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温韬盗挖乾陵时天空曾有异象发生,难道乾陵真有上天庇佑?

文/趣谈录

图/网络

本期趣谈录为大家带来有关武则天陵墓乾陵异象的神秘传闻。文中故事皆为传言,切勿对号入座)

如果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盗墓贼有哪些?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孙殿英,因为他离我们的时代比较近,而且他所盗掘的墓还很著名,因此他才能成为臭名昭著的盗墓贼之一。此外,曹操或许也能被人想起,因为他设立了盗墓贼官职“摸金校尉”,直接为这些人颁发了“盗墓许可证”。不过,这些人与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相比,都要略逊一筹。因为他基本将关中地区唐朝皇帝的陵墓盗了个遍,唯独没盗武则天的乾陵,而这也并不是因为他不想盗,而是据说在去盗乾陵的过程中,发生了怪事。

(图/乾陵)

这位臭名昭著并且胆大包天的盗墓贼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温韬,他是京兆华原人,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做了几年的盗贼。后来又觉得天下大乱刚好可以让自己一展才华,所以便率领他的团伙投奔了当时割据一方的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而李茂贞看着温韬这个家伙傻乎乎的,感觉用起来应该挺顺手的,于是便封他为“耀州节度使”。而受封之后的温韬更像是一个摇着尾巴得到主人赏赐骨头的忠犬,在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将自己的姓改成了“李”,并给自己起名为“李彦韬”。

(图/温韬)

再之后,朱温建立了后梁,为了一统天下,他率领大军来攻打李茂贞。但是谁也没想到,身为大将的温韬直接向朱温投降了,更为可笑的是,没过几天温韬又跑回到李茂贞的阵营里,对李茂贞说自己之前只是诈降,而李茂贞也没有追究这件事情。等到了后梁末帝时期,梁军再次来袭,温韬又发挥了他反复横跳的本能,再一次投降后梁。并被后梁封为了节度使,驻扎在关中地区。

(图/温韬)

而关中地区恰好就是唐朝皇帝的帝陵所在之处,据史料记载,唐朝共有21帝(含武则天),有20座皇陵(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其中18座都在关中地区,另外两座一个是唐昭宗的和陵在河南,一个是唐哀宗的温陵在山东。

(图/唐朝十八皇帝陵分布图)

因此当部下给温韬报告军费不足时,只见温韬二话没说,直接发挥自己的强盗本性,只不过这次他不抢活人,而是去抢死人的钱财。根据相关史书的记载,温韬的军队在关中地区驻扎了七年,将18座唐朝皇帝的陵墓全都盗掘一空,运送财宝的车子一车连着一车,而唯独剩下了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没有被他盗掘,据说不是温韬不想盗,而是在盗掘乾陵的时候,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图/温韬军队)

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来看,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命当时的著名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专门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据说此地是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地方。因此,以此处做陵,绝对会受上天庇佑。而温韬在听人讲了这些传闻之后,丝毫不信,直接大手一挥,开挖。但是当其手下的兵士挖下乾陵的第一铲土时,只见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瞬间被乌云遮蔽,狂风卷着地上的枯树枝发出巨大的“沙沙”声,很多士兵都被飞起来的石头打的鼻青脸肿。温韬见到此种情形,也有些怂了,于是便令军队赶紧撤退。说来也奇怪,就在军队退出乾陵的那一瞬间,风停了、云也散了。这对温韬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不过身为强盗的他怎么会被这些外物所击退呢?

(图/天空异象)

于是,等到了第二天,他又率领着军队来到了乾陵。巧合的是,这次也是在挖土的那一瞬间,狂风大作,并且此次的风更加猛烈,同时天空中响起了“轰轰”的雷声。见到这些异象,温韬做起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只见他不停地抓耳挠腮、来回踱步,心里在想“到底挖还是不挖?”但是当他想到乾陵里数以万计的珠宝时,瞬间就有了勇气,于是便命令军队加快挖掘速度。而就在他下达命令之后,只见天空中突然落下一道闪电,刚好就落在了那几位挖土的士兵身上,瞬间他们就被劈死了。温韬一看,弄出了人命,顿时便觉得传言是真的了,所以他立马命令军队丢下手中的工具,赶紧撤离。而就在他们退出乾陵的瞬间,刚刚还轰轰的雷声瞬间消散了,一切又都恢复了平常。从此之后,温韬再也不敢打乾陵的主意了。

(图/李嗣源)

后来,反复无常的温韬终于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也算结束了自己作恶多端的一生。而乾陵则一直伫立在陕西乾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期间也有几批盗墓贼曾对它下手,但都无功而返。至于关于乾陵的传说,那也只是为了凸显乾陵的神秘而已,就像“无字碑”一样。不过无论如何,乾陵最后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确是我们的一大幸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关中   后梁   节度使   臭名昭著   陵墓   唐朝   军队   皇帝   瞬间   发生   地区   天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