萄牙不仅做成了一笔利润丰厚的香料生意,而且在科钦和卡利卡特建立起葡萄牙商贸站点

1501年,葡萄牙在坎纳诺尔建立起一个新的商贸站点;同时,1501年底至1502年初坎纳诺尔之战爆发,卡利卡特扎莫林王国的舰队攻打葡萄牙舰队,战败。此后坎纳诺尔全面倒向葡萄牙人,扩大了葡萄牙在印度西海岸的势力

1505年,葡萄牙国王任命佛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为葡萄牙首任印度总督,在科钦建立起葡萄牙殖民政权。

随着殖民政权的建立,一系列军事防卫要塞相继在科钦、奎隆、索法拉、安杰迪瓦、坎纳诺尔和基尔瓦建立起来。

1509年,葡萄牙在印度沿岸的第乌击败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商人组成的联合舰队,基本上打破了中世纪700余年来由穆斯林商人垄断印度洋香料贸易的局面。

1509年阿丰索·德·阿尔布克尔克继任葡萄牙驻印度的第二任总督后,开始加快了葡萄牙在东方扩张的步伐。他的目标是通过殖民化和征服建立葡萄牙在东方的霸权,从而完全控制东西方的一切贸易

为此,阿尔布克尔克提议要在亚丁、荷姆兹和果阿建立牢固的要塞,在其他地方建立小的要塞和商站。

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率1500人的军队攻占了印度西岸重镇果阿,并将总督府迁至此处;从此,果阿代替卡利卡特,成为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总部。

果阿位于吉世拉特至马拉巴尔海航运的中心点,是印度洋沿岸的商业中心,葡萄牙以此为基地,实现了控制印度洋航线和垄断印度洋与欧洲贸易的目的

东方航路的开辟,在世界航海、航运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达·伽玛的航行历时2年2个月,往返航程300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远的海上航行活动,而由此形成的“海角航线”,成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大西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最重要的航线,极大地方便了三大洲之间的人员往来、物质交换和文化交流。

“海角航线”与地理大发现进程中开辟的其他海上航线一起,把五大洲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对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建立世界各地之间的密切交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后续

关于葡萄牙在大航海时期的殖民帝国的建立,以及葡萄牙的殖民贸易,在前文都有介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另外,下一篇是大航海时期欧洲的六大主要参与国家中的最后一个,即英国。

随着大航海开启,欧洲殖民者进行的长达400年的非洲奴隶贸易也将会进行一个专门的讲述。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葡萄牙   印度洋   大西洋   葡萄牙人   非洲   船队   印度   欧洲   霸权   海上   海洋   国家   贸易   地理大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